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专利技术

东南大学共有43809项专利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法向量方位角局部熵的三维人脸遮挡判别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得到人脸的三维法向量;其次,计算各法向量的各个方位角:滚转角、俯仰角以及偏转角;按照点云的x,y坐标,对人脸点云进行4*4分块;在各子区域内计算各方位角的局部熵...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泰森多边形木结构的设计与加工方法。利用泰森多边形产生由杆件拟合成的三维空间曲面,并利用静力平衡的原理对其形状进行力学优化。设计过程中通过改变算法中的各项参数,可以对木结构的平面轮廓、高度、固定点位置、开口方向、多边形数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场景的智能驾驶自主车道保持性能检测方法。本方法首先引入β样条曲线,建立了面向智能驾驶汽车测试场景的道路模型。其次,利用改进的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车辆运动模型,从而准确推算出车辆运动的关键性...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合谋模式下的隐私信息检索问题的最优请求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使用关联矩阵描述合谋模式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知识库问答的模板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关系词典构建过程,以及根据问题答案对自动生成问题模板和查询模板的过程。其中,关系词典构建过程是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构建将自然语言短语对应到知识库关系的关系词典。根据问题答案对自动生成...
  • 在共享内存中建立通信通道区、通道状态区、任务队列区数据结构,实现不依赖特定进程创建、可复用和可并发通信的多个IPC通道;通过对通道状态分类和监测,实现通道空闲、占用和故障的识别,确保多进程通信稳定;通过共享内存传递“握手”信息和设置合理...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在传统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即人工势场法基础上,首先在引力函数与斥力函数之间引入比例因子,以调节合力中二者各自所占比例作用,有效解决了机器人靠近目标点附近出现的徘徊不定,目标不可达问题...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在幅相误差时基于原子范数的相关信号到达角估计方法,属于阵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针对阵列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构建接收天线存在幅相误差的接收信号模型;通过挖掘相关信号的空间稀疏特征,采用稀疏重构算法,理论推导了未知到达角的求解...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谐振器的平面差分式加速度计装置及其加工方法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种三层结构设计方案:上下两层为设有信号引线的玻璃衬底,中层为差分式石墨烯加速度计结构。中层差分式石墨烯加速度计结构由两个结构相同但反相布置的石墨烯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层静电弱耦合效应的石墨烯谐振式加速度计装置,提出了一种三层结构方案:上层为透明玻璃基底,中层为石墨烯加速度敏感结构,下层为透明玻璃基底。上层透明玻璃基底由锚点、信号引线、栅极电极、引出电极组成,与中层外部支撑框硅结...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改善差分硅振梁加速度计温度特性的陶瓷转接板,包括转接板本体,在转接板本体中间有十字形通孔,转接板本体表面印刷了四个金属直角框线,四个金属直角框线与十字形通孔边缘共同形成四个矩形粘接面,整个结构呈中心对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流试纸条,用于样本中的靶标检测。该垂直流试纸条以外壳(1)作为基片,外壳内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层析垫(2)和吸收垫(3)。其中层析垫上设置有检测区(4)和质控区(5)。本试纸条的具体实施步骤包含两个部分:①在试管中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多孔沥青混合料排水性能的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利用实验装置模拟降雨条件,基于水力学理论,通过测定不同降雨强度下多孔沥青混合料试件横、纵两个断面方向上的排水量,利用排水各向异性系数表征试件内部渗流过程的各向异性;通过调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挡气缸和换挡摇臂,包括气缸(2)与横板(5),气缸(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块(1),气缸(2)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在气缸(2)内外做往复运动,连接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4);横板(5)的一侧...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双稳态非线性能量阱的周期结构,该周期结构包括板基体,以及按照周期性或者拟周期性排列在所述板基体上凸起设置的m行n列的双稳态NES;其中双稳态NES由两个弹簧、一个阻尼器和一个小质量块组成;每个弹簧通过刚性固定端与板基体...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梁间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上预制梁、下预制梁、上支墩、下支墩和阻尼器,上支墩与上预制梁固定连接,下支墩与下预制梁固定连接,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通过阻尼器相互连接。当发生地震时,上梁和下梁在水平方向上发...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短肢剪力墙,所述短肢剪力墙的端部及拐角处设有钢管柱,短肢剪力墙上的相邻钢管柱之间对称设有钢板,钢板两端与钢管柱固定连接,钢管柱内、以及钢板和钢管柱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均填充混凝土。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方便工业化...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短肢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制钢管柱、钢板,将钢管柱设置在钢‑混凝土组合短肢剪力墙的端部、拐角处,将钢板设置在相邻钢管柱之间,钢板的两端分别和钢管柱固定连接;在钢‑混凝土组合短肢剪力墙的两侧搭设钢...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摆式抗震结构,涉及抗震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梁、预制柱和摩擦支撑件,预制柱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曲面凹槽,摩擦支撑件上端与预制梁端部底面固定连接,摩擦支撑件下端为曲面凸起,摩擦支撑件的曲面凸起嵌入到曲面凹槽中,并与...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梁柱抗震结构,属于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预制梁和预制柱,预制梁端部和预制柱一侧固定连接;预制梁的两侧方对称设置有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的方向与预制梁轴向方向一致,且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