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专利技术

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共有110项专利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手性八元环醚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于二氯甲烷中,在金催化体系催化下,炔基环丙酮类化合物Ⅰ和邻亚甲基苯醌类化合物Ⅱ进行反应,得到手性八元环醚类化合物Ⅲ;所述金催化体系由金催化剂AuCl(SMe2)...
  •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组分羊毛硫肽抗生素
  •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肽技术领域,涉及具有抗炎活性的羊毛硫肽类化合物及其用途。羊毛硫肽myxococin,由前体肽经脱水环化酶MfuM、环化酶MfuC、前导肽切割酶MfuT150以及核心肽酶MfuP的翻译后修饰作用生成;其中,前体肽的氨基酸...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唾液酸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零排放的畜禽养殖场废水低碳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固液分离,(2)于混凝沉淀池中加入磁混凝剂以去除水中部分污染物;(3)废水进入厌氧硫自养反硝化反应器内,反应器内含有固态硫填料,去除养殖废水中的硝酸盐和部分磷;(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硫自养脱氮的固相缓释硫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固相缓释硫填料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固定化胶黏剂,以硫磺、硫化亚铁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辅以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后,挤出成为球状的初始填料,并在以硼酸和...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胞外电子传递型厌氧氨氧化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本发明利用Anammox菌的胞外呼吸能力,通过将微生物电解池阳极作为胞外电子受体,构建胞外电子传递型厌氧氨氧化体系,进而打破厌氧氨氧化过程对亚硝酸盐的依赖,实现无氧、无亚硝酸...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回文序列的DNA分子量标准制备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DNA分子量标准设计含回文序列的串联引物,进行Quickchange PCR反应,扩增靶质粒。串联引物间碱基的互补配对,在质粒中重复产生多...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氧化镍铬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薄膜制备薄膜太阳电池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溶液法制备了一种成本低廉、质量高的三元体系氧化镍铬薄膜,并用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空穴传输层材料。该种氧化镍铬薄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匹...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电层晶体管迁移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针对双电层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分别施加直流信号,在双电层晶体管的栅极叠加交流信号;在叠加交流信号的前提下测量从栅极漏到源极和漏极的电流以及漏极通过沟道流向源极的电流;基于测量的电流...
  •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场作用的低压力低能耗高通量的反渗透脱盐装置及脱盐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第一液池和第二液池,在第一液池和第二液池之间设置有纳米多孔薄膜,两个液池之间通过纳米多孔薄膜上的纳米孔进行物质交换;所述第一液池为盐水注入池,第二液...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光合细菌产氢的纳米硒生物制剂及其应用,所述纳米硒生物制剂是由大肠杆菌MG1655和亚硒酸钠通过生物法制得的纳米硒SeNPs,或者由纳米硒SeNPs经过壳聚糖或维生素E改性的改性纳米硒Ch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疾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亲和力Siglec
  • 本发明属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界面修饰提高钙钛矿单晶光伏电池性能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钙钛矿单晶薄膜表面沉积硅烷,硅烷分子之前可发生相互交联,在钙钛矿单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同时其暴露出来的巯基端基也可与单晶表面裸...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缓释微量元素与外泌体的钛植入体及其制备方法。钛金属表面设置磷酸盐膜层,所述磷酸盐膜层表面通过聚多巴胺负载外泌体,所述磷酸盐膜层内含有微量元素;所述磷酸盐膜层具有多孔多级结构和粗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深冷渐进成形工艺,采用深冷渐进成形装置对铝合金板材进行深冷渐进成形,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液氮流量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液氮供给,调整液氮存储腔温度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变量设计的点阵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活性软材料拉压弯组合加载装置,包括框架,框架顶部设有能够相向或远离运动的两个夹具机构,夹具机构与框架之间设有锁紧件,夹具机构包括与框架顶部连接的伸长杆,两个伸长杆相对的端部固定有基础旋转座,基础旋转座转动连接有夹紧机构,...
  •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和电化学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钾离子电池用金属铟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呈现由无定形碳包裹铟金属纳米颗粒形成的纳米棒结构。其制备工艺则是通过在惰性气体和硫化气氛下,产生活化能低的硫化铟中间体,促进铟离子向铟金属颗...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钾离子电池用硒硫化铟/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合成铟基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在高温煅烧过程中,同步实现硫源和硒源与前驱体中铟结合形成均匀锚定在碳骨架上的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