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4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涉及驱动技术领域。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模块和均流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所述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均流模块的电流。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过流保护电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在电路产生大电流的情况下导致器件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电路的过流保护,进而保护了电路器件。

A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
本技术涉及驱动
,尤其涉及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开关电源,在直接并联驱动负载时,由于并联的负载的内阻有偏差,因此电路输出电流非平均分配。此时,需要在开关电源中增加一个均流电路来分配每一路的电流。然而,传统的开关电源中的均流电路在三极管的参数差异较大,或者负载出现损坏或短路时,会在电路中产生大电流,大电流会使三极管或负载持续发热或冲击电路,长期工作会导致器件损坏,甚至导致安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在电路产生大电流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了电路器件。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模块和均流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所述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均流模块的电流。可选的,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保护单元、输入隔离单元和输出隔离单元;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单元基于所述输入隔离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和所述保护单元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的参考电压信号,向所述输出隔离单元输出控制电压信号;所述输出隔离单元根据所述控制电压信号向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可选的,所述输入隔离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输出隔离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保护单元为电压比较器。可选的,所述均流模块包括:均流子模块和控制子模块;所述均流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均流子模块的第一检测端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均流子模块的第二检测端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均流子模块包括第一均流单元和第二均流单元;所述第一均流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均流单元的控制端和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均流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均流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均流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二均流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和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可选的,所述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可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流保护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及设备,通过保护模块根据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均流模块的电流,进而实现对电路的过流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又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再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电路异常的情况下,有效保护电路器件的情况,具体地,本实施可适用于在电路中产生大电流时,有效保护电路器件,如保护均流模块的情况。该过流保护电路可以集成在本技术提供的设备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保护模块11和均流模块12;保护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与均流模块12的第一检测端连接,保护模块11的第二输入端与均流模块12的第二检测端连接,保护模块11的输出端与均流模块12的控制端连接;其中,保护模块11根据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均流模块12的电流。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流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保护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与均流模块12的第一检测端连接,保护模块11的第二输入端与均流模块12的第二检测端,以根据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均流模块12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均流模块12的电流,从而对电路实现过流保护。在本实施例中,保护模块11可以理解为过流保护电路中进行过流保护的模块。均流模块12可以理解为过流保护电路中进行均流的模块。保护模块11可以通过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对均流模块12的电压信号进行检测,以根据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向控制模块12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均流模块12的电流。可以理解的是,均流模块12可以实现过流保护电路的均流输出,故均流模块12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各输出端的输出电流相同。本实施例中为了对各输出回路进行过流监控,可以通过保护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检测均流模块12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实现对均流模块12电流的控制,进而实现对电路短路或不均流的保护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均流模块12的第一检测端和第二检测端的个数不作限定,均流模块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相应的,保护模块1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的个数不作限定,保护模块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输入端和至少一个第二输入端,可以使保护模块11的输入端的个数与均流模块12检测端的个数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均流模块12能够实现几路均流输出就可以设置几个检测端。此外,均流模块12的电源端可以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供电电源端,以为均流模块12供电。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流保护电路,通过保护模块根据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均流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模块和均流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所述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均流模块的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模块和均流模块;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端和/或第二检测端的电压信号,向所述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以控制所述均流模块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保护单元、输入隔离单元和输出隔离单元;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输入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其中,所述保护单元基于所述输入隔离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和所述保护单元第二输入端接收到的参考电压信号,向所述输出隔离单元输出控制电压信号;所述输出隔离单元根据所述控制电压信号向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输出调整电压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隔离单元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输出隔离单元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一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第二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均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保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为电压比较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睿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