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永强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52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设计的螺旋榨油机,其特点是榨油机关键部件榨螺的螺扣之间为下凹的圆弧槽,槽深由后向前从3.5至4毫米逐渐减少为0,梯形螺扣的推送斜边为圆弧缓坡;机上有包括输油泵、过滤器和连接油管的强制过滤装置。该机出油效率高、油质好、毛油经及时过滤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以压榨法提取油脂的螺旋榨油机。现有螺旋榨油机,机体横卧,有内壁以榨条构成的榨腔,其内是芯轴和锥状体榨螺组成的榨轴,榨腔及榨轴后端有导饼环与出饼圈,芯轴经齿轮箱与动力机连接。被连续送入榨油机榨腔的料坯被榨螺、榨条挤压、摩擦,同时产生热量。因压力破坏了料坯的纤维组织、热量破坏了料坯的胶体结构,如上导饼环与出饼圈的阻力作用,料坯内的油被析出,从油道或榨条缝隙挤出,经沉淀后再过滤去除渣滓。由于榨油机榨膛内的压力、翻炒力和温度直接影响榨油机的效率和油质好坏,因此榨螺的形状和结构一直是设计的重点,而经济、及时地滤除毛油中的渣滓亦是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榨油效率高,油质好,且能及时滤除毛油中渣滓的螺旋榨油机。为此而设计的螺旋榨油机,机体横卧,有内壁以榨条构成的榨膛,其内是芯轴和锥状体榨螺组成的榨轴,榨腔与榨轴后端有导饼环与出饼圈,芯轴经齿轮箱与动力机连接,而榨螺的螺扣之间为下凹的圆弧槽,槽深由后向前从3.5至4毫米逐渐减少到0,梯形螺扣的推送斜边为圆弧缓坡。为了在油温尚为下降、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及时滤除毛油中的渣滓,本技术螺旋榨油机有包括输油泵、过滤器和连接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榨油机,机体横卧,有内壁以榨条构成的榨腔,其内是芯轴和锥状体榨螺组成的榨轴,榨腔与榨轴后端有导饼环与出饼圈,芯轴经齿轮箱与动力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榨螺的螺扣之间为下凹的圆弧槽,槽深由后向前从3.5至4毫米逐渐减少到0,梯形螺扣的推送斜边为圆弧缓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强冯永浩
申请(专利权)人:冯永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