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专利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共有28147项专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玄武岩纤维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属于化工分离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紫杉醇的方法;该方法将红豆杉树皮在冷冻条件下进行粉碎得到植物粉末,然后进行脱脂,然后用无极性溶剂中进行超声提取,将浸渍液过滤得提...
  • 本发明公开的无人机的红外视频实时转化类可见光彩色视频系统及方法,属于夜间空中监控和侦察领域。本发明包括无人机、飞行控制模块、无线高清图像传输模块、视频采集模块、处理器模块、视频显示模块。无人机用于实时采集红外图像视频,并将视频实时传输至...
  • 本发明属于三维有序大孔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OM包封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胶体晶体模板在金属离子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后顺次进行干燥、煅烧,得到3DOMCoFe2O4材料;将3DOM CoFe2O4材料浸渍在高氯酸铵溶...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网络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原始数据后,采用自适应加权非负低秩稀疏公式对原始数据构建图网络,并求解自适应加权非负低秩稀疏公式中的各个变量参数。根据各变量参数和预设的损失函数,确定变量参数中的亲...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最大化条件概率的时变结构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法,属于结构动力学振动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时变结构运行全程的动特性,建立时变结构运行全程离散时刻传感器布置方式集,计算时变结构传感器运行全程优化布置候选自由度的重要性概率确定时...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曲率电磁超声应力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梁,其两端装配有曲率连接部;曲率连接部,其外侧装配有电磁超声换能器,电磁超声换能器外侧壁下部设置有导向轮机构;连接梁装配有背向电磁超声换能器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向连接梁提供朝向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纳米成炭发泡剂,具有纳米片层结构,通过含碳有机酸水溶液与三聚氰胺、金属离子水溶液反应得到。本发明的二维纳米成炭发泡剂不仅低氯残留、成炭量高、发泡效果好、热稳定性高、不易水解,而且对聚合物基体的力学性能损伤小或无损伤,...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脉冲清洗设备及其磁极板,该磁极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两个永磁体阵列;至少两个所述永磁体阵列沿所述基板的周向均匀分布且依次首尾相接;每个永磁体阵列均为“几”字形结构,并由多个间隔排列的永磁体构成;所述永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板...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距离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第二节点相对于第一节点的相对加速度;根据相对加速度、在第一时刻第二节点相对于第一节点的相对速度以及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在第二时刻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短时驾驶风格识别的车辆换挡点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取基于加权欧式距离的K
  •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舵机实现多模式运动的扑旋翼飞行器,属于微型飞行器领域。多模式运动包括扑翼模式、扑旋翼模式。本发明包括中轴杆部件、机身部件、拍动部件、扭转部件和机翼部件。通过主控板发出控制信号控制舵机运动角度与转速,使舵机控制拍动角、扭转...
  • 本发明属于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PCB的高通量数字微流控芯片、驱动系统及制备方法;所述芯片包括:驱动电极基板和下基板;驱动电极基板为微液滴移动提供平整的接触表面,减少微液滴运动阻力和在芯片表面的残留、粘附;相邻驱动电极间隙≤1...
  • 本发明属于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反射率涂料、保温节能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反射率涂料,包括粉体材料和粘结剂;所述粉体材料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3:2;所述粉体材料包括Y2O3、YSZ和Zn2SiO4中的一种...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线追迹的多目标三维解算方法,属于视觉测量领域,主要涉及多目标的匹配和三维位置求解问题。该方法通过光线追迹的方式确定目标中心位置光线的等效传播路径,将某一时刻得到的所有路径投影到地面所在平面,通过对路径交点进行聚类,...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真空仓,以及设置在真空仓内的固定台架、测量组件、主轴、中联、桨夹、变距机构和动力机构;测量组件设置在固定台架上,其传感器与真空仓表面的数据接口相连,用于采集螺旋桨的转动数据;...
  •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红外量子点、红外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红外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制备红外量子点的材料;基于材料,形成汞前驱体溶液、具有第一活性的第一碲前驱体溶液以及具有第二活性的第二碲前驱体溶液;第一活性高于第二活性;基于第一碲前...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迅捷弹箭多源力组合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导弹的敏捷转弯性能,减小转弯半径,缩短转弯时间,减小能量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本发明控制方法中增加了新的控制方式,设计了新的几何构型,设计了新的敏捷转弯过程,建立了新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
  • 本发明涉及结构件疲劳寿命的研究,具体涉及一种复杂结构件在承受多轴载荷时其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开展结构件材料拉伸与疲劳实验,获取其宏观材料性能;然后测量结构件材料多晶压痕模量,获取其不同晶粒取向的压痕模量和单晶弹性系数等微观材料...
  • 本发明涉及结构件疲劳寿命的研究,具体涉及一种复杂结构件在承受多轴载荷时其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开展结构件材料拉伸与疲劳实验,获取其宏观材料性能;然后测量结构件材料多晶压痕模量,获取其不同晶粒取向的压痕模量和单晶弹性系数等微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