嵌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578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20:20
一种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外门板的上边缘,其中门板包括从其上端向下延伸的板部,和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倾斜延伸的向内倾斜页扇。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车内侧壁、以及车外侧壁和车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壁,其中还包括插槽,向内倾斜页扇插入插槽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并且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条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的嵌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具有挡风雨条的嵌条(beltmolding)安装在车门的门板(外板)的上边缘上,该挡风雨条与可向上/向下运动的窗玻璃(升起玻璃)可滑动地接触。这种类型的嵌条披露于,如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告号H09-249033(《专利公告》1)中以及2007-131016(《专利公告》2)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例如,当窗玻璃向上或者向下运动时,这种嵌条受到经由挡风雨条传递的迫使该嵌条在围绕假想轴的方向旋转的作用力,便围绕沿着嵌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该假想轴而旋转。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得形成在外板侧的接合部和形成在嵌条侧的接合部彼此接合而得到解决。在外板侧的接合部形成为切起部(cut-and-raised)或者孔(揭露在如《专利公告》1和2中),然而在嵌条侧的接合部为以下三种已知类型中的一种:第一种设置在嵌条上(嵌条本体),第二种(由《专利公告》1揭露)设置在连接至嵌条的中间部的夹子上,并且第三种(由《专利公告》2揭露)设置在安装在嵌条的尾端的尾部上。然而,考虑到结构简单、装配简便、以及能够阻止嵌条的旋转,这三种类型没有一种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设计并且提供一种嵌条安装结构,虽然该嵌条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并且装配简便,但是其有可能阻止嵌条的旋转或者以有效方式阻止嵌条掉出。在上述第一种接合部的嵌条安装结构,其中,在嵌条侧的接合部设置在嵌条本体上,而不是在上述的尾部上,本专利技术基于对外板和嵌条的横截面的形状的研究而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一种嵌条的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门板的外板的上边缘以覆盖所述上边缘,所述嵌条包括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在有弹性形变时,与能够向上/向下运动的窗玻璃滑动地接触,其中所述外板包括向下延伸的板部,所述向下延伸的板部从所述外板的上端向下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向内倾斜页扇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实质的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所述车外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外侧;车内侧壁,所述车内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内侧;以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车外侧壁和所述车内侧壁,其中所述嵌条包括插槽,所述向内倾斜页扇插入其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以及其中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在所述嵌条安装结构中,在垂直于所述嵌条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插槽和所述向内倾斜页扇形成为彼此线接触在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端部的内边缘和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所述端部的一个外边缘,并且即使在所述插槽和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车内侧面和所述插槽的上拐角相接触在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部分,其中由于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倾斜,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外边缘分别位于插槽的入口侧和插槽的基部,以及其中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边缘和所述外边缘在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所述端部的厚度方向上位置彼此相对。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插槽由上突起和下突起来定义,所述上突起和下突起从所述车门板侧上的所述车内侧壁的所述内表面朝着所述门板侧突出。优选地,朝着所述门板侧的所述下突起的突出量大于朝着所述门板侧的所述上突起的突出量。优选地,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外边缘和所述门板侧上的所述上突起的竖直面的上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外板的所述上边缘和所述嵌条的所述连接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外板的所述上边缘包括弯曲部,以及其中不同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个切口形成在所述车内侧壁以对应于所述外板的弯曲部。优选地,所述向内倾斜页扇包括多个向内倾斜页扇,多个向内倾斜页扇沿着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所述下端以预定间隔布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条安装结构,每一个外板和嵌条的结构(形状)简单,并且便于组装,由此使其可能可靠地阻止嵌条旋转或者掉出。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详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嵌条安装结构的车门从车辆内侧的侧面正视图;图2为图1中示出的车门的门板上端部(外板)的部分立体图,示出了门板上端部形状的实施方式;图3为取自沿图2的III-III线的横截面图;图4为取自沿图1的IV-IV线的横截面图;图5为取自沿图1的IV-IV线的横截面图,示出了不同于图4的状态;图6为取自沿图1的IV-IV线的横截面图,示出了不同于图4和图5的状态;图7为图3的相似视图,示出了门板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门(后门)10安装有门板11和门框(窗框)12,门框12直接设置在门板11上。门板11包括内板、外板13和嵌条20,该内板和该外板13分别位于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该嵌条20附接至外板13的上边缘以覆盖这个上边缘。如图2所示,门板11具有双板结构,其中,外板13的上边缘朝着车辆内侧折叠到其本身上。从外板13的上端弯折13a的上端部向下延伸的外板13的这个折叠部以下将称为向下延伸板部13b,如图2所示,向下延伸板部13b设置在车门10的下端并且距车门10的前部/后部以预定距离,并且具有形成切起部的多个向内倾斜页扇13c。每一个向内倾斜页扇13c从向下延伸板部13b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向下倾斜延伸(见图3所示)。图1和图2中的每一幅图是从车辆内侧看到的车门10(或者外板13的部分)的示意图。嵌条20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通过挤出成型的工艺以具有一致的横截面。嵌条20的材料可以选自各种已知的材料。图4-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嵌条安装结构被应用于嵌条20时的嵌条20的实施方式,其中嵌条20具有双层结构,包括内部硬树脂材料21和外部软树脂材料22。内部硬树脂材料21的横截面为实质的倒U形,并且设置有车外侧壁21X、车内侧壁21Y以及连接壁21Z,该车外侧壁21X位于车辆外侧,该车内侧壁21Y位于车辆内侧,该连接壁21Z连接该车外侧壁21X和该车内侧壁21Y。外部软树脂材料22包括装饰部22a、下边缘22b、挡风雨条22c、稳定突起22d、以及内下边缘22f。装饰部22a装饰连接壁21Z的外表面。下边缘22b和装饰部22a的下端部连续相接,并且依弹性形变与外板13相接触。挡风雨条22c与窗玻璃14相接触(如图4所示)。稳定突起22d的位置低于挡风雨条22c。内下边缘22f从车外侧壁21X的内表面(在门板11侧的内表面)朝着车辆内侧凸出。可以施加毡条在挡风雨条22c和稳定突起22d的表面上。外部软树脂材料22的这些部件(22a、22b、22c、22d和22f)根据其作用不同可以由不同的树脂材料制成。外部软树脂材料22的这些部件实际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例如,内部硬树脂材料21可以由聚丙烯(PP)制成,装饰部22a可以由TPO(thermoplasticelastomerolefin,热塑性弹性体烯烃)(A95°)制成,并且下边缘22b、挡风雨条22c、稳定突起22d、以及内下边缘22的每一个可以由TPO(A65°)制成。稳定突起22d也可以由聚丙烯(PP)制成。虽然TPO(A95°)和TPO(A65°)的每一个都比聚丙烯(PP)软,但是TPO(A95°)比TPO(A65°)硬。图4和图6示出了在嵌条20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嵌条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条的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门板的外板的上边缘以覆盖所述上边缘,所述嵌条包括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在有弹性形变时,与能够向上/向下运动的窗玻璃滑动地接触,其中所述外板包括向下延伸的板部,所述向下延伸的板部从所述外板的上端向下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向内倾斜页扇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实质的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所述车外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外侧;车内侧壁,所述车内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内侧;以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车外侧壁和所述车内侧壁,其中所述嵌条包括插槽,所述向内倾斜页扇插入插槽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以及其中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7 JP 2012-2451401.一种嵌条的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门板的外板的上边缘以覆盖所述上边缘,所述嵌条包括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在有弹性形变时,与能够向上/向下运动的窗玻璃滑动地接触,其中所述外板包括向下延伸的板部,所述向下延伸的板部从所述外板的上端向下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向内倾斜页扇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实质的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所述车外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外侧;车内侧壁,所述车内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内侧;以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车外侧壁和所述车内侧壁,其中所述嵌条包括插槽,所述向内倾斜页扇插入插槽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以及其中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插槽和所述向内倾斜页扇形成为在内边缘(A)以及外边缘(B)处彼此线接触。2.一种嵌条的嵌条安装结构,其附接至车门板的外板的上边缘以覆盖所述上边缘,所述嵌条包括挡风雨条,所述挡风雨条在有弹性形变时,与能够向上/向下运动的窗玻璃滑动地接触,其中所述外板包括向下延伸的板部,所述向下延伸的板部从所述外板的上端向下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向内倾斜页扇从所述向下延伸板部的下端朝着车辆内侧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嵌条的横截面具有实质的倒U形,并且包括:车外侧壁,所述车外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外侧;车内侧壁,所述车内侧壁位于所述车辆内侧;以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车外侧壁和所述车内侧壁,其中所述嵌条包括插槽,所述向内倾斜页扇插入插槽中,所述插槽形成在所述车门板侧的所述车内侧壁的内表面中,以及其中在所述车辆外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和在车辆内侧的所述向内倾斜页扇的表面与所述插槽的内表面相接触;其中所述插槽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雨宫洋平铃木寿直福井胜久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