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59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及汽车,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所述下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纵梁、第二下纵梁、第三下纵梁和第四下纵梁,贯穿连接于第一下纵梁、第二下纵梁、第三下纵梁和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于第二下纵梁和第三下纵梁之间的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上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以及连接于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之间的上横梁;第二下纵梁与第一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一腔体,第三下纵梁与第二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二腔体,第三下横梁与上横梁扣合形成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相互贯通,可提高整车弯扭刚度并满足后扭梁安装点的刚度要求,确保汽车安全及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是汽车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支撑后地板,以及用于相关结构的安装布置,其对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有较大影响。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后地板框架结构多为由横梁及纵梁交叉排布组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传力不充分、整车弯扭刚度不足等问题,从而会对后地板的整体模态造成影响,存在后地板凹陷失效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后地板框架结构传力不充分、整车弯扭刚度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所述下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纵梁、第二下纵梁、第三下纵梁和第四下纵梁,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和所述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下纵梁和所述第三下纵梁之间的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所述上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纵梁和所述第二上纵梁之间的上横梁;所述第二下纵梁与所述第一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三下纵梁与所述第二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扣合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互贯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纵梁和第三下纵梁的截面为“U”形,且两者内侧壁壁高沿汽车头部向汽车尾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的截面为倒“U”形,且两者内侧壁壁高沿汽车头部向汽车尾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下纵梁的梁壁与所述第一上纵梁的梁壁扣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下纵梁的梁壁与所述第二上纵梁的梁壁扣合形成所述第二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位于所述第三下横梁与汽车尾部之间的梁段的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上纵梁、所述第二上纵梁位于所述上横梁与汽车尾部之间的梁段的截面为倒“L”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下横梁的截面为“L”形,所述上横梁的截面为倒“U”形,所述第三下横梁的梁壁与所述上横梁的梁壁扣合形成所述第三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横梁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所述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一分横梁、第二分横梁和第三分横梁;所述第二下横梁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所述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四分横梁、第五分横梁和第六分横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横梁上设有第一横梁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加强板支撑于所述第二分横梁的两个侧壁之间并形成腔体;所述第五分横梁上设有第二横梁加强板,所述第二横梁加强板支撑于所述第五分横梁的两个侧壁之间并形成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包括三个贯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一接头分支;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包括三个贯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二接头分支。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设于所述上梁架与下梁架的扣合处,所述上梁架和下梁架靠近汽车尾部的一端连接至汽车的后围。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技术提供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H型上梁架、多环形下梁架形成牢固的笼型框架,以及上梁架、下梁架形成的封闭腔体,提高了整车弯扭刚度并满足后扭梁安装点的刚度要求,保障了汽车的安全及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上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下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分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头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上梁架;11、第一上纵梁;12、第二上纵梁;13、上横梁;2、下梁架;21、第一下纵梁;22、第二下纵梁;23、第三下纵梁;24、第四下纵梁;25、第一下横梁;251、第一分横梁;252、第二分横梁;253、第三分横梁;26、第二下横梁;261、第四分横梁;262、第五分横梁;263、第六分横梁;27、第三下横梁;28、第四下横梁;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第三腔体;6、第一横梁加强板;61、第一横梁加强板主体;62、第一折弯板;7、第二横梁加强板;71、第二横梁加强板主体;72、第二折弯板;8、第一接头;81、第一接头分支;9、第二接头;91、第二接头分支;10、后地板;20、后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包括上梁架1和下梁架2,所述下梁架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纵梁21、第二下纵梁22、第三下纵梁23和第四下纵梁24,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纵梁21、所述第二下纵梁22、所述第三下纵梁23和所述第四下纵梁24之间的第一下横梁25和第二下横梁26,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下纵梁22和所述第三下纵梁23之间的第三下横梁27和第四下横梁28;所述上梁架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纵梁11和第二上纵梁1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纵梁11和所述第二上纵梁12之间的上横梁13;所述第二下纵梁22与所述第一上纵梁11扣合形成第一腔体3,所述第三下纵梁23与所述第二上纵梁12扣合形成第二腔体4,所述第三下横梁27与所述上横梁13扣合形成第三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3、所述第二腔体4与所述第三腔体5相互贯通。具体地,如图1所示,下梁架2的布置形式为:第一下纵梁21、第二下纵梁22、第三下纵梁23和第四下纵梁24沿汽车长度方向延伸并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第一下纵梁21和第四下纵梁24设在汽车侧部,第二下横梁21、第三下横梁23设在第一下纵梁21与第四下纵梁24之间。第一下横梁25、第二下横梁26、第三下横梁27和第四下横梁28沿汽车宽度方向延伸并从汽车头部向汽车尾部依次平行间隔设置;第一下横梁25靠近汽车头部设置,第二下横梁26设于第一下横梁25靠近汽车尾部的一侧,第三下横梁27设于第二下横梁26靠近汽车尾部的一侧,第四下横梁28设于第三下横梁27靠近汽车尾部的一侧。在本技术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中,通过第一上纵梁11、第二上纵梁12、上横梁13连接构成H型上梁架1,通过第一下纵梁21、第二下纵梁22、第三下纵梁23、第四下纵梁24、第一下横梁25、第二下横梁26、第三下横梁27、第四下横梁28的连接关系形成纵横交错的梁架结构,并在第一下横梁25、第二下横梁26、第三下横梁27、第四下横梁28之间形成多环形下梁架2,从而构成牢固的笼型后地板框架结构,同时,上梁架1、下梁架2的梁壁相互扣合形成封闭腔体,能够显著提高整车弯扭刚度并满足后扭梁安装点的刚度要求,保障了汽车的安全及舒适性。如图2-3所示,所述第二下纵梁22和第三下纵梁23的截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所述下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纵梁、第二下纵梁、第三下纵梁和第四下纵梁,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和所述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下纵梁和所述第三下纵梁之间的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所述上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纵梁和所述第二上纵梁之间的上横梁;所述第二下纵梁与所述第一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三下纵梁与所述第二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扣合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互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架和下梁架,所述下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纵梁、第二下纵梁、第三下纵梁和第四下纵梁,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一下纵梁、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和所述第四下纵梁之间的第一下横梁和第二下横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下纵梁和所述第三下纵梁之间的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所述上梁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上纵梁和所述第二上纵梁之间的上横梁;所述第二下纵梁与所述第一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三下纵梁与所述第二上纵梁扣合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三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扣合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互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纵梁和第三下纵梁的截面为“U”形,且两者内侧壁壁高沿汽车头部向汽车尾部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的截面为倒“U”形,且两者内侧壁壁高沿汽车头部向汽车尾部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下纵梁的梁壁与所述第一上纵梁的梁壁扣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三下纵梁的梁壁与所述第二上纵梁的梁壁扣合形成所述第二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纵梁、所述第三下纵梁位于所述第三下横梁与汽车尾部之间的梁段的截面为“L”形,所述第一上纵梁、所述第二上纵梁位于所述上横梁与汽车尾部之间的梁段的截面为倒“L”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地板框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凯伍俊棠罗培锋谢锋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