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563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18:48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能够简单地形成被设置在介质支承部上的肋材,该介质支承部使介质吸附在其上。液体喷射装置具有:向在输送方向(F)上输送的纸张(S)喷射油墨的液体喷射部(32)、用于抽吸纸张(S)的抽吸机构、介质支承部(27)、支承部件(48、49)。介质支承部(27)具有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收纳凹部(41、44),在收纳凹部(41、44)的内底部(41a、44a)中以在宽度方向(X)上并排的方式设置有用于使抽吸机构的抽吸力作用于纸张(S)的抽吸孔(45、47)。支承部件(48、49)与介质支承部(27)为分体结构,并具有形成能够支承纸张(S)的肋材(RB1、RB2)的肋材形成部(53、57),且以肋材形成部(53、57)于在宽度方向(X)上并排的两个抽吸孔(45、47)之间沿输送方向(F)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在介质支承部(27)的收纳凹部(41、44)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被吸附于介质支承部上的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能够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已知一种通过对被输送至介质支承部上的纸张等介质喷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由这样的打印机刚印刷完的纸张,通过吸收油墨而溶胀,从而有时会以小幅度的起伏的形式发生挠曲。因该溶胀而产生挠曲的现象也被称作起皱,在纸张的输送方向为该纸张的长边方向的情况下,沿着纸张的短边方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而产生凹凸的情况较多。而且,当纸张因这样的起皱而挠曲时,存在油墨滴的喷落位置将出现偏差,从而印刷品质降低的可能。因此,提出一种如下的打印机,即,通过在介质支承部上以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交替地设置肋材和凹部,并且在凹部的内底部上设置抽吸孔以对纸张进行抽吸,从而使纸张吸附于肋材上,由此抑制油墨滴的喷落位置的偏移(例如,专利文献1)。然而,由于因起皱而产生的凹凸的间隔会根据纸张的材质或厚度等而发生变化,因此优选为被设置在介质支承部上的肋材的配置或大小,根据纸张而变更。但是,由于这种肋材的尺寸较小,而且需要根据凹部或抽吸孔的位置而配置多个,因此存在形成配置或大小有所不同的肋材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的问题。此外,这种问题并不局限于通过向纸张喷射油墨而实施印刷的打印机,在向被吸附于介质支承部上的介质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也是大致共通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24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形成被设置于介质支承部上的肋材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介质支承部使介质吸附在其上。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其向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喷射液体;抽吸机构,其用于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收纳凹部,并且在所述收纳凹部的内底部上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抽吸孔,所述抽吸孔用于使所述抽吸机构的抽吸力作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件,其与该介质支承部为分体结构,并具有形成能够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肋材的肋材形成部,且以该肋材形成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两个所述抽吸孔之间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被配置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收纳凹部内。根据该结构,介质支承部被设为在收纳凹部内具有抽吸孔的简单的形状,并且通过将与介质支承部为分体结构且具有肋材形成部的支承部件配置在介质支承部的收纳凹部内,从而能够形成对介质进行支承的肋材。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被设置在介质支承部上的肋材,所述介质支承部使介质吸附在其上。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收纳凹部内,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配置有两个以上的、与所述介质支承部相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所述支承部件。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收纳凹部内以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配置两个以上的支承部件,从而能够在收纳凹部内形成多个肋材。即,通过使用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短于介质支承部的多个支承部件,从而能够更加简单地形成多个肋材。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具有:第一肋材形成部以及第二肋材形成部,其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所述肋材形成部;下游侧连接部,其对所述第一肋材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肋材形成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该下游侧连接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以及所述宽度方向双方交叉的倾斜方向上延伸。根据该结构,由于下游侧连接部对第一肋材形成部以及第二肋材形成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因此被输送的介质会经过该下游侧连接部。此时,通过介质沿着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下游侧连接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而被引导,从而抑制了介质卡在下游侧连接部上的情况。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两个以上的所述肋材形成部、和对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肋材形成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肋材形成部以及所述连接部形成开口部,通过以该开口部包围所述抽吸孔的方式而将所述支承部件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内,从而通过所述开口部和所述收纳凹部的内底部而形成用于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的抽吸用凹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支承部件收纳于收纳凹部中,从而能够形成抽吸用凹部。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用于对介质进行抽吸的抽吸用凹部。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在所述支承部件上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开口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介质支承部的收纳凹部中收纳一个支承部件,从而能够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三个肋材和在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两个抽吸用凹部。在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述支承部件为,具有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直线为对称轴的线对称形状的板状部件。根据该结构,由于支承部件为板状部件,因此加工较为容易。另外,即使支承部件在以对称轴为中心而进行了反转的状态下配置于收纳凹部内,也能够形成肋材。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将支承部件配置于介质支承部的收纳凹部内的作业。上述液体喷射装置还具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对所述液体喷射部相对于所述肋材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支承部件使用肋材形成部的大小有所不同的多个所述支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肋材形成部的大小有所不同的其他支承部件,从而能够容易变更被形成在介质支承部上的肋材的大小。而且,即便在肋材的大小被变更了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机构而对液体喷射部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也能够适当地保持被肋材所支承的介质与液体喷射部之间的分离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液体喷射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介质支承部以及抽吸机构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配置有支承部件的介质支承部的俯视图。图5为用于对介质支承部以及抽吸机构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1为,对作为介质的一个示例的长条的纸张S进行处理的大幅面打印机(LFP)。而且,液体喷射装置11具有:一对支脚部13,在其下端安装有滚轮12;筐体部14,其被安装于支脚部13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沿着重力方向的上下方向Z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的筐体部14的长度方向设为宽度方向X。另外,将与上下方向Z以及宽度方向X双方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Y。在筐体部14的后侧下方,配置有朝向筐体部14侧馈送纸张S的馈送部15。本实施方式的纸张S为卷筒纸,且为如下的转印用介质(转印纸),即,用于将以在成为短边方向的宽度方向X上的端部处留有页边距的方式被形成的转印用图像(镜像)转印于被转印介质(例如,聚酯等布帛)上,从而进行升华转印印染的转印用介质(转印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1为,通过向纸张S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升华型印染油墨从而形成转印用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在筐体部14的前侧下方,配置有被脚部13所支承的收卷部16。在馈送部15与收卷部16之间,沿着纸张S的输送路径而配置有介质引导部17。介质引导部17的后端侧被收纳于筐体部14内,并且前端侧从筐体部14朝向前方突出。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其向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喷射液体;抽吸机构,其用于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介质支承部,在其上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抽吸孔,所述抽吸孔用于使所述抽吸机构的抽吸力作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件,其与该介质支承部为分体结构,并具有形成能够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肋材的肋材形成部,且以该肋材形成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两个所述抽吸孔之间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被配置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2 JP 2012-248365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其向在输送方向上被输送的介质喷射液体;抽吸机构,其用于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介质支承部,在其上以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抽吸孔,所述抽吸孔用于使所述抽吸机构的抽吸力作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件,其与该介质支承部为分体结构,并具有形成能够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肋材的肋材形成部,且以该肋材形成部于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两个所述抽吸孔之间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方式,而被配置于所述介质支承部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支承部具有收纳凹部,所述抽吸孔被设置在所述收纳凹部的内底部上,支承部件被配置在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收纳凹部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收纳凹部内,以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方式而配置两个以上的、与所述介质支承部相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所述支承部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第一肋材形成部以及第二肋材形成部,其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并排的所述肋材形成部;下游侧连接部,其对所述第一肋材形成部以及所述第二肋材形成部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部彼此进行连接,该下游侧连接部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晃宫崎谦一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