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涉及一种同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和涨套装置,所述涨套装置设置在驱动轴(3)的两端形成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涉及一种同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和涨套装置,所述涨套装置设置在驱动轴(3)的两端形成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多车轮实现同轴同步转动,通常使用非圆柱形的轴类,如六角棒,利用六角棒的不规则外表面来传递扭矩,这种非圆柱形的轴类加工工艺非常复杂,且车轮内孔要加工为和轴相匹配的形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就会出现无法装配或者装配过松而导致零件的损坏或异响,而且用来传递扭矩的非圆柱形的轴类零件寿命较低,在后期也需要频繁的更换,在更换过程中操作工人反复的拆卸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工作时间,且耽误了正常生产,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两端设置的涨套装置,提供扭矩传递的摩擦力矩,实现了多车轮同轴驱动的扭矩传递,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大大提闻了使用寿命。为实现如上所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和涨套装置,所述涨套装置设置在驱动轴的两端形成所述的多车轮同 轴驱动装置。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轴为阶梯轴,驱动轴包括扩径段5和缩颈段,在扩径段的两端分别设有直径小于扩径段直径的缩颈段,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分别设有涨套装置。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所述扩径段两端的缩颈段的直径相同。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所述涨套装置为两组相同结构,涨套装置包括旋转齿轮、承套、涨套和高强螺栓,所述旋转齿轮分别设置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旋转齿轮的一端端面与扩径段一端的端面相接触,旋转齿轮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在旋转齿轮与缩颈段之间设有涨套,所述高强螺栓穿过承套和旋转齿轮端面上的螺孔后锁紧。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所述高强螺栓至少为四根。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本技术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轴两端设置的涨套装置,实现了多车轮同轴驱动的扭矩传递,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大大提闻了使用寿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旋转齿轮;2、承套;3、驱动轴;4、涨套;5、扩径段;6、高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和涨套装置,所述驱动轴3为阶梯轴,驱动轴3包括扩径段5和缩颈段,在扩径段5的两端分别设有直径小于扩径段5直径的缩颈段,所述扩径段5两端的缩颈段的直径相同;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分别设有涨套装置;所述涨套装置为两组相同结构,涨套装置包括旋转齿轮1、承套2、涨套4和高强螺栓6,所述旋转齿轮I分别设置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旋转齿轮I的一端端面与扩径段5 —端的端面相接触,旋转齿轮I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在旋转齿轮I与缩颈段之间设有涨套4,所述高强螺栓6穿过承套2和旋转齿轮I端面上的螺孔后锁紧;所述高强螺栓6至少为四根;所述涨套装置设置在驱动轴3的两端形成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实施本技术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在使用时将两个旋转齿轮I分别装配到驱动轴3的缩颈段,再将两个涨套4分别装配在旋转齿轮I和缩颈段之间,通过高强螺栓6将承套2顶紧在旋转齿轮I的一端,使旋转齿轮I的另一端与驱动轴3扩径段5的一侧面顶紧,在拆卸时松开高强螺栓6,轻敲被涨紧的旋转齿轮I,使涨套4的涨环松动,将涨套4拉出即可完成拆卸,本技术在安装时无需加热、冷却或使用加压是设备,只需将高强螺栓6按要求的力矩拧紧即可,且调整方便,可以将轮毂在轴上方便的调整到所需要的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安装方便且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技术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专利技术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权利要求】1.一种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3)和涨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涨套装置设置在驱动轴(3)的两端形成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3)为阶梯轴,驱动轴(3 )包括扩径段(5 )和缩颈段,在扩径段(5 )的两端分别设有直径小于扩径段(5 )直径的缩颈段,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分别设有涨套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扩径段(5)两端的缩颈段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涨套装置为两组相同结构,涨套装置包括旋转齿轮(I)、承套(2)、涨套(4)和高强螺栓(6),所述旋转齿轮(I)分别设置在缩颈段的外缘面上,旋转齿轮(I)的一端端面与扩径段(5)—端的端面相接触,旋转齿轮(I)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至少四个螺孔,在旋转齿轮(I)与缩颈段之间设有涨套(4),所述高强螺栓(6)穿过承套(2)和旋转齿轮(I)端面上的螺孔后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车轮同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强螺栓(6)至少为四根。【文档编号】B60K17/34GK203567554SQ201320636635【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专利技术者】张敏, 王鑫, 王虎云 申请人:洛阳汉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王鑫,王虎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汉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