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床,尤其是一种永磁与电磁复合沖床。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机拖动的机械冲床,体积庞大、笨重、效率低,不便于实现 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是电磁冲床逐渐淘汰传统的机械冲床。如图1示,为现有的电磁冲床的典型结构示意图。在底座10上固定导磁筒2,导磁筒2内包 着线圈3,线圈3隔间隙包围着动铁心4,冲头l及导杆9均与动铁心4固接; 压力弹簧8的导杆6固定在筒2的端面或床体上,导杆6另一端由联板7联 接,压板5与导杆9固定。给线圈3通正向电流,产生的电磁力,使动铁心 4加速下冲,冲制工件后到达下死点,弹簧8被压缩而储能,线圈3断电后, 弹簧8释放能量,顶起压板5带动导杆9,使动铁心4及沖头1上行到上死 点。这就是现有电磁冲床的工作原理。显然,要使动铁心4下沖,同时使弹 簧8被压缩,所需要的电磁力很大,就得使线圈3的安匝值(NI)足够高, 因而,现有电磁冲床的线圈3的体积较大,工作电流也很大,造成发热严重、 电能浪费较大、控制系统体积较大且复杂、使用成本高。为了大大降低现有电磁冲床的工作电流,申请号为200510011963. 2,名 称为永磁冲床的专利,通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冲床,其特征是:在底座(24)上固定导磁筒(16),导磁筒(16)内包着上线圈(20)、径向充磁的永磁环(15)、下线圈(21),上线圈(20)、径向充磁的永磁环(15)、下线圈(21)的外圆均与导磁筒(16)的内圆接触,永磁环(15)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线圈(20)的下端面及下线圈(21)的上端面相接触,上线圈(20)的上端面与导磁筒(16)上部内端面接触,下线圈(21)的下端面与导磁筒(16)下部内端面接触,软磁性动铁心(22)置于它们之中,软磁性动铁心(22)的轴向长度尺寸比导磁筒(16)的短一个冲程L尺寸,软磁性动铁心(22)的外圆与它们的内圆之间间隔间隙,非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