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不对称微球领域,尤其涉及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
技术介绍
不对称粒子,是两个半面或者粒子表面具有不同化学或物理性质的粒子,也被称为Janus Particle。与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粒子相比,不对称粒子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性,例如:(1)不对称粒子很容易进行不对称修饰。(2)不对称粒子在界面上具有强的吸附特性。(3)不对称粒子的各向异性结构使得不对称粒子具有特殊的聚集行为,极易发生自组装。不对称粒子的这些特点为人们进一步设计新型纳米器件,研究用于多组分体系的可控运载体以及制备各种精密传感器等提供了极为理想的科研平台,在医学、航空、生物、材料、胶体化学等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背景。不对称粒子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机械拉伸法、选择性局部表面改性法、微流体法、模板法、微粒聚集法和乳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通常以前驱体粒子为种子, 通过乳液聚合使单体在前驱体粒子表面定点反应, 从而达到修饰前驱体粒子部分表面的目的, 形成不对称粒子。种子乳液聚合,聚合时先加入乳液作为种子,再加入单体在种子上继续聚合,而形成新的粒子,从而利用 ...
【技术保护点】
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其是以细乳液聚合得到的苯乙烯半球为基础,丙烯酰胺在苯乙烯半球表面继而引发聚合形成的两亲性不对称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其是以细乳液聚合得到的苯乙烯半球为基础,丙烯酰胺在苯乙烯半球表面继而引发聚合形成的两亲性不对称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以溶有引发剂、交联剂、助稳定剂和油溶性单体的液体作为原料A;
(2)以溶有乳化剂的去离子水作为原料B;
(3)将原料A、B分别磁力搅拌30min左右后,将原料A在磁力搅拌下慢慢滴加入原料B中充分混合均匀;
(4)将混合后的液体在高速乳化设备作用下,利用16000r/m左右的高速剪切力将原料A分散,形成预乳液C;
(5)加热预乳液C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微球乳液D;
(6)聚合反应3h左右后,向聚合物微球乳液D中滴加入溶有水溶性第二单体的水溶液E,继续反应5h左右后得到两亲性不对称微球的乳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单体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水溶性第二单体为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助稳定剂为十六烷,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不对称聚苯乙烯-丙烯酰胺微球,其特征在于:原料A中引发剂的质量分数相当于原料A中单体的总量的2%-3%,交联剂的质量分数相当于原料A中单体的总量的5%-10%,助稳定剂的质量分数相当于原料A中单体的总量的1%-2%,原料B中乳化剂的质量分数相当于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云,杨建军,吴明元,张建安,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