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喆昭专利技术

曾喆昭共有29项专利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功率氢燃料电堆的温度复合控制方法,包括:构建包含温度预估超前补偿器、双积分自耦PI控制器、辅助控制器和控制信号分配器的温控系统;获取电堆的输出功率、入口处冷却水的温度实测值、所处的环境温度和两组散热风扇的空气质量流速;将...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堆的温度预测补偿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氢燃料电堆通过两组散热风扇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关于氢燃料电堆入口处冷却水的温度动态预测模型;将获取的氢燃料电堆的当前输出功率和两组散热风扇的当前电机驱动信号...
  • 针对末制导控制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PID镇定规则的精确末制导控制方法。该制导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期望的弹目视线角为跟踪控制目标,控制拦截弹的弹目视线角快速跟踪期望视线角,从而实现导弹精确拦截目标的目的。为了实现该拦截目标,建...
  • 针对末制导控制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PI镇定规则的精确快速末制导方法。该方法以弹目视线角速率趋近零为跟踪控制目标,控制拦截弹的弹目视线角速率快速趋近零,从而实现导弹精确快速拦截目标的目的。为了实现该拦截目标,建立了弹目视线角速率...
  • 针对末制导控制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PD镇定规则的精确末制导控制方法。该制导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期望的弹目视线角为跟踪控制目标,控制拦截弹的弹目视线角快速跟踪期望视线角,从而实现导弹精确拦截目标的目的。为了实现该拦截目标,建立...
  • 针对导弹拦截目标的末制导控制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跟踪末制导控制方法。该制导控制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实时变化的弹目视线角为跟踪控制目标,控制拦截弹的航迹角快速跟踪弹目视线角,从而实现导弹拦截目标的强跟踪目的。为了实现该拦截目标,建立...
  • 针对非最小相位欠驱动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的控制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耦PD(ACPD)控制理论方法。首先通过坐标变换使VTOL飞行器的质心映射为Huygens振动中心;然后对Huygens振动中心分别设计纵横向位置的ACPD控制...
  • 针对各类PI控制器增益鲁棒性和抗扰动鲁棒性都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互耦PI(MCPI)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所有内外复杂因素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非线性复杂系统映射为等价的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而构建了总和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差系...
  • 针对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互耦PD(MCP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未知系统动态和外部不确定性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映射为未知线性系统,进而构建了总和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
  • 大时滞过程因其信息反馈不及时,从而导致基于反馈信息的控制器对该类系统显得无能为力。针对大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发明了一种Smith互耦PI(SMCPI)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是:根据时滞对象的标称参数来构造Smith...
  • 大时滞过程之所以难以控制,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反馈不及时,从而导致基于反馈信息的控制器对该类系统显得无能为力。针对大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受控对象模型的Smith自耦PI(SACPI)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在前期发明的...
  • 针对未知复杂系统的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自适应互耦PID(AMCPI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未知动态和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复杂系统映射为等价的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而构建了总和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控误...
  • 针对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的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互耦PID(MCPI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未知系统动态和外部扰动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映射为等价的线性不确定系统,进而构建了总和扰动反相激励下的受...
  • 一种自耦PI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针对PID及其各类改进型PID增益鲁棒性差、抗扰动鲁棒性也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自耦PID(ACPI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所有未知内外复杂因素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
  • 针对PI及其各类改进型PI增益鲁棒性差、抗扰动鲁棒性也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自耦PI(ACPI)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所有未知内外复杂因素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映射为等价的未知线性系统,进...
  • 针对PD及其各类改进型PD增益鲁棒性差、抗扰动鲁棒性也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自耦PD(ACPD)协同控制理论新方法。该方法将系统所有未知内外复杂因素定义为总和扰动,从而将未知非线性复杂系统映射为等价的未知线性系统,进...
  • 一种智慧PID控制方法,通过速度因子
  • 针对非仿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单速自适应比例‑微分(Single‑speed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SAPD)控制方法。该发明的控制方法将系统动态和内外...
  • 时滞系统之所以难控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基于反馈信息的控制器对该类系统显得无能为力。针对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受控对象模型的预测智慧比例‑积分(Predictive Wisdom Proportional‑...
  • 针对非仿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难题,发明了一种不依赖于被控对象模型的双速自适应比例‑微分(Two‑Speed Adaptive Proportional‑Derivative,2SAPD)控制方法。该发明的控制方法将系统动态和内外不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