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季稻田三轮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0786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7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一年种植3季作物为一个周期,包括早稻旋耕、晚稻及冬作物免耕的周年土壤轮耕,冬季作物旱种与早晚稻水种结合的周年稻田水旱轮作,以及冬作物秸秆和早稻草还田、晚稻草不还田的周年秸秆轮还栽培方法,克服了现有双季稻田长期土壤单一耕作、冬闲连作、秸秆焚烧、重金属污染等现实问题,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了保蓄土壤养分能力,又减轻了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水稻持续、均衡、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以一年种植3季作物为一个周期,包括早稻旋耕、晚稻及冬作物免耕的周年土壤轮耕,冬季作物旱种与早晚稻水种结合的周年稻田水旱轮作,以及冬作物秸秆和早稻草还田、晚稻草不还田的周年秸秆轮还栽培方法,克服了现有双季稻田长期土壤单一耕作、冬闲连作、秸秆焚烧、重金属污染等现实问题,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了保蓄土壤养分能力,又减轻了土壤重金属Cd污染,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实现了水稻持续、均衡、安全生产。【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南方双季稻田土壤耕作方法主要是机械旋耕,其次是沿用传统的畜力翻耕,免耕栽培还很少应用;而南方双季稻田种植模式以冬闲-双季稻为主,其次有油菜-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等模式;双季稻田的稻草及冬作物秸杆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处理,其次是翻压还田。双季稻田长期翻耕和旋耕需要消耗大量人畜劳力和燃油动力,费工费时,土壤结构破坏,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土壤水分蒸发增加。长期免耕存在土壤变紧实、耕作层变浅、表层有机质与氮磷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土肥难于融合,肥料利用率低,氮素损失加重、残茬覆盖易产生有毒物质、土壤温度降低、病虫害严重、杂草增多、除草剂残毒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冬季农业生产呈梯度下降的变化趋势,南方双季稻区冬闲田面积急剧加大,导致土地、温、光、水、肥等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由于冬闲造成水稻长期连作,容易出现病虫害严重,土壤中营养元素缺乏,理化性状不良化以及有害物质积累“中毒”现象。稻草及冬作物秸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直接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空气环境、易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同时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受工业“三废”和农业活动自身的影响,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长期稻草和秸杆全量还田,稻草和秸杆中吸收的重金属元素也被重新还到稻田中,因而不利于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消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蓄土壤养分、降低病虫草害,而且省工省时、节约能源,协调土体内水、肥、气、热资源,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实现水稻持续、均衡、安全生产的双季稻田三轮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以一年种植三季作物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按步骤如下:a、在3月下旬育秧早稻种子,在4月中下旬旋耕稻田,然后人工抛栽或机械插育秧好的早稻秧苗;b、在6月中下旬育秧晚稻种子,7月上中旬机械收获早稻,早稻留低桩,收割后的稻草全量覆盖还田,进行灭茬除草与土壤调理,然后免耕人工抛栽或机械插育秧好的晚稻秧苗,稻田土壤保持湿润状态;c、10月中旬机械收获晚稻,晚稻留低桩,将稻草从田间收集,移出稻田集中处理;d、在步骤c中晚稻收获前7-10天,免耕直播冬季作物,冬季作物于次年4月收获,收获后将冬季作物的茎杆通过旋耕翻压还田。步骤a中,早稻于3月下旬采用软盘育秧,杂交早稻每亩用种量2.5-3.0kg,常规早稻每亩用种量4-5kg,软盘育秧采取集中育秧,秧龄控制在25-30天,早稻于4月中旬抛栽,抛栽密度杂交稻每亩1.8-2.0万蔸,常规稻每亩2-2.2万蔸,在最后一次耙田前,每亩施40%复合肥(20-8-12) 30kg作基肥,经耙平后抛栽早稻,早稻禾苗返青后,田间灌水使得水面高出田面且不超过5cm,每亩用尿素5-7.5kg、氧化钾5kg,且与芽前除草剂混合施用,施后水层保持5-7天,让其自然落干。步骤b中,晚稻于6月15-23日播种,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杂交晚稻每亩用种量1.5-2.0kg,常规晚稻每亩用种量3-4kg,杂交晚稻于两叶期喷施烯效唑,控制晚稻秧苗徒长,晚稻秧苗于7月15-23日抛栽,抛栽密度杂交晚稻秧苗每亩1.8万蔸,常规晚稻秧苗每亩2万蔸,在撒施稻草覆盖还田前,每亩稻田施40%复合肥(20-8-12) 35kg作基肥,还田后每亩用克无踪250ml,加氯化钾Ikg或免深耕土壤调理剂200g兑水50kg喷雾进行灭茬除草与土壤调理,晚稻禾苗返青后,每亩用尿素7.5-10kg、氧化钾7.5-10kg作追肥,与芽前除草剂混合施用。步骤c中,从田间收集的稻草不再还田。步骤d中,冬季作物主要指紫云英、黑麦草或油菜,在10月上中旬采用免耕直播方式播种,其播种量紫云英为2.5kg/亩、黑麦草为1.5kg/亩、油菜0.3kg/亩,播种后保持稻田干爽,除杂草。采用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早稻旋耕、晚稻和冬作物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轮耕,既可通过旋耕防止土壤变紧实、耕作层变浅、表层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又可通过免耕节约能源、省工省时、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保蓄土壤养分。2、冬季作物旱种与早晚稻水种相结合的水旱轮作,既可通过增加种植冬季作物提高土地、温、光、水、肥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又可通过水旱轮作减轻病虫草危害,防止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防止土壤中出现有害物质积累“中毒”现象。3、冬作物秸杆和早稻草还田、晚稻草不还田相结合的秸杆轮还,既可通过适量秸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又可通过适量秸杆不还田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实现水稻持续、均衡、安全生产。4、从田间收集的稻草不再还田,集中用作沼气发酵原料生产清洁能源,或通过氨化处理生产优质牛羊饲料,减少了环境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冬季不同种植模式土壤Cd含量图1中,CK、冬闲-双季稻;T1、黑麦草-双季稻;Τ2、紫云英-双季稻;Τ3、油菜-双季稻。图2不同耕作方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图3不同耕作方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一年种植三季作物为一个周期,包括早稻旋耕、晚稻及冬作物免耕的周年土壤轮耕,冬季作物旱种与早晚稻水种结合的周年稻田水旱轮作,以及冬作物秸杆和早稻草还田、晚稻草不还田的周年秸杆轮还栽培方法。实施例12004年9月一2013年10月在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网室稻田进行了 9年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共设紫云英一双季稻、黑麦草一双季稻、油菜一双季稻、冬闲一双季稻4种种植模式。2013年早稻品种选用杂交稻“陵两优211”,3月30日播种,用种量2.5kg/亩,软盘育秧,4月28日抛栽,密度2.0万蔸/亩,抛栽前,试验地进行旋耕,同时将冬季作物秸杆翻压还田,亩施40%复合肥(20-8-12) 30kg作基肥,4月30日混合芽前除草剂,亩施尿素7.5kg、钾肥5kg,采用湿润灌溉方式进行水分管理,采用稻腾、三唑磷、吡虫啉、阿维菌素、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病虫害共2次,早稻于7月12日收割。2013年晚稻品种选用杂交稻“丰源优299”,6月20日播种,用种量2.0kg/亩,软盘育秧,7月20日免耕抛栽,密度1.8万蔸/亩,抛栽前将早稻草覆盖还田,每亩用克无踪250ml,加氯化钾Ikg兑水50kg于下午5时喷粗雾、24小时以后灌水淹没稻桩进行灭茬除草与土壤调理,同时亩施40%复合肥(20-8-12)35kg作基肥,7月25日混合芽前除草剂,亩施尿素10kg、钾肥7.5kg,采用湿润灌溉方式进行水分管理,采用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杨光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