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0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内腔设置有棘爪,操作手柄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手制动外壳的两相对侧边构成转动连接,手制动外壳的上段设置有与棘爪构成卡嵌配合且弧口朝下的棘齿,操作手柄的两相对侧边皆开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孔,弧形孔的空间位置处于第一转轴与棘齿之间,两弧形孔之间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向下垂直连接有伸缩调节杆。当制动系统中部件发生磨损的时候,转动操作手柄同样的行程会达不到预期的制动效果,但是操作行程又不宜过大,这时可以调节伸缩调节杆使其起到一定的拉紧效果并进行锁死,这样弥补了之前的操作行程过大的影响。

Ratchet type hand brak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tchet-type hand brak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perating handle.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operating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ratchet. The lower ends of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operating handle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by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the hand brake housing. The upper part of the hand brake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ratchets which are clamped and matched with the ratchet claws and whose arc is facing downward, and the opposite sides of the operating handle. There are arc holes facing down the arc. The space position of the arc holes is between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atche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arc holes, and a telescopic adjusting rod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under the second rotating axis. When the parts of the brake system wear out, the same stroke of turning the operating handle will not achieve the desired braking effect, but the operation stroke should not be too large. At this time, the telescopic adjusting rod can be adjusted to achieve a certain tightening effect and lock up, which makes up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vious operation str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棘齿式手制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刹车制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叉车的棘齿式手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叉车行业所用的手制动结构形式是基于两工位机构和棘爪、棘齿式机构。两工位结构手制动是手柄有两个位置,手柄在一个位置完全制动,在另一个位置完全解除制动。棘爪、棘齿式多工位结构手制动,手柄有多个工作位置,每一个位置对应一种制动能力状态。行业内使用的棘爪、棘齿式多工位结构手制动不具有间隙调节功能,当制动系统中部件发生磨损的时候,制动空行程将变大,此时要想达到与磨损之前相同的制动效果,就需要手制动操作机构输出更大的行程。棘齿、棘轮式手制动操作装置设计往往会比实际需要的行程大,这样当制动系统间隙增大时,可以通过增大手柄摆动角度来提供更大的制动行程。行业内使用的棘齿、棘轮式手制动操作机构由于整车结构布置空间,人机工程操作要求等,手制动操作机构的摆动行程往往不大,当制动系统间隙超过手制动操作机构的设计最大行程时所提供的线行程时,制动操作机构就不能提供整车所需要的制动力,制动能力就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当制动系统间隙增大时对手制动进行调节进行弥补,从而无需增大手柄的制动行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操作手柄的内腔设置有棘爪,操作手柄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手制动外壳的两相对侧边构成转动连接,手制动外壳的上段设置有与棘爪构成卡嵌配合且弧口朝下的棘齿,操作手柄的两相对侧边皆开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孔,弧形孔的空间位置处于第一转轴与棘齿之间,两弧形孔之间布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向下垂直连接有伸缩调节杆。所述的伸缩调节杆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贯穿第二转轴的轴身与连接杆的内孔构成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下端与挂线架铰接。所述的调节螺栓与第二转轴之间设置有锁夹,所述的锁夹包括与调节螺栓的六角螺栓头卡嵌的基板,基板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垂直延伸有竖板,竖板夹持第二转轴的轴身,竖板的下端向外侧延伸有弹性弧板,弹性弧板的端部抵触至六角螺栓头的两相对侧边。所述的第二转轴的两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卡嵌至弧形孔并与其构成滚动配合,所述的手制动外壳的两相对侧边自上而下还开设有腰型孔,第二转轴的端部延伸至腰型孔并且通过挡片限定轴向位移。所述的棘齿的两端通过固定销与手制动外壳的两相对侧边连接。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下端口直径逐渐增大呈敞口状,操作手柄的内腔布置有连杆,操作手柄的下端敞口处布置棘爪,连杆的下端与棘爪的端头连接,棘爪通过第三转轴与操作手柄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转动连接,操作手柄的上段内腔布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与连杆构成弹性限位配合。上述技术方案中,棘爪与棘齿卡嵌配合锁死手制动,当两者脱离时,转动操作手柄使其绕第一转轴相对手制动外壳发生转动,这时第二转轴由弧形孔的低位发生相对运动向上进行位移,同时带动伸缩调节杆向上,伸缩调节杆的尾端与制动拉锁连接开始拉紧,从而产生车辆制动力,当制动系统中部件发生磨损的时候,转动操作手柄同样的行程会达不到预期的制动效果,但是操作行程又不宜过大,这时可以调节伸缩调节杆使其起到一定的拉紧效果并进行锁死,这样弥补了之前的操作行程过大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剖开示意图;图2为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为去除手制动外壳立体示意图;图4为伸缩调节杆与第二转轴配合示意图;图5为调节螺栓与锁夹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5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手柄1的内腔设置有棘爪2,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手制动外壳4的两相对侧边构成转动连接,手制动外壳4的上段设置有与棘爪2构成卡嵌配合且弧口朝下的棘齿5,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皆开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孔6,弧形孔6的空间位置处于第一转轴3与棘齿5之间,两弧形孔6之间布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向下垂直连接有伸缩调节杆。棘爪2与棘齿5卡嵌配合锁死手制动,当两者脱离时,转动操作手柄1使其绕第一转轴3相对手制动外壳4发生转动,这时第二转轴7由弧形孔6的低位发生相对运动向上进行位移,同时带动伸缩调节杆向上,伸缩调节杆的尾端与制动拉锁连接开始拉紧,从而产生车辆制动力,当制动系统中部件发生磨损的时候,转动操作手柄1同样的行程会达不到预期的制动效果,但是操作行程又不宜过大,这时可以调节伸缩调节杆使其起到一定的拉紧效果并进行锁死,这样弥补了之前的操作行程过大的影响。所述的伸缩调节杆包括调节螺栓8,调节螺栓8贯穿第二转轴7的轴身与连接杆9的内孔构成转动连接,连接杆9的下端与挂线架10铰接。为了便于调节行程,当发现制动装置有磨损的时候,这时可以使调节螺栓8与连接杆9发生转动缩短长度,从而起来进一步拉紧制动拉锁的效果,调节方式简单。所述的调节螺栓8与第二转轴7之间设置有锁夹11,所述的锁夹11包括与调节螺栓8的六角螺栓头卡嵌的基板111,基板111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垂直延伸有竖板112,竖板112夹持第二转轴7的轴身,竖板112的下端向外侧延伸有弹性弧板113,弹性弧板113的端部抵触至六角螺栓头的两相对侧边。调节螺栓8与连接杆9为转动连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震动调节螺栓8会发生松动,这时需要锁夹11锁紧调节螺栓,基板111与竖板112卡嵌至第二转轴7的轴身,弹性弧板113的端部抵触调节螺栓8的栓头,形成卡嵌定位的作用。所述的第二转轴7的两端设置有滚轮12,滚轮12卡嵌至弧形孔6并与其构成滚动配合,所述的手制动外壳4的两相对侧边自上而下还开设有腰型孔13,第二转轴7的端部延伸至腰型孔13并且通过挡片14限定轴向位移。为了增加第二转轴7的位移顺畅,当转动操作手柄1时,滚轮12相对弧形孔6的内壁发生滚动向上位移,并且进一步的在手制动外壳4上开设腰型孔13起到了对第二转轴7向上位移过程中限位约束的作用,确保手制动的效果。所述的棘齿5的两端通过固定销15与手制动外壳4的两相对侧边连接。棘齿5的空间位置与调节螺栓8不处于同一竖直面,避免第二转轴7向上运动时,调节螺栓8的栓头会顶到棘齿5。所述的操作手柄1的下端口直径逐渐增大呈敞口状,操作手柄1的内腔布置有连杆16,操作手柄1的下端敞口处布置棘爪2,连杆16的下端与棘爪2的端头连接,棘爪2通过第三转轴17与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转动连接,操作手柄1的上段内腔布置有压缩弹簧18,压缩弹簧18与连杆16构成弹性限位配合。连杆16的上端还连接有按钮,未操作状态下,压缩弹簧18施加弹力顶住按钮,棘爪2与棘齿5卡嵌,操作状态下,按压按钮,连杆16下压从而带动棘爪2相对第三转轴17向上翻转,棘爪2脱离棘齿5,这时即可使操作手柄1相对第一转轴3发生转动,松开按钮,压缩弹簧18回弹重新恢复至未操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手柄(1)的内腔设置有棘爪(2),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手制动外壳(4)的两相对侧边构成转动连接,手制动外壳(4)的上段设置有与棘爪(2)构成卡嵌配合且弧口朝下的棘齿(5),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皆开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孔(6),弧形孔(6)的空间位置处于第一转轴(3)与棘齿(5)之间,两弧形孔(6)之间布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向下垂直连接有伸缩调节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操作手柄(1)的内腔设置有棘爪(2),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的下端通过第一转轴(3)与手制动外壳(4)的两相对侧边构成转动连接,手制动外壳(4)的上段设置有与棘爪(2)构成卡嵌配合且弧口朝下的棘齿(5),操作手柄(1)的两相对侧边皆开设有弧口朝下的弧形孔(6),弧形孔(6)的空间位置处于第一转轴(3)与棘齿(5)之间,两弧形孔(6)之间布置有第二转轴(7),第二转轴(7)向下垂直连接有伸缩调节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调节杆包括调节螺栓(8),调节螺栓(8)贯穿第二转轴(7)的轴身与连接杆(9)的内孔构成转动连接,连接杆(9)的下端与挂线架(1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齿式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栓(8)与第二转轴(7)之间设置有锁夹(11),所述的锁夹(11)包括与调节螺栓(8)的六角螺栓头卡嵌的基板(111),基板(111)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垂直延伸有竖板(112),竖板(112)夹持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学银张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