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5041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机械(1),其包括设置有模具缓冲装置(10)的基座(6)、和设置在基座(6)上的垫板(51),在基座(6)中设置有构成模具缓冲装置(10)的模具缓冲垫(13)的升降用的内部空间(61),在该内部空间(61)中,设置有在升降方向上贯通模具缓冲垫(13)并经由支座(52)而支承垫板(51)的下表面的支承部(63)。因此,由于垫板(51)由支承部(63)支承,所以可抑制压力成形中的垫板(51)的挠曲,可实现高精度的压力成形。此外,由于支承部(63)贯通模具缓冲垫(13),所以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分割模具缓冲垫(13),可防止构造复杂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技术背景以往,在通过压力机械拉深成形工件时,使用模具缓冲装置。模具缓 冲装置具有将工件夹持在与上模具之间的压坯料环、经由缓冲销支承压 坯料环的模具缓冲垫、使模具缓冲垫与滑块的运动的同步地升降驱动的驱 动机构(例如,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l:特开平10-202327号公报但是,在压力机械中使用的下模具安装在平台状的垫板上,但该垫板 有时会由于成形中的载荷而在其中央侧向下方稍微挠曲,在进行高精度成 形的方面存在问题。产生这样的问题,是由于载置垫板的基座的构造引起的。即,在基座 中,垫板的下方部分成为模具缓冲装置的模具缓冲垫升降运动的空间,垫 板的下表面中央部分没有被完全地支承。因此,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考虑了下述构造,即以分隔基座的空间的 方式形成例如俯视下十字状的肋,并在该肋的上表面上支承垫板,但在该 情况下,为了避免与肋的干涉而需要将模具缓冲垫也十字状地分割为四部 分,所以可能出现下述情况,即构造变得复杂,或分割后的各个垫容易由 于成形中的载荷而变形,不能平滑地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其为简单 的构造,且可抑制垫板的挠曲而实现高精度的压力成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基座;设置在该基座上的垫板,在所述基座中,设置有构成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模具缓冲垫的升降用的内部空间,在该内 部空间中设置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在升降方向上贯通所述模具缓冲垫,并 且支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由于通过支承部支承垫板,所以可抑制压力成形 中的垫板的挠曲,可实现高精度的压力成形。此外,由于支承部贯通模具 缓冲装置的模具缓冲垫,所以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分割模具缓冲垫,可防止 构造复杂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中,优选所述支承部与所述 垫板的下表面中央位置对应而设置。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由于支承部位于垫板的下表面中央,所以可有效 地支承最易挠曲的垫板的中央附近。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中,优选由所述垫板、和在 载置有该垫板的状态下使该垫板移动的支座构成运动垫板,所述支承部经由所述支座支承所述垫板。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由于支承部经由运动垫板的支座支承垫板,所以 即便在更换模具时使运动垫板移动,也无需担心支座和支承部干涉。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中,优选所述支座具有框状 的框架、和横切该框架的内部空间的肋,所述支承部经由该肋支承所述垫 板。根据这样的本专利技术,被支承部支承的部分是对支座的框架进行加强的 肋,所以能可靠地抑制成形中的框架的变形,能可靠地进行高精度的压力 成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压力机械的概要整体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所述压力机械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所述压力机械的基座的要部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模具缓冲垫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驱动机构的放大图。符号说明1压力机械5 运动垫板6 基座10模具缓冲装置13模具缓冲垫51 垫板52支座53内部空间54肋55框架61内部空间63 支承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压力机械1的概要整体的示意图,图2是表 示压力机械1的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搭载在压力机械1上的模 具缓冲装置10的要部的放大图。压力机械l具有压力机横梁2,其内置有曲柄机构、偏心机构、或 者连杆机构等驱动力传递机构;滑块4,其经由四根(图1中仅图示两根) 柱塞3与压力机横梁2内的驱动力传递机构连结,并安装有上模具80;基 座6,其载置有安装有下模具90的运动垫板5;四根(图1中仅图示两根) 立柱7,其连结基座6以及所述压力机横梁2。在基座6内收纳有模具缓 冲装置10。在此,本实施方式的运动垫板5,如图2所示,包括穿设有多个贯通 孔51A的平台状的垫板51、和支承垫板51的支座52。垫板51的贯通孔 51A是模具缓冲装置10中使用的缓冲销12 (图1)通过的孔,可根据使 用的下模具90而适宜地选择。在支座52上,设置有未图示的移动机构, 可为了更换模具而使垫板51向压力机械l外部移动。此外,支座.52具有四边框状的金属制框架55,在该框架55上,以俯视下将内部空间53分割 为四部分的方式设置有肋54。肋54的上表面与垫板51的下表面接触,肋 54的下表面垂下到向基座6的载置面而设置。另一方面,如图l、图3所示,在基座6上,设置有用于使模具缓冲 装置10的模具缓冲垫13 (图1)升降运动的内部空间61。在图3中,在 内部空间61的底板部65上,设置有横切该内部空间61中央的截面T字 状的立起部62。立起部62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比模具缓冲垫13的最下位置 的高度尺寸低,在模具缓冲垫13位于最下位置时,也不会与立起部62冲 撞。立起部62的平坦的上表面62A的中央部分上,立设有俯视下为十字 状的支承部63,通过螺栓固定等固定在上表面62A上。具体而言,支承部63贯通模具缓冲垫13而立设,其上端面63A与基 座6上的运动垫板5的载置面为同一面,从下方与设置在支座52的框架 55上的肋54的交叉部分抵接。即,支承部63经由框架55的肋54而从下 方支承垫板51的下表面中央,由此,通过肋54加强框架55,同时抑制垫 板51在压力成形中挠曲,可实现高精度的压力成形。此时,支承部63的 十字状部分的大小考虑压力机械l的成形载荷等而确定,设定为可有效抑 制垫板51的挠曲的大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运动垫板5的移动机构,垫板51与支 座52—起向压力机械1的外侧移动,并进行模具更换,但由于支承部63 构成为不向基座6的上方突出,所以支座52不会与支承部63干涉,可快 速地进行运动垫板5的移动。模具缓冲装置IO,如图l所示,具有将工件W夹持在与上模具80 之间的压坯料环11、经由缓冲销12支承压坯料环11的模具缓冲垫13、 和驱动模具缓冲垫13的驱动机构14,通过控制驱动机构14而使模具缓冲 垫13、缓冲销12、以及压坯料环ll产生向上的施加力,同时与滑块的动 作同步地升降。在这样的模具缓冲装置10中,模具缓冲垫13,如图1、图4所示, 为大致收纳在基座6的内部空间61中的金属制的中空的矩形箱状,在其 中央,上下贯通地设置有插通所述支承部63的十字状的插通孔15。这样 的模具缓冲垫13,在模具缓冲装置10向基座6的组装时,从上方放入到内部空间61中,此时,使支承部63插通到插通孔15中。艮P,模具缓冲垫13不像以往那样被分割为多个,可在支承部63贯通 的状态下升降。因此,与分割了模具缓冲垫的现有例相比,其构造简单, 并且通过釆用一个大的模具缓冲垫13,也不易产生压力成形时的模具缓冲 垫13的变形等,适用于更高精度的压力成形。在模具缓冲垫13的四周的侧面上设置有导板18。该导板18与图3 所示的设置在基座6的内部空间61的内壁上的导板64对置, 一边相互接 触滑动一边引导模具缓冲垫13的升降。构成模具缓冲装置10的驱动机构14,如图1、图5所示,具有设 置在模具缓冲垫13的下表面上的螺母部19、与螺母部19螺合的滚珠丝杠 部20、设置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模具缓冲装置的压力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基座;设置在该基座上的垫板,在所述基座中,设置有构成所述模具缓冲装置的模具缓冲垫的升降用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设置有支承部,该支承部 在升降方向上贯通所述模具缓冲垫,并且支承所述垫板的下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场清和本间裕明砂田正英吉田肇佐藤宏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小松产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