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IRF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654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IRF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及应用,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LDLR-/-小鼠和IRF9-/-LDLR-/-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高脂诱导获得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进行了AS模型小鼠斑块面积测定和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与LDLR-/-小鼠对比,IRF9-/-LDLR-/-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显著增加。这提示一种IRF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具有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特别是IRF9基因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针对IRF9的上述功能,IRF9可用于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的功能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IRF9(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及应用。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是主要致死性病因,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也逐年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osclersisis,AS),动脉粥样硬化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导致很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血小板的聚集及血栓形成造成的冠状动脉急性狭窄和闭塞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遗传基因、危险因素及免疫机制共同参与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共同参与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病理上表现为大、中动脉多处斑块形成,好发于血液分流、动脉弯曲及动脉分支等区域,其病变特征是血中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病灶深部为由坏死组织和细胞外脂质池形成的粥样物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着多种免疫细胞,其中以巨噬细胞和T细胞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少量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和肥大细胞(mast cell)等,偶有B淋巴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肉眼可见的损伤是脂质条纹,主要由摄取了大量胆固醇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构成。血液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在动脉易损部位黏附到活性内皮细胞,启动了脂质条纹的形成,黏附的单核细胞随后受局部产生的化学趋附分子的吸引迁移到内膜下,并进一步分化为巨噬细胞。大量胆固醇脂在巨噬细胞内积聚,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早期的特征性病理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发现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因素很多,但相关针对治疗及控制效果均不理想,降脂和抗炎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措施。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免疫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因此探索调控免疫细胞功能的基因对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家族现已发现有10个成员,其组成为IRF1~IRF10。现有的研究提示,IRF家族成员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调控细胞生长及生存、凋亡和增殖,参与造血,抗肿瘤形成等。IRF9又称为P48,ISGF3γ(IFN-stimulated gene factor 3γ)。目前有关IRF9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毒,IRF9和HBV(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样结构域结合后,其表达迅速上调可以增强IFN-α诱导的HBV mRNA水平的显著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RF9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以LDLR基因敲除(LDLR-/-)小鼠与IRF9/LDLR双基因敲除(IRF9-/-LDLR-/-)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高脂饮食诱导获得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AS)模型,进行了AS模型小鼠斑块面积测定和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与LDLR-/-小鼠对比,IRF9-/-LDLR-/-小鼠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高于同种饲料饲养的LDLR-/-小鼠。这提示IRF9基因敲除会恶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说明IRF9基因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为研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基础。一种IRF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IRF9基因具有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特别是IRF9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针对IRF9基因具有保护主动脉斑块形成的功能,提供IRF9在制备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药物,包含IRF9。针对IRF9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功能,提供IRF9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包含IRF9。本专利技术的研究成果表明,IRF9-/-LDLR-/-小鼠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与LDLR-/-小鼠相比,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增加而胶原含量减少,说明IRF9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中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发现IRF9基因的新功能,即IRF9基因具有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作用。(2)基于IRF9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IRF9可用于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 附图说明图1是LDLR-/-和IRF9-/-LDLR-/-小鼠动脉树油红O染色图及斑块面积统计柱状图;其中,A是油红O染色图,B是柱状图。图2是LDLR-/-和IRF9-/-LDLR-/-小鼠主动脉窦HE染色图及斑块面积统计柱状图;其中,A是HE染色图,B是柱状图。图3是LDLR-/-和IRF9-/-LDLR-/-小鼠的斑块内含物的分析结果图;A是LDLR-/-和IRF9-/-LDLR-/-小鼠的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免疫荧光染色及结果统计柱状图,B是LDLR-/-和IRF9-/-LDLR-/-小鼠的平滑肌细胞标志物(SMA)免疫荧光染色及结果统计柱状图,C是LDLR-/-和IRF9-/-LDLR-/-小鼠的天狼星红染色及结果统计柱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验用动物及饲养:实验动物种属,性别,周龄及来源:LDLR基因敲除(LDLR-/-)小鼠与IRF9/ LDLR双基因敲除(IRF9-/-LDLR-/-)小鼠,雄性,8周龄,体重19-25g。LDLR基因敲除小鼠(LDLR-/-小鼠,C57BL/6J背景,购自Jackson Laboratory,货号002207)。IRF9-/-LDLR-/-小鼠由IRF9基因敲除小鼠(IRF9基因敲除小鼠,C57BL/6J背景,购自RIKEN BRC公司,BRC编号: RBRC00916)和LDLR基因敲除小鼠杂交得到。实验动物饲料配方:高脂饲料(HFD,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AIN-76 A Western Diets配方,热量百分比:蛋白质15.8%,脂肪40%,碳水化合物44.2%);低脂饲料(NC,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货号D12450B):热量百分比:蛋白质20%,碳水化合物70%,脂肪10%。动物饲养及环境条件:所有的实验小鼠均饲养在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SPF级动物房(许可证号:SYXK(鄂):2009-0053)。每12小时交替照明,温度24±2℃,湿度40%-70%,小鼠自由饮水进食。实施例1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IRF9在制备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IRF9在制备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2.一种抑制主动脉斑块形成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含IRF9。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良黄玲向梅蒋曦王丕晓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