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47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底座、弹性支撑组件及前主销轴,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底座,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通过第一支撑单元上的两个弹性支撑组件、两个限位减震块双重减震,减少或消除了舱体左右方向的过载,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均能绕各自销轴自适应性的运动,避免了底盘车架变形可能造成的舱体损坏,特别适用于大型舱体在重型越野车底盘上的安装固定。

An Adaptive Support Device for Vehicle-mounted Large Cab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aptive support device for a large cabin on a vehicle, comprising a chassis frame and a first support unit, a second support unit and a third support unit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frame in turn. The first support unit comprises a front base, an elastic support component and a front main pin shaft. The second support unit comprises a front base, an elastic support component and a front main pin shaft. The third support unit comprises a rear base. The self-adaptive support device for large cabin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hassis frame and the first support unit, the second support unit and the third support unit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frame in turn. By means of two elastic support components on the first support unit and two limit shock absorption blocks, the double shock absorption of the cabin can be reduced or eliminated. Overload in the direction, the front, middle and rear beams can move around their respective pins adaptively,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cabin caused by the deformation of chassis fram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fixing of large cabin on the chassis of heavy off-roa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型舱体在底盘上安装的方式按力学特性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刚性安装,另一种是非刚性安装。通用的刚性安装主要采用副车架与底盘大梁直接连接,在副车架上焊接固定平台,再将舱体安装在固定平台上,如方舱和集装箱的安装方式。另一种是将舱体底板与副车架焊接成一整体,再用“U”形螺栓将副车架与底盘车架连接,如大型客车等厢式车厢在底盘上的安装方式。还有一种是在底盘车架上方安装支座或侧面安装支臂,采用螺栓将舱体与支座刚性连接,这种方式在国内特种越野车底盘上较常见。重型越野车工作环境严酷,承载重,对越野机动能力要求高,多采用转向桥,在车辆刹车、转弯、扭转、过载工况下对底盘车架影响较大,在这些特殊工况下,底盘车架一般都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通用的刚性连接能够消除部分底盘车架的变形给舱体带来的影响,但一般都存在占用空间和自身重的弊端,限制了特种越野车整车承载能力。大型舱体的非刚性安装与小型车辆的非刚性安装不同,国内大型舱体在重型越野车底盘车架上的安装方式多采用刚性安装,非刚性连接的非常少见。通常的非刚性安装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类似车载机柜式安装,即在底盘车架上设置减震器,舱体与减震器相连。通过减震器能消除底盘车架变形给舱体的影响,但需设置的减震器数量众多,各减震器受力不均,部分受力较大的减震器使用寿命不长,损坏后拆装复杂,维修性差的缺点,降低了特种越野车的快速机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目的是克服现有车载大型舱体安装方式的不足,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通过第一支撑单元上的两个弹性支撑组件、两个限位减震块双重减震,减少或消除了舱体左右方向的过载,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均能绕各自销轴自适应性的运动,避免了底盘车架变形可能造成的舱体损坏,实现大型舱体在重型越野车底盘上的可靠固定,确保舱体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通过轻质化设计并减少减震器(装置)数量,提高整车的承载、机动能力和维修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且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的顶部构成可安放舱体的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底座、弹性支撑组件及前主销轴,所述前底座为“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顶部转角处设置成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限位减震块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方形槽孔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减震块,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两侧底部设置安装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平台并将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上;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底座,所述中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中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底座,所述后底座底部前后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后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实现对舱体的自适应支撑。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支撑本体、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上销轴及下销轴,所述上安装座上设有螺孔,便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拆装,所述下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前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本体与所述上安装座通过销轴连接,并与所述下安装座通过下销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为中部薄壁空腔结构,且其中部设有与所述主销轴相匹配的安装销孔,以与前底座的销孔配对形成铰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前横梁上部两侧设置与舱体对接的通孔并通过螺栓与舱体底部实现刚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限位销轴,所述前横梁两侧设有安装所述限位销轴的限位销孔,所述销孔位置与所述限位减震块位置配对。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销轴,所述中底座为“n”字形薄壁空腔结构,其中间设置与两侧壁连接用于安装所述中销轴的圆销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横梁,所述中横梁为中部薄壁空腔结构,其上部设有所述中销轴的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中横梁两侧设置与舱体安装接口的通孔并通过螺栓与舱体底部刚性连接,所述中横梁前后内侧壁设有加强筋,底部设置有减重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轴销,所述后底座的横截面主体为“皿”字形薄壁空腔结构,其顶部两侧分别设置用于安装所述后销轴的铰接销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横梁,所述后横梁为薄壁空腔结构,其底部两侧对称设置后销轴安装销孔的支耳。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通过第一支撑单元上的两个弹性支撑组件、两个限位减震块双重减震,减少或消除了舱体左右方向的过载,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均能绕各自销轴自适应性的运动,避免了底盘车架变形可能造成的舱体损坏,特别适用于大型舱体在重型越野车底盘上的安装固定。(2)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前端采用一对弹性支撑、两个限位减震块的双重减震模式,其自适应能力比单独的减震效果更高,因力得到了分配,减震器和减震垫块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可靠性,自适应性强,能适应恶劣工况工作。(3)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采用薄壁空腔结构设计,结构紧凑,重量轻,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各部件采用螺接或可拆卸的销轴连接,与舱体的连接也为模块化螺接,便于车辆的大修,其生产加工安装具有一定的优势。(4)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第二支撑单元可根据舱体的长度尺寸而增加或减少其设置的数量,并且在第二支撑单元中可扩展设置与第一支撑单元相同的限位减震结构,便于扩展。(5)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减震装置设置少,前横梁留有维修口且两个限位销轴便于拆卸,限位减震块便于拆卸和维修更换,操作便捷。弹性支撑的安装采用螺接,均为外露安装,维修性更好。(6)本专利技术的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前底座与前横梁、中底座与中横梁内侧壁留有一定的安全间隙,能够前后游动。在车辆底盘车架因越野发生变形时,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均能绕销轴自适应性运动,能保证舱体在车载越野环境中不易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各件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安装横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安装纵向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单元中的前横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二支撑单元底部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二支撑单元各件分解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且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的顶部构成可安放舱体的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底座、弹性支撑组件及前主销轴,所述前底座为“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顶部转角处设置成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限位减震块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方形槽孔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减震块,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两侧底部设置安装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平台并将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上;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底座,所述中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中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底座,所述后底座底部前后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后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实现对舱体的自适应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车架及依次设于所述底盘车架上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且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的顶部构成可安放舱体的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底座、弹性支撑组件及前主销轴,所述前底座为“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顶部转角处设置成斜面,所述斜面上设有限位减震块和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方形槽孔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减震块,所述“几”字形薄壁空腔结构两侧底部设置安装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平台并将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安装于所述平台上;第二支撑单元包括中底座,所述中底座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中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所述第三支撑单元包括后底座,所述后底座底部前后设有与所述底盘车架安装的通孔并通过螺栓将所述后底座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上,且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第三支撑单元实现对舱体的自适应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弹性支撑本体、上安装座、下安装座、上销轴及下销轴,所述上安装座上设有螺孔,便于所述弹性支撑组件的拆装,所述下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前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本体与所述上安装座通过销轴连接,并与所述下安装座通过下销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为中部薄壁空腔结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胜龙登坛覃卓杰王代宏杨尚国张和平张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