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培和专利>正文

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19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由固定和调节装置组成,调节装置由电机与蜗杆箱内与蜗轮啮合的上或下蜗杆连接,经接头与另外蜗杆箱内并端头上连接有齿轮的上或下连杆连接,而另外蜗杆箱内也连接有上或下蜗杆,箱外还连接有上、下轴,上、下蜗杆,上、下连杆一端上的齿轮与上、下轴两端上的齿轮啮合,而蜗轮又与顶杆连接成一体组成,采用同一套调节机构,可同时或单独调节模架上的多层、单层模板,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有限空间少、利用率高、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省力。(*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末成型机的主要部分,模架中的主要部件,特别是一种能压制较复杂零件的粉末成型机,其模架中有多层模板,而使多层模板能自动升降、进行自动调节的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现国产的粉末成型机,没有多层模板,只有单层模板,模具高低调节依靠加减垫块进行,调节误差大、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调节精度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能对模架中多层模板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有限空间少,操作、调节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由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组成,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带导向套的蜗杆箱固定在底板上,通过其上的顶杆与气缸连接成一体,固定在气缸上的支撑板的另端,分别固定在模架中的各层模板上组成,所述的调节装置由电机与蜗杆箱内与蜗轮啮合的上或下蜗杆连接,经接头与另外蜗杆箱内并端头上连接有齿轮的上或下连杆连接,而另外蜗杆箱内也连接有上或下蜗杆,箱外还连接有上、下轴,上、下蜗杆,上、下连杆一端上的齿轮与上、下轴两端上的齿轮啮合,而蜗轮又与顶杆连接成一体组成。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C向视图。图3.图1的D向视图。图4.图1的E向视图。图5.图4的A-A剖面图。图6.图4的B-B剖面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支撑板为长撑板(12)、短撑板(3)。在两对角处气缸(1)的下端面上,用螺钉固定长撑板(12),在另外两对角处气缸(1)的下端面用螺钉固定短撑板(3),而两长撑板(12)、两短撑板(3)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二下模板(11)、一下模板(2)两对角的侧壁上,连接成一整体。顶杆(4)一端外表面上有螺纹和键槽,共有左、右、后左、后右4个顶杆(4)。左、右蜗杆箱(8)、(7),后左、后右蜗杆箱(8)’、(7)’4个蜗杆箱对称固定在底板(22)上,其中间有空腔,前、后端面在同一直线位置上有上、下两横向通孔,后左、后右蜗杆箱(8)’、(7)’的背面上还各焊接固定一带通孔的支架板(16),两支架板(16)的通孔内分别连接有上、下两轴(10)、(9),并在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上伞齿(15)、两下伞齿(21),而后左、后右蜗杆箱(8)’、(7)’的上、下通孔内还连接有上、下蜗杆(20)、(18),其轴端也分别连接一上、下伞齿(15)、(21)。蜗轮(19)的外表上有齿、内孔有螺纹,分别安装在各蜗杆箱的中间空腔内,4根顶杆(4)各插入蜗轮(19)中间螺孔内,并用其上螺纹与蜗轮(19)连接成一体,4个导向套(5)用螺钉固定在各个蜗杆箱上连接成一体。定位销(23)为圆环形,紧固定在导向套(5)下端的内壁上,与顶杆(4)表面上的键槽配合,使顶杆(4)在导向套(5)内只能沿着键槽作上、下移动,不能转动。而在蜗杆箱内与蜗轮(19)螺孔连接时可转动。两电机(6)分别固定在左、右蜗杆箱(8)、(7)的前端面上,电机轴分别经连接套与下、上蜗杆(18)、(20)连接,并经接头(13)与后左、后右蜗杆箱(8)’、(7)’上的下、上连杆(14)、(17)连接成一体。并在下、上连杆(14)、(17)的一端头上还连接有一下伞齿(21)、上伞齿(15),分别与下、上轴(9)、(10)端的下、上伞齿(21)、(15)啮合,调节装置装配成。使用时,按动开关,使左蜗杆箱(8)上的电机(6)通电转动,电机轴通过与其连接的下蜗杆(18)转动,则使与其啮合的蜗轮(19)转动,蜗轮(19)两端顶住,则使与其内孔配合的左顶杆(4)就可上、下转动,同时与下蜗杆(18)连接的下连杆(14)也转动,并带动其端部的下伞齿(21)与下轴(9)端部上的下伞齿(21)啮合,下轴(9)转动,则下轴(9)另端上的下伞齿(21)又与后右蜗杆箱(7)’下端通孔处下蜗杆(18)轴端的下伞齿(21)啮合,并带动下蜗杆(18)转动,则通过啮合的蜗轮(19)使后右顶杆(4)上、下转动,现固定在气缸(1)底部的两长撑板(12)是分别固定左二下模板(11)的两侧壁上(如图3所示),同时两长撑板(12)又通过气缸(1)与左蜗杆箱(8)、后右蜗杆箱(7)’上的顶杆(4)连接,则由左、后右两顶杆(4)的上或下移动,就带动二下模板(11)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自动调节模具高度的目的。若使右蜗杆箱(7)上的电机(6)转动,则使与其连接的一下模板(2),如图2所示,可上、下自动调节,具体过程与上述相同、不详述。若同时使左、右蜗杆箱(8)、(7)上的两电机(6)转动,则与4个顶杆(4)连接的4个气缸(1)就分别两对角带动一下、二下模板(2)、(11),同时作上、下移动,具体过程与上相同,不详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同一套调节机构,可同时、也可单独调节模架上的多层或单层模板,充分利用安装在四角上的各蜗杆箱,并分别利用两对角对同一模板进行高度自动调节,其平稳性好,结构紧凑、体积小、占用有限空间位置少,利用率高,减少了劳动强度,而模板的调节精度高,以螺距为单位,准确性好、操作方便、省力。权利要求1.一种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由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带导向套(5)的蜗杆箱固定在底板(22)上,通过其上的顶杆(4)与气缸(1)连接成一体,固定在气缸(1)上的支撑板的另端,分别固定在模架中的各层模板上组成,所述的调节装置由电机(6)与蜗杆箱内与蜗轮(19)啮合的上或下蜗杆(20)、(18)连接,经接头(13)与另外蜗杆箱内并端头上连接有齿轮的上或下连杆(14)、(17)连接,而另外蜗杆箱内也连接有上或下蜗杆(20)、(18),箱外还连接有上、下轴(10)、(9),上、下蜗杆(20)、(18),上、下连杆(14)、(17)一端上的齿轮与上、下轴(10)、(9)两端上的齿轮啮合,而蜗轮(19)又与顶杆(4)连接成一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顶杆(4)一端外表面上有螺纹和键槽,共有左、右、后左、后右4个顶杆(4),支撑板为长撑板(12)、短撑板(3),在两对角处气缸(1)的下端面上,用螺钉固定长撑板(12),在另外两对角处气缸(1)的下端面用螺钉固定短撑板(3),而两长撑板(12)、两短撑板(3)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二下模板(11)、一下模板(2)两对角的侧壁上,连接成一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右蜗杆箱(8)、(7),后左、后右蜗杆箱(8)’、(7)’4个蜗杆箱对称固定在底板(22)上,其中间有空腔,前、后端面在同一直线位置上有上、下两横向通孔,后左、后右蜗杆箱(8)’、(7)’的背面上还各焊接固定一带通孔的支架板(16),两支架板(16)的通孔内分别连接有上、下两轴(10)、(9),并在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上伞齿(15)、两下伞齿(21),而后左、后右蜗杆箱(8)’、(7)’的上、下通孔内还连接有上、下蜗杆(20)、(18),其轴端也分别连接一上、下伞齿(15)、(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19)的外表上有齿、内孔有螺纹,分别安装在各蜗杆箱的中间空腔内,4根顶杆(4)各插入蜗轮(19)中间螺孔内,并用其上螺纹与蜗轮(19)连接成一体,4个导向套(5)用螺钉固定在各个蜗杆箱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末成型机的模板调节机构,由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由带导向套(5)的蜗杆箱固定在底板(22)上,通过其上的顶杆(4)与气缸(1)连接成一体,固定在气缸(1)上的支撑板的另端,分别固定在模架中的各层模板上组成,所述的调节装置由电机(6)与蜗杆箱内与蜗轮(19)啮合的上或下蜗杆(20)、(18)连接,经接头(13)与另外蜗杆箱内并端头上连接有齿轮的上或下连杆(14)、(17)连接,而另外蜗杆箱内也连接有上或下蜗杆(20)、(18),箱外还连接有上、下轴(10)、(9),上、下蜗杆(20)、(18),上、下连杆(14)、(17)一端上的齿轮与上、下轴(10)、(9)两端上的齿轮啮合,而蜗轮(19)又与顶杆(4)连接成一体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培义
申请(专利权)人:严培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