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79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包括船体、船体甲板、穿设在船体中的桩腿、以及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底座和起重机吊臂,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一固定在船体甲板上的桁架式底座,所述起重机底座固定在桁架式底座的上端,当所述桩腿伸出船体甲板位置最高时,所述起重机吊臂可绕过桩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桁架式底座将起重机抬升到一定高度,使得船体无论在何种水域进行工作时都能保证起重机的吊臂绕过桩腿,从而消除桩腿伸出船体甲板这一部分的高度对起重机吊臂回转的影响,进而保证起重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够实现全回转起重作业;另外,由桁架式底座构成的起重机结构简单,且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洋工程起重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海上风电以及石油开采行业的迅猛发展,使用海洋工程起重机械进行安装和维护海上平台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对海洋工程起重机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于海上自升式工作平台的起重机都要满足以下三个重要指标:舷外跨距、起吊高度以及全回转起重作业能力。目前,应用于海上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海洋工程起重机械型式多样,主要型式有桅杆式、A架式和绕桩式等。其中,桅杆式和A架式起重机均需要在船体的甲板上设置基座,且为了满足舷外跨距和起吊高度这两个指标,通常做法是有限提高基座高度、以及增加起重机的吊臂长度。但上述操作会增加自升式工作平台的重量和重心高度,导致成本大大增加,特别是,当自升式工作平台在我国沿海浅吃水及潮间带风电场施工时,自升式工作平台会随着海面变浅而下降,故桩腿没在海水中的部分较少,而桩腿伸出自升式工作平台的部分较多,进而导致起重机受到桩腿伸出平台部分高度的影响,即起重机在此情况下很难实现全回转起重作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绕桩式起重机,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202766146U公开了一种大型绕桩式海上平台起重机,包括插在主甲板上的桩腿,所述桩腿上套有桩靴,所述桩靴置于所述主甲板上,所述桩靴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回转支承装置,所述回转支承装置上方设有回转平台,所述回转平台的一侧设有司机室和机房,所述回转平台上依次设有臂架变幅绞车、主起升绞车、副起升绞车,所述回转平台上还设有人字架,所述人字架的顶端设有人字架顶部滑轮组,所述回转平台连接有臂架,所述臂架的顶端设有臂架头部滑轮组,所述臂架的顶端下方设有主吊钩、副吊钩和变幅吊钩。但是,该大型绕桩式海上平台起重机造价及其昂贵,对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投资预算及建造周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且能实现全回转起重作业的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包括船体、船体甲板、穿设在船体中的桩腿、以及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起重机底座和起重机吊臂,所述起重机还包括一固定在船体甲板上的桁架式底座,所述起重机底座固定在桁架式底座的上端,当所述桩腿伸出船体甲板位置最高时,所述起重机吊臂可绕过桩腿。优选地,所述桁架式底座的高度为50~70m。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式底座包括多根竖直放置的主弦杆,相邻两根主弦杆之间设有多根上下分布的水平撑杆,所述水平撑杆和主弦杆形成多个方形体单元,每个方形体单元中设有位于该方形体单元体对角线上的侧向斜撑杆;所述主弦杆与水平撑杆、主弦杆与侧向斜撑杆、水平撑杆与侧向斜撑杆均为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主弦杆穿过船体甲板后伸入至船体底部,且主弦杆和船体舱壁焊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式底座的上端焊接有一水平布置的封板,该封板位于多根主弦杆所围成的框架内,所述起重机底座为一圆筒体、且焊接在所述封板上。优选地,所述主弦杆、水平撑杆和侧向斜撑杆均为高强度钢材。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桁架式底座将起重机抬升到一定高度,使得船体无论在何种水域进行工作时都能保证起重机的吊臂绕过桩腿,从而消除桩腿伸出船体甲板这一部分的高度对起重机吊臂回转的影响,进而保证起重机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够实现全回转起重作业;另外,由桁架式底座构成的起重机结构简单,且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4为图1中桁架式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桁架式底座和船体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桁架式底座和起重机底座的连接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    船体11   船体甲板12   船体舱壁2    桩腿3    起重机31   起重机底座32   起重机吊臂4    桁架式底座41   主弦杆42   水平撑杆43   方形体单元44   侧向斜撑杆5    封板6    大肘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包括船体1、船体甲板11、穿设在船体1中的桩腿2、以及起重机3,所述起重机3包括起重机底座31和起重机吊臂32,所述起重机3还包括一固定在船体甲板11上的桁架式底座4,所述起重机底座31固定在桁架式底座4的上端,当所述桩腿2伸出船体甲板11位置最高时,所述起重机吊臂32可绕过桩腿2。优选地,所述桁架式底座4的高度为50~70m,当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所述桁架式底座4的高度可适当调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船体1、船体甲板11、起重机3构成自升式工作平台,该自升式工作平台漂浮在海面上,并随着海面水位的高低而上下起伏,故当自升式工作平台在浅吃水区或在锚泊定位工况下,桩腿2伸出船体甲板11的位置最高,即桩腿2从船体甲板11中伸出的长度最长;当自升式工作平台在起升工况下时,其需要通过桩腿2定位,故桩腿2伸出船体甲板11的位置最低,即桩腿2从船体甲板11中伸出的长度最短。本专利技术通过桁架式底座4将起重机3底盘抬升到一定的高度,并且在桩腿2从船体甲板11中伸出的长度为最长的工况下,该高度能够使得起重机吊臂32绕过桩腿2,即起重机吊臂32在旋转过程中不会与桩腿2碰撞,进而确保自升式工作平台不管处于何种工况,无论应用何种形式的起重机,起重机都能够实现全回转作业,以达到全回转起重作业的要求。另外,采用桁架式底座4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包括船体(1)、船体甲板(11)、穿设在船体(1)中的桩腿(2)、以及起重机(3),所述起重机(3)包括起重机底座(31)和起重机吊臂(3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3)还包括一固定在船体甲板(11)上的桁架式底座(4),所述起重机底座(31)固定在桁架式底座(4)的上端,当所述桩腿(2)伸出船体甲板(11)位置最高时,所述起重机吊臂(32)可绕过桩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升式工作平台的桁架式起重机,包括船体(1)、船体甲板(11)、穿设在船体
(1)中的桩腿(2)、以及起重机(3),所述起重机(3)包括起重机底座(31)和起重机
吊臂(3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3)还包括一固定在船体甲板(11)上的桁架式底
座(4),所述起重机底座(31)固定在桁架式底座(4)的上端,当所述桩腿(2)伸出船
体甲板(11)位置最高时,所述起重机吊臂(32)可绕过桩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式底座(4)的高度为50~
7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式底座(4)包括多根竖直
放置的主弦杆(41),相邻两根主弦杆(41)之间设有多根上下分布的水平撑杆(42),所
述水平撑杆(42)和主弦杆(41)形成多个方形体单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宋永在姚俊卿张双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