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44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52
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结构包括ECU、电机(1)和复位开关,电机(1)分别与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ECU与车用仪表连接,复位开关与ECU输入端口连接,电机(1)与ECU输出端口连接。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上装后,驾驶员在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下,按下复位开关,进入调节状态;步骤二,进入调节状态后,ECU根据复位开关指令、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将瞬时油耗最低时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整车风阻,降低油耗,提升用户收益;且有利于促进产品销量,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车辆电气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商用车后车箱根据市场需求改装,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人工凭经验调节,以实现降低风阻、提高整车经济性目的。但是,人工凭经验调节的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通常不能使扰流板扰流最优,不能最好地提高整车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人工经验调节扰流板存在的不能使扰流板扰流最优、不能最好地提高整车经济性等问题,提供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包括ECU、电机和复位开关,所述的电机分别与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所述的ECU与车用仪表连接,所述的复位开关与E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电机与ECU输出端口连接,且ECU输入端口接有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上装后,驾驶员在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下,按下复位开关,进入调节状态;步骤二,进入调节状态后,ECU根据复位开关指令、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将瞬时油耗最低时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所述步骤一中的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为:无风,且车辆运行在可供车辆以一定车速稳定运行的良好路面上。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下面的步骤:步骤21,复位开关开启,ECU采集上装信号,ECU根据输入的车厢宽度、车厢高度和车厢离驾驶室距离信息得到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标定初始位置,并将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调节到标定初始位置;步骤22,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1°;步骤23,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2°;步骤24,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3°,上述步骤22至24中稳定的车速信号为80km/时;步骤25,ECU选择最优油耗下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ECU向车用仪表发送调整完毕的报文,复位开关复位,调整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ECU根据上装实际匹配情况结合整车油耗选择并调整扰流板到最优扰流位置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整车风阻,降低油耗,提升用户收益;且有利于促进产品销量,应用前景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包括ECU、电机1和复位开关。所述的电机1分别与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所述的ECU与车用仪表连接;所述的复位开关与E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电机1与ECU输出端口连接,且ECU输入端口接有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参见图1,本控制结构中ECU采集瞬时油耗信号、车速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在车速稳定在80h/km时,每5分钟ECU控制电机1调节商用车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角度(±1°),调节3次;进而ECU找到瞬时油耗最低时商用车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状态作为商用车扰流板和侧扰流板固定状态,然后ECU通过电机控制商用车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翻转角度,从而实现对扰流板扰流优化控制。实施例二:参见图1,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上装后,驾驶员可在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下,按下调节开关,进入调节状态。步骤二,进入调节状态后,ECU根据复位开关指令、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将瞬时油耗最低时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具体的,所述步骤一中的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通常为:无风,且车辆运行在可供车辆以一定车速稳定运行的良好路面上。该条件可由整车厂根据匹配和测试条件予以定义。具体的,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下面的步骤:步骤21,复位开关开启,ECU采集上装信号,该上装信号包括车厢宽度、车厢高度和车厢离驾驶室距离信息;ECU根据输入的车厢宽度、车厢高度和车厢离驾驶室距离信息得到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标定初始位置,并将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调节到标定初始位置。步骤22,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1°。步骤23,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2°。步骤24,ECU采集5分钟平均油耗信号和稳定的车速信号,在标定初始位置基础上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3°;上述步骤22至24中稳定的车速信号为80km/时。步骤25,ECU选择最优油耗下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ECU向车用仪表发送调整完毕的报文,复位开关复位,调整结束。ECU的控制逻辑见下面的表1:表1:ECU控制逻辑参见图1,本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标定初始位置由ECU根据上装尺寸和与驾驶室后围距离、通过与ECU底层标定矩阵数据比对和插值等算法运算得到;而底层标定矩阵数据由整车厂根据整车风阻流场仿真和实际试验修正得到。矩阵数据分布示例见下面的表2和表3:表2:车厢宽度示例车厢宽度mm2200240025002600编号1234表3:车厢高度示例车厢高度mm20002200240026002800编号ABCDE根据上装与驾驶室后围距离形成标定矩阵数据,见下面的表4:表4:标定矩阵数据例如:1A400表示车厢宽度为2200mm,高度为2000mm,离驾驶室距离为400mm条件下的扰流板初始标定位置。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通过ECU根据上装实际匹配情况结合整车油耗选择并调整扰流板到最优扰流位置。据统计,空气阻力对整车经济性的影响约占7%,而燃油消耗占用户使用成本的30%以上,因此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整车风阻,降低油耗,提升用户收益;且有利于促进产品销量,应用前景广泛。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ECU、电机(1)和复位开关,所述的电机(1)分别与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所述的ECU与车用仪表连接,所述的复位开关与E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电机(1)与ECU输出端口连接,且ECU输入端口接有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ECU、电机(1)和复位开关,所述的电机(1)分别与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连接,所述的ECU与车用仪表连接,所述的复位开关与E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的电机(1)与ECU输出端口连接,且ECU输入端口接有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2.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安装上装后,驾驶员在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下,按下复位开关,进入调节状态;步骤二,进入调节状态后,ECU根据复位开关指令、车速信号、瞬时油耗信号、上装信号和扰流板初始位置信号,将瞬时油耗最低时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作为最优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扰流板控制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适应调节商用车顶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条件为:无风,且车辆运行在可供车辆以一定车速稳定运行的良好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刘伟英蒋奇良王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