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946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6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包括自承载的车身(2),所述车身具有乘客舱,包括两个纵梁(4、5),包括两个后部的V形延伸的加固支撑(10、11),所述加固支撑以其前部的端部(8、9)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在乘客舱之下延伸的侧向的纵梁区段(4a、5a)上并且其中两个加固支撑以其后端部(31、32)设置在接纳构件(14)上,其中接纳构件是塑料金属混合构件,其由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36)和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35)构成并且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在金属构件(36)中集成并且增强金属构件(36)。

Vehic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a self-supporting body (2), which has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comprising two longitudinal beams (4, 5), including two V-shaped extension reinforcement supports (10, 11) at the rear. The reinforcement support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8, 9) of two longitudinal beams in the lateral longitudinal section (4a, 5a) extending beneath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and two reinforcement supports thereafter. The end (31, 32) is arranged on the receiving member (14), in which the receiving member is a plastic-metal mixed memb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open bowl-shaped metal member (36) and a fiber reinforced reinforced reinforced plastic member (35), and the fiber reinforced reinforced reinforced reinforced plastic component is integrated in the metal component (36) and strengthened in the metal component (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由DE10214372A已经已知一种包括自承载的车身的机动车。为了加固车身,在底部的下侧上设置两个V形设置的尾侧的加固支撑。这两个加固支撑分别朝车辆尾部的方向会聚。通过在车身底板上的加固支撑的V形的布置结构,车身的扭转幅度基于车身的提高的抗扭性减小。加固支撑的两个尾侧的端部固定在接纳构件上。加固支撑的与此对置的两个前端部固定在乘客舱下方的两个侧向的纵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其中,用于固定尾侧的加固支撑的两个端部的接纳构件的结构得到简化。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在包括具有乘客舱的自承载的车身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中,两个纵梁在车身的底部上延伸。两个纵梁从车辆车身前端经由乘客舱的底部延伸至车辆尾部中。此外设置两个后部的V形延伸的加固支撑,所述加固支撑以其前端部固定在两个纵梁的在乘客舱下方延伸的侧向的纵梁区段上。两个加固支撑的后端部设置在接纳构件上。有利地,接纳构件是塑料金属混合构件,其由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和纤维增强的塑料构件构成,其中,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集成在金属构件中并且使金属构件增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接纳构件在成品状态中是一件式、重量优化并且高刚性的。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增强构件具有两个V形延伸的臂,所述臂在增强构件的节点或连接区段上一件式地相互连接。增强构件有利地具有碗形的上部件,所述上部件的外表面对应于金属构件的内表面。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在接纳构件的增强构件的下侧上一件式地构成包括环形的固定区段的增强接片。有利地,增强构件的环形的固定区段通过连接接片与增强构件的壳体的环绕的外边缘连接。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在增强构件的环形的固定区段中构成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固定区段的通孔以及连接区段的通孔。有利地,在增强塑料构件的相应的开口中集成有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以便固定加固支撑的相应的端部。接纳构件的连接区段有利地相对于在相应的臂上的相应的法兰形的固定区段沿竖直方向以预先确定的高度间隔开。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示例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形式。在此:图1示出机动车的底部的仰视的透视图;图2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接纳构件的放大图;图3示出接纳构件的增强构件的下侧的透视图;图4示出接纳构件的增强构件的在图3中所示的下侧的俯视图;图5示出在图3和4中所示的接纳构件的侧视图;图6示出碗形的金属构件的俯视图,接纳构件的增强构件集成在所述金属构件中;图7示出接纳构件的剖面图的透视图,由其得出加固支撑的端部的布置结构以及接纳构件在机动车车身的底部上的固定。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机动车1的自承载的车身2的底部3的透视图,所述车身具有乘客舱。在未示出的乘客舱下方,两个纵梁4、5在车身2的底部3上延伸。两个纵梁4、5从车辆车身前端1a经由乘客舱的底部3延伸至车辆尾部1b和底部3的尾侧端部12中。两个纵梁4、5具有两个外部的门槛侧的彼此平行延伸的纵梁区段4a和5a,在所述纵梁区段上连接有两个后部的、尾侧的纵梁区段4b和5b。在相应的纵梁区段4a和5a的后端部6、7上分别固定有加固支撑10、11的一个前端部8、9。两个加固支撑10、11V形地延伸至接纳构件14。接纳构件14在机动车1的车辆尾部1b的底部3上固定在盆形的构件13上。在俯视图中,接纳构件14是V形的。接纳构件14是塑料金属混合构件,所述塑料金属混合构件由金属构件36和增强塑料构件35构造。增强塑料构件35集成在金属构件36中。在接纳构件14上固定有各加固支撑10、11的分别一个后端部31、32。接纳构件14具有两个侧向的臂15、16,所述臂在其自由端部17、18上分别具有一个法兰形的固定区段19、20。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相应的固定区段19、20大致矩形地构造并且分别具有两个通孔21、22和23、24。接纳构件14的臂15、16的与车身2底部3间隔开的端部25、26在接纳构件14的节点或连接区段27上一件式地相互连接。在所述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在接纳构件14的连接区段27的前部区段28上构成两个通孔29、30,以用于固定加固支撑10、11的后端部31、32。用于接纳构件14的各构件、例如臂15、16、臂15、16的自由端部17、18、在臂15、16的自由端部17、18上的固定区段19、20、臂15、16在连接区段27上的端部25、26的附图标记不仅适用于增强塑料构件35而且适用于金属构件36。出于清楚性原因在文字和附图中在对应的构件上仅个别地存在对应的脚注。例如个别地将在增强塑料构件35上的连接区段27以2735表示并且将在金属构件36上的连接区段27以2736表示。在门槛侧的纵梁区段4a和5a的相应的后端部6、7上分别连接有一个后部的纵梁区段4b和5b,所述后部的纵梁区段分别延伸直至尾侧的端部1a。后部的纵梁区段4b和5b的尾侧的端部4c和5c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由图2的放大图得到后部的纵梁区段4b的在车轮拱板33的区域中延伸的区域。此外,在图2中部分地可看到盆形的构件13。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在盆形的构件13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未示出的蓄电池。在图2中可看到两个臂15、16的法兰形的固定区段19、20和在固定区段19、20中构成的通孔21、22和23、24。经由通孔29、30将相应的加固支撑10、11的相应的后端部31、32例如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图3示出接纳构件14的下侧34的透视图。接纳构件14的下侧34是增强塑料构件35,其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由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所述塑料例如是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所使用的纤维例如是短纤维和/或长纤维和/或连续纤维。所述纤维例如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所使用的纤维的长度对应地与要求相适配。所使用的纤维可以松散地设置和/或以纺织品的织物的形式彼此连接和/或对应于负荷方向取向。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36具有固有刚度并且通过集成的增强塑料构件35附加地加固。金属构件36可以例如由钢或轻金属制成。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开口的金属构件36完全覆盖增强塑料构件35。通过使用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36,产生光滑的并且高强度的金属表面,加固支撑10、11的金属端部可以简单地例如通过螺旋连接固定在所述金属表面上。在金属构件36的法兰形的固定区段19、20的光滑的且高强度的金属表面和车身2的底部3的金属的盆形的构件13之间的例如通过螺旋连接实现的固定也是持久并且简单的。增强塑料构件35由在图6中示出的开口的金属构件36遮盖。增强塑料构件35具有未示出的光滑的外表面63,所述外表面朝金属构件36的未示出的光滑的内表面64指向。在增强塑料构件35的与金属构件36背离的内表面37上一件式地构成有增强接片38、39和40。增强接片38、39分别在两个臂15、16之一中延伸。增强接片40设置在连接区段27的区域中。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形式中分别构成Y形的增强接片38a、38b、38c和39a、39b、39c。在增强接片38b和38c的相应的自由端部41、42上以及在增强接片39b和39c的自由端部43、44上构成用于通孔23、24和21、22的环形的固定区段43、44和45、46。增强接片40a、40b和40c在示出的实施形式中三角形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动车(1),包括自承载的车身(2),所述车身具有乘客舱,所述机动车包括两个纵梁(4、5),所述纵梁在车身(2)的底部(3)上延伸并且从车辆车身前端(1a)经由乘客舱的底部(3)延伸直至车辆尾部(1b)中,所述机动车包括两个后部的V形延伸的加固支撑(10、11),所述加固支撑以其前端部(8、9)固定在两个纵梁(4、5)的在乘客舱下方延伸的侧向的纵梁区段(4a、5a)上,并且两个加固支撑(10、11)以其后端部(31、32)设置在接纳构件(1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构件(14)是塑料金属混合构件,该塑料金属混合构件由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36)和由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35)构成,并且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35)集成在金属构件(36)中并且使金属构件(36)增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1 DE 102016214996.21.机动车(1),包括自承载的车身(2),所述车身具有乘客舱,所述机动车包括两个纵梁(4、5),所述纵梁在车身(2)的底部(3)上延伸并且从车辆车身前端(1a)经由乘客舱的底部(3)延伸直至车辆尾部(1b)中,所述机动车包括两个后部的V形延伸的加固支撑(10、11),所述加固支撑以其前端部(8、9)固定在两个纵梁(4、5)的在乘客舱下方延伸的侧向的纵梁区段(4a、5a)上,并且两个加固支撑(10、11)以其后端部(31、32)设置在接纳构件(1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构件(14)是塑料金属混合构件,该塑料金属混合构件由开口的碗形的金属构件(36)和由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35)构成,并且纤维增强的增强塑料构件(35)集成在金属构件(36)中并且使金属构件(36)增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塑料构件(35)具有两个V形延伸的臂(15、16),所述臂在增强塑料构件(35)的连接区段(27)上一件式地相互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塑料构件(35)具有碗形的上部件(35a),所述上部件的外表面(63)对应于碗形的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波恩卡莫P·希尔施C·瓦尔瑟尔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