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1781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1:53
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料道内安装有硅碳加热棒,所述料道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料道内壁以及出料口包覆有铂铑合金层,所述出料口位置设有料碗,料道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料道安装于电熔窑炉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在现有料盆出料口及内壁包覆铂铑合金,覆盖原有料盆的裂纹和气泡,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外观及成品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料道内安装有硅碳加热棒,所述料道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料道内壁以及出料口包覆有铂铑合金层,所述出料口位置设有料碗,料道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料道安装于电熔窑炉底部。本技术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在现有料盆出料口及内壁包覆铂铑合金,覆盖原有料盆的裂纹和气泡,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外观及成品率。【专利说明】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
本技术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涉及玻璃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玻璃制造中,料盆主要为锆刚玉材质浇铸而成。其缺点是有裂纹和气泡产生,使玻璃产品容易出现表面麻点和表面气泡,造成不良品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在现有料盆出料口及内壁包覆钼铑合金,覆盖原有料盆的裂纹和气泡,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外观及成品率。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料道内安装有硅碳加热棒,所述料道设有多个出料口,所述料道内壁以及出料口包覆有钼铑合金层,所述出料口位置设有料碗,料道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料道安装于电熔窑炉底部。本技术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钼铑合金层覆盖原有料道的裂纹和气泡,使表面光滑,提高产品外观及成品率。在料道中再次用硅碳加热棒加热使玻璃液保持固定的温度,当玻璃液流过玻璃液出料口时,分别从多个出料口流出,在料口通过大小规格不同的料碗来调节玻璃棒的直径。玻璃液表面的赃物由溢流口排出,排除的溢流再次投入熔炉融化使用,减少浪费。由于玻璃液出料口同处于一个料道中,在保持玻璃液内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溢流的排放和电力的消耗,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增加了产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玻璃液料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料道2内安装有硅碳加热棒4,所述料道2设有多个出料口 1,所述料道2内壁以及出料口 I包覆有钼铑合金层,所述出料口I位置设有料碗,料道2开设有溢流口 3。所述料道2安装于电熔窑炉5底部。将原材料按配比混合好,投入电熔窑炉5,通过电熔窑炉5的硅碳棒内部加热,使原材料熔化成玻璃液,通过不断的填充原材料使融化好的玻璃液流入料道2,在料道2中再次用硅碳加热棒4加热,使玻璃液保持固定的温度。当玻璃液流过玻璃液出料口 I时,分别从3个出料口流出,在出料口 I通过大小规格不同的料碗,来调节玻璃棒的直径。玻璃液表面的赃物由溢流口 2排出,排除的溢流再次投入熔炉融化使用。所述料碗材质为石英陶瓷碗状,在其表面包覆钼金,用支架固定在出料口 I处。料道2分三层:最里层为锆刚玉材质,中间层为耐火砖材质,最外层为保温砖材 质。料道2用上述材质材料垒成高80厘米,像水渠一样的通道。【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其特征在于,料道(2)内安装有硅碳加热棒(4),所述料道(2 )设有多个出料口( I),所述料道(2)内壁以及出料口(I)包覆有钼铑合金层,所述出料口( I)位置设有料碗,料道(2 )开设有溢流口(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2)安装于电熔窑炉(5)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碗为石英陶瓷碗状,在其表面包覆钼金,用支架固定在出料口(I)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全电熔窑炉的玻璃液料道,其特征在于,料道(2)分三层:最里层为锆刚玉材质,中间层为耐火砖材质,最外层为保温砖材质。【文档编号】C03B7/02GK203582693SQ201320805312【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专利技术者】胡耿政 申请人:湖北华扬玻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耿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扬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