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090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属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液压泵为闭式液压泵;所述闭式液压泵包括油泵和通过补油泵提供先导油的控制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所述油泵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端与一个其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的电气控制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多个车轮均由一个扭矩驱动源驱动的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易打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是一种装载机的静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通过行走驱动系统和工作装置配合完成作业、其行走系统为装载机作业过程提供适当的牵引力和车速的自行式土方机械,它的行走系统常采用静液压驱动系统的传动方式,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相连通形成闭合回路,液压马达的输出经变速箱、驱动桥与车轮相连接,或液压马达轴与装载机车轮的轮轴直接相连接,其中,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与马达排量和系统压力相关;实际应用中,采用该传动方式的装载机多采用多个车轮均由液压马达通过扭矩合流减速箱一个扭矩驱动源驱动的方式。当装载机在湿滑或泥泞地面进行行驶作业时,易出现行走系统输出的扭矩使装载机牵引力大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导致轮胎打滑的现象,一旦轮胎打滑,则牵引力会进一步下降,且轮胎与地面间的打滑会大幅度消耗行走系统功率,造成整机作业能力严重下降以及严重磨损轮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多个车轮均由一个扭矩驱动源驱动的装载机,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易打滑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液压泵为闭式液压泵;所述闭式液压泵包括油泵和通过补油泵提供先导油的控制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所述油泵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端与一个其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的电气控制器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包括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所述第一控制腔依次通过先导比例阀和压力切断阀与所述补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腔通过先导比例阀与油箱相连接;所述电比例溢流阀包括其出油管连接在所述先导比例阀与所述第二控制腔之间的第一电比例溢流阀和其出油管连接在所述先导比例阀与所述第一控制腔之间的第二电比例溢流阀;所述油泵为双向变量柱塞泵;所述第一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接;所述闭式液压泵还有其二个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相接的梭阀,所述梭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压力切断阀的控制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设有通过所述补油泵与油箱连接的补油阀组;所述补油阀组包括其进油口均与所述补油泵的工作油口相连接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补油溢流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一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二油口相连接;所述补油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比例溢流阀与所述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二电比例溢流阀与所述油泵的第二工作油口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孔。进一步的:所述先导比例阀为具有压力和方向双重控制作用的先导比例阀;所述液压马达包括并联相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静液压驱动系统的闭式液压泵包括油泵和控制油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油泵的工作油口与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电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端与一个其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的电气控制器相连接,装载机工作时一旦轮胎打滑,则说明液压马达输出的扭矩超出了路面与车轮之间的附着力,可通过旋动电比例旋钮,调整并降低电比例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即可使来自油泵工作油口的液压油通过电比例溢流阀输入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内,抵消来自补油泵的先导油液的控制作用,推动油泵的斜盘向减小排量的方向变动,即通过减小排量的方式限制了系统压力升高,由于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与马达排量和系统压力相关,因此限制系统压力上升则限制了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达到了防止车轮打滑目的。2、由于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包括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第一控制腔依次通过先导比例阀和压力切断阀与补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第二控制腔通过先导比例阀与油箱相连接;电比例溢流阀包括其出油管连接在先导比例阀与第二控制腔之间的第一电比例溢流阀和其出油管连接在先导比例阀与第一控制腔之间的第二电比例溢流阀;油泵为双向变量柱塞泵;第一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接,第二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油泵的第二工作油口相连接;闭式液压泵还有其二个进油口与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别相接的梭阀,梭阀的出油口与压力切断阀的控制端相连接;可实现对液压马达正向或反向,即装载机前进与后退两个方向的牵引力大小的控制,防止车轮在前进或后退时产生打滑。3、由于液压泵与液压马达之间设有通过补油泵与油箱连接的补油阀组;补油阀组包括其进油口均与补油泵的工作油口相连接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补油溢流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泵的第一油口相连接;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油泵的第二油口相连接;补油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相连接;可向系统提供低温冷却油及先导控制油。4、由于第一电比例溢流阀与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之间设有第一阻尼孔;第二电比例溢流阀与油泵的第二工作油口之间设有第二阻尼孔;可防止高压工作油通过电比例溢流阀后对变量控制油缸造成较大的冲击,可有效减小油泵输出的高压油对变量油缸的冲击,同时也避免了变量油缸快速回摆,造成车速及系统压力的波动。5、由于先导比例阀为具有压力和方向双重控制作用的先导比例阀;可通过司机操作令先导比例阀换向,使来自补油泵的先导油分别作用于变量控制油缸的第一控制腔或第二控制腔,从而实现装载机前进或后退两种动作。6、由于液压马达包括并联相接的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两台马达的的输出扭矩通过变速箱的齿轮传动系统实现扭矩合流,共同输出扭矩驱动车轮前进或后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所示的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3驱动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泵为闭式液压泵4,液压马达包括并联相接的第一液压马达7和第二液压马达8,闭式液压泵4与第一液压马达7和第二液压马达8相连形成闭合回路,第一液压马达7和第二液压马达8的输出轴分别通过减速箱9与装载机的车轮轴相连接;闭式液压泵4包括油泵41、变量控制油缸42、梭阀43、压力切断阀44和先导比例阀45,其中,变量控制油缸42通过补油泵6提供的先导油对油泵41的斜盘46进行控制;油泵41的工作油口与变量控制油缸42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1,电比例溢流阀1的控制端与电气控制器23相连接,电气控制器23的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电比例溢流阀1包括第一比例溢流阀11和第二比例溢流阀12;电比例旋钮包括通过电气控制器23控制第一比例溢流阀11的第一电比例旋钮21和通过电气控制器23控制第二比例溢流阀12的第二电比例旋钮22;变量控制油缸42具有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先导比例阀45为压力、方向均可调整的比例阀;补油阀组包括补油溢流阀51、第一单向阀52和第二单向阀53;液压马达包括并联相接的第一液压马达7和第二液压马达8;其中,变量控制油缸42的第一控制腔与先导比例阀45的第一工作油口45A相连接,变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为闭式液压泵;所述闭式液压泵包括油泵和通过补油泵提供先导油的控制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所述油泵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端与一个其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的电气控制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包括通过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相连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为闭式液压泵;所述闭式液压泵包括油泵和通过补油泵提供先导油的控制所述油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所述油泵的工作油口与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之间设有电比例溢流阀,所述电比例溢流阀的控制端与一个其控制端头设有电比例旋钮的电气控制器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静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量控制油缸的控制腔包括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所述第一控制腔依次通过先导比例阀和压力切断阀与所述补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腔通过先导比例阀与油箱相连接;所述电比例溢流阀包括其出油管连接在所述先导比例阀与所述第二控制腔之间的第一电比例溢流阀和其出油管连接在所述先导比例阀与所述第一控制腔之间的第二电比例溢流阀;所述油泵为双向变量柱塞泵;所述第一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第二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泉明周之希付莹罗庆玉石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