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387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其中的列车前端结构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列车车体的侧墙连接的端侧墙,且所述端侧墙与所述前端墙呈预设角度;所述前端墙的前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列车车钩的安装结构,所述前端墙的下方、与所述前端墙垂直设置有传递牵引力的牵引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通过设置前端墙、前端墙两侧的端侧墙、前端墙下方的牵引梁以及前端墙前方的安装结构,实现与车体两侧墙的连接、纵向载荷的传递等列车前端结构的功能,该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操作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其中的列车前端结构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列车车体的侧墙连接的端侧墙,且所述端侧墙与所述前端墙呈预设角度;所述前端墙的前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列车车钩的安装结构,所述前端墙的下方、与所述前端墙垂直设置有传递牵引力的牵引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通过设置前端墙、前端墙两侧的端侧墙、前端墙下方的牵引梁以及前端墙前方的安装结构,实现与车体两侧墙的连接、纵向载荷的传递等列车前端结构的功能,该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操作工艺。【专利说明】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结构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
技术介绍
列车前端结构是动车组车体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连接车钩,传递列车运行过程中及撞击工况下的巨大纵向载荷、承载车体垂向载荷,并在车头碰撞时能够吸收和缓冲部分能量,保护车体。列车前端结构一般包括用于连接列车车体底架的结构、连接车钩及排障器等的结构,以及用于连接车体两侧墙的结构。例如图1所示的前端结构,该结构整体上为多块板材拼焊而成的箱体结构,连接板2’用于连接车体底架,车钩板I’用于连接车钩,排障器支座3’用于连接排障器,两侧的侧板4’集成了砂箱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底部前端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多,且较多板材的拼焊容易使结构变形,因此,组装工艺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底部前端结构及列车,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操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列车车体的侧墙连接的端侧墙,且所述端侧墙与所述前端墙呈预设角度;所述前端墙的前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列车车钩的安装结构,所述前端墙的下方、与所述前端墙垂直设置有牵弓I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列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列车前端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通过设置前端墙、前端墙两侧的端侧墙、前端墙下方的牵引梁以及前端墙前方的安装结构,实现与车体两侧墙的连接、纵向载荷的传递等列车前端结构的功能,该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操作工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列车前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与列车车钩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与司机室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如图2所示,该列车前端结构包括前端墙1,前端墙I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列车车体的侧墙连接的端侧墙2,且端侧墙2与前端墙I呈预设角度;前端墙I的前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列车车钩的安装结构3,前端墙I的下方、与前端墙I垂直设置有牵引梁4,牵引梁4用于车体的底架连接,传递列车牵引力。其中,前端墙I的前方一侧指的是列车向前运行时,前端墙I朝向前方的一侧。具体的,两个的端侧墙2的一端分别焊接在前端墙I上,且端侧墙2与前端墙I的预设角度为97°,使两侧的端侧墙2与前端墙I连接形成的结构从后方至前方逐渐内收,使之符合空气动力学结构要求,减少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并且保证了车辆曲线行驶时限界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安装结构3包括连接在前端墙I表面上的两个立柱31,两个立柱31用于固定车钩板32,然后在车钩板32上安装列车车钩9,通过列车车钩9将纵向载荷传递至底架边梁,进而传递至整车。两个立柱31并排且竖直设置,在立柱31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安装车钩的车钩板32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31上。立柱31与前端墙I表面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结构5,以在车头碰撞的时候对车体起缓冲作用,减少车体所受到的冲击力。该缓冲结构5具体包括每个立柱31与前端墙I的表面之间竖直设置的立板51以及两个立板51之间连接的连接板52,其中,连接板52上设置有圆弧形缺口,以在安装固定车钩的车钩板32时方便操作。在安装结构3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排障器支座6,用于安装排障器,具体是,前端墙I下方的牵引梁4延伸到安装结构3的下方,排障器支座6设置在牵引梁4在安装结构3下方的部分上。本实施例中,端侧墙2背离前端墙I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渡体7,端侧墙2通过第一过渡体7与列车的车体侧墙连接,在端侧墙2的下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体8,第二过渡体8具体是L型材,端侧墙2通过该L型材与列车的底架边梁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过渡体7及第二过渡体8在此分别起到端侧墙2与列车的车体侧墙、列车的底架边梁的过渡连接作用。端侧墙2与列车的底架边梁及列车车体侧墙连接,可将受到的纵向载荷从端侧墙2传递到列车的底架边梁及列车的车体侧墙,然后传至整个车体。 本实施例中,为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与玻璃钢结构的司机室连接,在前端墙I及两侧墙2的顶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实现列车前端结构与司机室结构连接(连接组成的结构如图4所示),这样既解决了玻璃钢结构的司机室不能通过焊接与列车的前端结构进行连接的问题,而且通过螺栓与司机室结构连接,可避免因焊接所造成的变形问题,另外,还便于拆卸,方便司机室操纵台的整体吊入安装。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中,除前端墙I与第一连接体7为铝合金6005A-T6外,其余结构均为铝合金6082-T6。本实施例中,为增强列车前端结构的刚度,前端墙1、端侧墙2、安装结构3及牵引梁4等均采用型材,由型材结构焊接而成,型材为中空结构,且型材的刚度等性能较好(尤其是牵引梁4采用型材制造,其刚度较好,能有效的传递纵向力),通过采用型材制造而成的前端结构,不但可减少结构重量,而且增大了整个前端结构的刚度,从而能够降低次要的阵型频率,提高主要的阵型频率,可提高乘客的舒适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通过设置前端墙、前端墙两侧的端侧墙、前端墙下方的牵引梁以及前端墙前方的安装结构,实现与车体两侧墙的连接、纵向载荷的传递等列车前端结构的功能,该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简化了装配操作工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列车,该列车包括有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列车前端结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列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墙,所述前端墙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列车车体的侧墙连接的端侧墙,且所述端侧墙与所述前端墙呈预设角度; 所述前端墙的前方一侧设置有安装列车车钩的安装结构,所述前端墙的下方、与所述前端墙垂直设置有牵引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前端墙表面上的两个立柱,所述两个立柱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列车车钩的车钩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并排且竖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车钩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立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与所述前端墙表面之间设置有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蕾范乐天欧阳立芝李欣伟陈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