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欣专利>正文

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470 阅读:6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为解决已有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维护较不方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转向拉杆(8)通过安装板(7)与发动机(6)连接,变速机构(5)通过多个螺栓与发动机(6)连接,安装板(7)还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轴承(10)与座椅(9)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8)带动安装板(7)、发动机(6)、上旋翼(1)和下旋翼(4)与座椅(9)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从而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为解决已有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维护较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采取转向拉杆(8)通过安装板(7)与发动机(6)连接,变速机构(5)通过多个螺栓与发动机(6)连接,安装板(7)还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轴承(10)与座椅(9)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8)带动安装板(7)、发动机(6)、上旋翼(1)和下旋翼(4)与座椅(9)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从而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专利说明】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尤其涉及一种由上旋翼、下旋翼、上旋翼轴、下旋翼轴、发动机、座椅、变速机构和转向拉杆组成的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上旋翼、下旋翼、上旋翼轴、下旋翼轴、发动机、座椅、转向机构、变速机构和转向拉杆,在发动机上安装有变速机构,在变速机构内的下旋翼轴上设置有下旋翼,在变速机构内的上旋翼轴上设置有上旋翼,转向拉杆通过连杆机构与转向机构连接,上旋翼和下旋翼通过轴向铰与转向机构连接,转向机构由上倾斜器、下倾斜器、摆杆、拉杆和连接杆构成,上倾斜器通过四根拉杆与下倾斜器连接,在上倾斜器上设置有能与轴向铰连接的连接杆,在下倾斜器上设置有能与轴向铰连接的连接杆,下倾斜器还通过摆杆与连杆机构和转向拉杆连接,通过对转向拉杆的前、后、左、右的操作,使倾斜器倾斜,进而控制浆叶的浆距并进行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得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轴形成夹角,以实现对直升机航行方向的控制。因此,该结构较为复杂、维护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上旋翼轴、下旋翼轴、发动机、座椅、变速机构和转向拉杆,在发动机上安装有变速机构,在变速机构内的下旋翼轴上设置有下旋翼,在变速机构内的上旋翼轴上设置有上旋翼,转向拉杆通过安装板与发动机连接,变速机构通过多个螺栓与发动机连接,安装板还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轴承与座椅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带动安装板、发动机、上旋翼和下旋翼与座椅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所述变速机构由变速箱、上锥齿轮、下锥齿轮、锥齿轮、定位环、轴承和锥齿轮座组成,三个锥齿轮分别设置在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之间构成三个传动付,锥齿轮一端与套装在上旋翼轴上的定位环转动连接,锥齿轮另一端通过锥齿轮座与变速箱内表面连接,上锥齿轮套装在下旋翼轴上,下锥齿轮套装在上旋翼轴上,下锥齿轮还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带动底座、发动机、上旋翼和下旋翼与座椅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将所述定位环外表面设置成正六面体,在定位环上均布有三个能安放锥齿轮的孔,在定位环中心位置设有能让上旋翼轴穿过的孔,在该孔两端设置有能安装推力轴承的孔。所述关节轴承由球毂和球头组成,球头置于球毂内且呈转动连接,在呈半球状的球头曲面上设置有能与座椅吊杆连接的孔,在球毂上设置有能让座椅吊杆穿过的孔。在所述安装板中心位置周边均布有多个能安装球头机构的孔,在座椅前方的安装板中心位置一侧设置有与转向拉杆连接的孔。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转向拉杆通过底座与发动机连接,变速机构通过多个螺栓与底座连接,底座还通过可转动的球头机构与座椅连接,通过对转向拉杆的拉、推、左摆、右摆实现对旋翼旋转面的倾角控制,进而控制直升机的前行、后行、左转、右转及悬停。因此,达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变速机构的主剖视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定位环的主视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球头机构的主剖视示意图。图中:1.上旋翼2.上旋翼轴3.下旋翼轴4.下旋翼5.变速机构6.发动机7.安装板8.转向拉杆9.座椅10.关节轴承11.变速箱12.上锥齿轮13.锥齿轮14.锥齿轮座15.下锥齿轮16.定位环17.球毂18.球头。【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所示本技术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包括上旋翼1、下旋翼4、上旋翼轴2、下旋翼轴3、发动机6、座椅9、变速机构5和转向拉杆8,在发动机6上安装有变速机构5,在变速机构5内的下旋翼轴3上设置有下旋翼4,在变速机构5内的上旋翼轴2上设置有上旋翼1,转向拉杆8通过安装板7与发动机6连接,变速机构5通过多个螺栓与发动机6连接,安装板7还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轴承10与座椅9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8带动安装板7、发动机6、上旋翼I和下旋翼4与座椅9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附图2所示所述变速机构5由变速箱11、上锥齿轮12、下锥齿轮15、锥齿轮13、定位环16、轴承和锥齿轮座14组成,三个锥齿轮13分别设置在上锥齿轮12和下锥齿轮15之间构成三个传动付,锥齿轮13 —端与套装在上旋翼轴2上的定位环16转动连接,锥齿轮13另一端通过锥齿轮座14与变速箱11内表面连接,上锥齿轮12套装在下旋翼轴3上,下锥齿轮15套装在上旋翼轴2上,下锥齿轮15还与发动机6输出轴连接;附图3所示将所述定位环16外表面设置成正六面体,在定位环16上均布有三个能安放锥齿轮13的孔,在定位环16中心位置设有能让上旋翼轴2穿过的孔,在该孔两端设置有能安装推力轴承的孔;附图4所示所述关节轴承10由球毂17和球头18组成,球头18置于球毂17内且呈转动连接,在呈半球状的球头18曲面上设置有能与座椅9吊杆连接的孔,在球毂17上设置有能让座椅9吊杆穿过的孔;在所述安装板7中心位置周边均布有多个能安装球头机构10的孔,在座椅9前方的安装板7中心位置一侧设置有与转向拉杆8连接的孔。【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包括上旋翼、下旋翼、上旋翼轴、下旋翼轴、发动机、座椅、变速机构和转向拉杆,在发动机上安装有变速机构,在变速机构内的下旋翼轴上设置有下旋翼,在变速机构内的上旋翼轴上设置有上旋翼,其特征在于:转向拉杆(8)通过安装板(7)与发动机(6)连接,变速机构(5)通过多个螺栓与发动机(6)连接,安装板(7)还通过可转动的关节轴承(10)与座椅(9)连接,便于操纵转向拉杆(8)带动安装板(7)、发动机(6)、上旋翼(I)和下旋翼(4)与座椅(9)中心线形成角度,控制航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5)由变速箱(11)、上锥齿轮(12)、下锥齿轮(15)、锥齿轮(13)、定位环(16)、轴承和锥齿轮座(14)组成,三个锥齿轮(13)分别设置在上锥齿轮(12)和下锥齿轮(15)之间构成三个传动付,锥齿轮(13) —端与套装在上旋翼轴(2)上的定位环(16)转动连接,锥齿轮(13)另一端通过锥齿轮座(14)与变速箱(11)内表面连接,上锥齿轮(12)套装在下旋翼轴(3)上,下锥齿轮(15)套装在上旋翼轴(2)上,下锥齿轮(15)还与发动机(6)输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共轴双旋翼载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定位环(16)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欣
申请(专利权)人:廖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