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简介: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目的是根据中医对淋证的认识机理而提供的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黄柏8~16g、知母10~25g、石韦8~16g、山茱萸5~12g、冬葵15~48g、山药15~35g、熟地黄3~32g、牡丹皮8~16g、泽泻10~20g、茯苓15~26g、土茯苓25~55g、龙胆草3~6g、栀子10~22g、车前子(炒)8~16g、巨麦3~12g、党参15~26g、白术8~16g、桂枝2~7g、黄芪9~35g、苍术3~10g、甘草2~12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
专利技术说明:
技术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淋证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背景技术淋证,中医病名。是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特点不同,可分为热淋、血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六证。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病理因素为湿热。病位在肾与膀胱。辨证时首辨淋证类别,再审证候虚实,三别标本缓急。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致的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其病因为膀胱湿热,脾肾亏虚,肝郁气滞,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景岳全书·淋浊》谓“淋之初病,则无不由乎热剧”,说明淋证初起多属湿热蕴结膀胱。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淋证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上述淋证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上述淋证的现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淋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并可有效治疗上述淋证。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柏8~16g、知母10~25g、石韦8~16g、山茱萸5~12g、冬葵15~48g、山药15~35g、熟地黄3~32g、牡丹皮8~16g、泽泻10~20g、茯苓15~26g、土茯苓25~55g、龙胆草3~6g、栀子10~22g、车前子(炒)8~16g、巨麦3~12g、党参15~26g、白术8~16g、桂枝2~7g、黄芪9~35g、苍术3~10g、甘草2~12g。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柏10~14g、知母15~22g、石韦10~14g、山茱萸8~11g、冬葵20~42g、山药20~30g、熟地黄18~28g、牡丹皮10~14g、泽泻12~17g、茯苓18~23g、土茯苓30~48g、龙胆草3.5~5.5g、栀子12~20g、车前子(炒)10~14g、巨麦8~11g、党参18~23g、白术10~14g、桂枝3~6g、黄芪15~30g、苍术7~9g、甘草8~11g。一种治疗淋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黄柏13g、知母20g、石韦13g、山茱萸10g、冬葵36g、山药26g、熟地黄25g、牡丹皮13g、泽泻15g、茯苓20g、土茯苓42g、龙胆草5g、栀子17g、车前子(炒)13g、巨麦10g、党参20g、白术...
http://www.jigao616.com/zhuanlijieshao_14367238.aspx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