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563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具备:输送单元(7),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压印板(8),其具有从下方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81);液滴喷出头,其向通过支承面(81)而被支承的记录介质喷出油墨;加热单元,其对记录介质进行加热。输送单元(7)具有多个从动辊(72)。压印板(8)具有多个对被支承在支承面(81)上的记录介质进行抽吸的抽吸口(82)。在支承面(81)中,与相邻的从动辊(72)彼此之间的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延长线(75)重叠的第一部分(811)成为,抽吸口(82)的配置密度较高的高密度区域(83),除了第一部分(812)之外的第二部分(812)成为,抽吸口(82)的配置密度较低的低密度区域(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了一种在具有挠性的薄片状的记录介质上施加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机构,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压印板(包括压印板罩),其呈板状,且对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从其背面侧(下方)进行支承;头单元,其在由压印板所支承的记录介质上涂布油墨;加热器,其针对每一个记录介质对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加热,从而促进油墨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输送机构相对于压印板在紧靠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具有多个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被配置于与该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此外,压印板具有多个连通孔,多个所述连通孔在压印板的上表面上开口,且被配置为交错状。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印刷装置中,记录介质在被加热时因热膨胀而伸长,且以该伸长的量而弯曲躲进输送辊彼此之间,即进入输送辊彼此之间。其结果为,将在记录介质上产生褶皱,从而印刷变得不清晰,即,存在印刷不良的问题。另外,虽然压印板通过各个连通孔而抽吸记录介质从而欲使其成为平坦的状态,但是无法抑制该记录介质的“弯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印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单元,其对具有挠性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压印板,其由板状体构成,且该板状体的一个面作为如下的支承面而发挥功能,所述支承面对通过所述输送单元的工作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头单元,其具有液滴喷出头,所述液滴喷出头向通过所述支承面而被支承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实施印刷;加热单元,其至少对被喷出有所述油墨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所述输送单元具有多个辊,多个所述辊以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紧靠所述压印板的方式而配置,且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而排列,所述压印板具有多个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口以在所述支承面上开口的方式而设置,且对被支承在该支承面上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6 JP 2012-244363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单元,其对具有挠性的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压印板,其由板状体构成,且该板状体的一个面作为如下的支承面而发挥功能,所述支承面对通过所述输送单元的工作而被输送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支承;头单元,其具有液滴喷出头,所述液滴喷出头向通过所述支承面而被支承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实施印刷;加热单元,其至少对被喷出有所述油墨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加热,所述输送单元具有多个辊,多个所述辊以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紧靠所述压印板的方式而配置,且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而排列,所述压印板具有多个抽吸口,多个所述抽吸口以在所述支承面上开口的方式而设置,且对被支承在该支承面上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抽吸,在所述支承面中,在如下第一部分和除了该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中,所述抽吸口的配置密度不同,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在该支承面的俯视视图中,与相邻的所述辊彼此之间的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延长线重叠,并且所述第一部分成为,所述配置密度较高的高密度区域,所述第二部分成为,所述配置密度较低的低密度区域,所述高密度区域分为所述配置密度互不相同的第一高密度区域和第二高密度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通过所述加热单元而被加热时,因热膨胀而伸长,且该伸长优先在所述低密度区域上产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在所述高密度区域中,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呈一列的方式而配置有多个所述抽吸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在所述低密度区域中,配置有零个或一个所述抽吸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多个所述抽吸口中位于所述输送方向最上游的所述抽吸口,被配置于所述高密度区域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具有保持件,所述保持件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而被配置了多个,且所述保持件至少保持两个所述辊,所述第一高密度区域为,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恒之双松保雄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