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正文

未来的iPhone,只是靠血汗工厂“杀人”挣钱

访问:1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5 09:58

当笔者得出上述结论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被吓到了!而这看似耸人听闻的观点,只不过是现实iPhone在聚光灯下,不断推出新品背后,被所有人忽略的现实梦魇。

说到苹果的iPhone,不论是昨天的4、5,还是今天和未来的6、7,创新必定都是其最大的卖点和关键词。可是,此次在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在美国加州举行的发布会上推出新一代iPhone6产品,仍然沿袭了从乔布斯生前身后时代,iPhone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外观。只是在处理器、显示屏上提升了些许性能和尺寸。更有甚者,乔帮主的继任者们,甚至“自宫”了老乔确立的iPhone核心个性化特质,自毁成了竞争对手大屏恶俗手机的跟屁虫。

难怪,在iPhone6产品刚一发布,竞争者三星公司甚至直接引用了乔布斯当年所说过的“没有人会想要购买大屏手机”来嘲讽苹果推大屏 iPhone 的行为。由此可见,创新非但不是忽悠人的口号,实际上,更是有明显的高下之分。比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什么比拥有“人无我有”的好技术和产品,更令人兴奋和成功的呢?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没有可比性,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垄断,可以通过随意定价来获得巨大的丰厚利润。任谁遇到了这种发财的机会,不仅是得了商战的上上签,就是在心里暗暗盘算一下赚了多少钱,恐怕都显得俗了。

比上上签低一等的,自然要算“人有我优”。这类企业,应该是市场竞争中的大多数。没有了一招儿鲜的独门秘技,大家旗鼓相当、鼎足而立。于是乎,各下苦功拼质量、拼信誉、拼品牌。好在,只要大家都努力,短期之内,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吞并不下谁。虽然撑不死,却也饿不着。久而久之,同类企业在一起便形成了产业。总之,有钱大家赚,有利大家图。只要有市场需求,产业的存续和发展,就得靠大家。

至于,那些实在无法让自己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境界,勾搭、靠谱的企业,无疑就悲剧了。即便不看自己拿着的产业发展下下签,仅就靠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压低生产成本,最终在同行间拼价格的自身定位。不但企业类属三流,甚至还要不可避免的背负“血汗工厂、剥削压榨”的社会恶名。以此类推,近几年在内地舆论潮中,起伏不断的富士康工厂,当属此中典型。

既然说到“血汗工厂”,应用技术网(www.aptchina.com)认为,其实此类工厂,不怕“小、黑、非法”;反倒是那些“正规、合法、知名企业”似乎更加棘手。非法的黑心小工厂、小作坊。发现了,曝光、打击,取缔就是。可若是“正规、合法”,抑或再是什么“知名”企业,问题可就复杂得多了。这倒不是说,这些从事OEM、动辄几万十几万工人的大工厂,真的就能成功避免“血汗工厂压榨工人”的铁律。实在是因为,就目前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言,一个既能够为地方政府解决如此之多就业人口,又能为地方财政贡献大量GDP的“财神爷”,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与此相比,每年甚至每个月“自杀”个把务工人员,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一件”。

凭心而论,如郭台铭先生之富士康工厂,能够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基地”,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运营起来,实属不易。甚至可以说是“血汗工厂”的极致和先进榜样。以富士康一家企业之力,动辄几万十几万员工的加工基地兴建投产,严密的管理自不必说,就是厂房、办公、宿舍、生活、娱乐、休闲等设施的配套规划建设,俨然就是肇建一座新城市。可是,话还是要说回来,不管“血汗工厂”的管理如何“先进、科学”,企业和员工,还是要靠出卖血汗和剩余价值的最大榨取,来生存和盈利。这一点,《资本论》有言在先,颠扑不破。

既然,来自市场和竞争者的压力,都逼迫iPhone必须不断自我升级换代,而苹果公司除了今天四核明日八核,今天5吋明朝7吋的应付之举外,再也交不出如乔帮主在世时“创造性”的创新货色。既然,iPhone一贯只做设计,产品长期交由富士康工厂OEM生产。那么,应用技术网可以肯定,今后的“血汗工厂”不再只是富士康的生存模式,更会毫无疑问地成为iPhone新产品寄希望活下去,甚或还能不断盈利的唯一稻草。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未间断发生在“血汗工厂”中的“小概率事件”——员工自杀,也必然伴随着iPhone继续发生下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