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金怀专利>正文

冲压机械的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15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该连杆枢接冲压机械的曲轴,连杆底端螺设锯牙,锯牙底端枢接于滑块中心,连杆头部上面形成有定位座,定位座上面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中心处设有与曲轴枢接的枢合孔,当操作,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而需要更换铜衬套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要翻转连接块即可达到快速更换铜衬套的目的,且不需要拆卸其它相关构件,使得冲压机械整体结构组配不变,又不会影响冲压质量及构件彼此间的装配精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机械,特别是一种可快速更换铜衬套而大大缩短待工时间的冲压机械的连杆。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一般使用在冲压机械的连杆,在连杆10头部11设有呈半圆形的下承座12,而在下承座12上面螺固有罩盖13,罩盖13底面也配合下承座12而设有呈半圆形的上承座14,在上、下承座12、14的圆弧面内各固设有半圆形的铜衬套15、16,当罩盖13螺固在下承座12上面时,铜衬套15、16会形成圆形空间17,以供其与曲轴100枢接在一起;请再参阅图2所示是另一种型式的连杆10’(此种连杆10’是使用在较小型的冲压机械上面),连杆10’是一体成型的,而在头部11’也设有圆孔12’,而在圆孔12’内固设有圆筒状的铜衬套13’,而圆孔12’也与曲轴100相枢接。而上述的半圆形的铜衬套15、16与圆筒形的铜衬套13’,其主要作用是曲轴100与连杆10、10’枢接,当曲轴100转动的时候将与连杆10、10’头部11、11’产生接触摩擦,如果在两者之间设有较软的材质,使得曲轴100只摩擦较软的材质(在此是假设曲轴100不会磨损),而不是直接与连杆10、10’头部11、11’摩擦,则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只要更换较软的材质即可,而不需要连杆10、10’或曲轴100整个更换,且一般较软的材质是使用铜,这就是使用铜衬套15、16、13’的原因。由上面所述可粗略了解连杆的构造,而本技术重点即针对图1的以往连杆加以改进,请参阅图3所示,其是一般曲轴100带动连杆10动作的简略示意图,一般曲轴100带动连杆10作旋转偏摆运动时,枢接在其底端的滑块300即作上、下滑动而冲压工件,当曲轴100带动连杆10往下运动,将使滑块300往下冲击工件成型,因此,曲轴100的作用力是压制在连杆10头部11的下承座12上面,而上承座14则没有作用力,所以,位在下承座12上面的铜衬套15在每一次冲击时便与曲轴100摩擦一次,造成位在下承座12上面的铜衬套15磨损较厉害,而位在上承座14的铜衬套16则磨损甚小(因为曲轴100使连杆10往上带动时,并没有再作冲击动作,使得曲轴100与铜衬套16间的摩擦很小);当铜衬套15已磨损至需要更换时(即磨耗超限),则需要将罩盖13与头部11分离,然后将铜衬套15、16全部换新,而在更换铜衬套15的时候,因为铜衬套15是设在连杆10下承座12,而连杆10底端螺接在锯牙200,以使其与滑块300枢接一起,所以,在更换铜衬套15的时候需要使连杆10与锯牙200脱离,然后才能将铜衬套15更换掉,所以,必须花费较多时间来拆卸组装;而更换新的铜衬套之后,又必须要重新作组配校准的工作,使连杆10与更换前的状态一样,所以,在此更换期间会形成待工状态,使得在损失金钱外,又损失加工时间;由此可知,以往连杆具有无法快速更换磨耗超限的铜衬套而导致浪费加工时间,且必需将两个铜衬套同时更换掉,否则仅抽换其一又会造成更换组配之后,曲轴与铜衬套间套合的磨合度不均而徒使磨损加剧。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藉由连杆头部上面设有枢接曲轴的连接块,使得当连接块供曲轴枢接的枢合孔内的下半部的铜衬套磨损而需更换时,只要将连接块翻转一百八十度再重新固定回连杆头部,即可使原先位在上半部而磨损甚少的铜衬套变更在下半部,如此,就可达到快速更换磨耗超限的铜衬套的功能,以使待工时间大大减少,且在更换中不需要浪费重新校准时间,又可节省铜衬套的费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该连杆枢接在冲压机械的曲轴预定位置处,而连杆底端螺设有锯牙,锯牙底端则枢接于滑块中心,且曲轴与齿轮减速机械啮合以获得动力来源,当齿轮减速机构带动曲轴旋转偏摆时,连杆将经由锯牙带动滑块作上、下滑移而冲压工件;其主要特征在于连杆头部上面形成有定位座,而在定位座上面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中心处设有与曲轴枢接的枢合孔,以使曲轴被齿轮减速机械带动旋转时,藉由连接块固定在连杆的定位座上,使得整个连杆同时被带动而使滑块冲压工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连接块可以一体式制成,在其轴向中心处形成有枢合孔,枢合孔供呈圆筒形的铜衬套固置,而使曲轴枢接在铜衬套内。连接块也可以组合式制成,其是由下承座与上承座所构成,在下承座顶面形成有下轴碗,供下半铜衬套固置,而在上承座底面相对配合下轴碗设有上轴碗,供上半铜衬套固置,如此,当上、下承座组合固定在定位座之后,上、下轴碗即形成枢合孔而使曲轴枢接在上、下半铜衬套中。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在连杆头部固设供曲轴枢接的连接块,可快速更换铜衬套而缩短待工时间,且又可避免铜衬套的浪费。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冲压机械的连杆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2是以往连杆示意图。图3是以往曲轴带动连杆动作简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在冲压机械上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连杆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组合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上述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组合剖视图。请参阅图4~6所示,本技术的冲压机械的连杆20,其枢接在冲压机械30的曲轴31的预定位置处,连杆20底端螺接设在滑块32中心处的锯牙33,而曲轴31与齿轮减速机构34啮合,以获得动力来源而可带动曲轴31作旋转偏摆(如图3所示),连杆20会通过锯牙33与滑块32的枢接,而带动滑块32作上、下滑移,以冲压工件。请参阅图5所示,连杆20头部21上面形成有定位座22,定位座22两侧边各设有两螺固孔23,且在两螺固孔23间中心处各设有定位销24,而连接块40利用螺合元件25(本实施例是举螺栓与螺帽为例)而螺固在定位座22上面,连接块40是一体式制成,而配合螺固孔23,在其四端角处各设有锁合孔41,且在其轴向中心处设有供枢接曲轴31的枢合孔42(参照图6所示),枢合孔42内固置有呈圆筒形的铜衬套43,而使曲轴31枢设在铜衬套43内,以避免与枢合孔42直接接触,此外,配合定位座22上面所设的定位销24,在连接块40顶、底端面相对于定位销24的位置,各设有两定位孔44,以使连接块40螺固在定位座22上面时,易于定位并便于螺合元件25螺固;上述的设计方式,在实际使用上具有下述优点其一,依据先前所述,铜衬套43的磨损以下半部远较于上半部严重,所以,当铜衬套43需要更换的时候,并不需要整个换掉,因为其上半部仍处于良好的可使用状态,所以,只要将螺合元件25旋松而使连接块40与定位座22呈分离状态,即可将连接块40翻转一百八十度,使铜衬套43的上半部变成在下半部,且铜衬套43与曲轴31形成同心状态,然后,再利用定位销24导引连接块40于定位座22上面即可,如此,不但不会有以往在只换一半新的铜衬套之后,新的铜衬套与未更换且磨损甚小的铜衬套组合所形成的圆形空间,无法与曲轴断面形成磨合良好的同心圆,造成组配之后磨损更加严重的情形产生,所以,本技术的铜衬套比以往的铜衬套的使用寿命增长一倍,且可节省更换铜衬套的费用。其二,本技术在更换铜衬套43的时候,只是翻转连接块40而已,并不需要对其它相关构件作拆卸动作,其更换快速而使冲压机械30待工时间大大减短,而使本技术具有更换节省时间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该连杆枢接在冲压机械的曲轴上,连杆底端螺设有锯牙,锯牙底端枢接在一滑块的中心,曲轴与一齿轮减速机构啮合,齿轮减速机构带动曲轴旋转偏摆,连杆经由锯牙带动滑块作上、下滑移;其特征在于:该连杆头部上面形成有定位座,定位座上面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中心处设有与曲轴枢接的枢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金怀
申请(专利权)人:纪金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