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及其模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603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8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及其模面,其中,模面包括模面主体,模面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腔、第二进料腔、成型腔及出料腔,模具包括上述模面与第一模垫。第一进料腔开设于模面主体的进料端,第二进料腔与第一进料腔相连通。第二进料腔的入口与出口均呈长条形,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与出口的尺寸均大于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第二进料腔具有相对的两进料腔壁,两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使两进料腔壁沿远离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成型腔通过第二进料腔与第一进料腔相连通,出料腔与成型腔相连通。上述模具及其模面可有效避免板材出现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等氧化不良的问题。

Mould and mould surface for mak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ld and a mold surface for making board, in which the die surface includes a die face bod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die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eed cavity, a second feed cavity, a molding cavity and a feeding cavity. The first feed chamber is arranged at the feed end of the mold surface main body, and the second feed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feed chamber.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 second feed chamber are long striped. The size of the entrance of the first feed chamber and the size of the outlet are greater than the size of the entrance of the second feed chamber. The second inlet cavity has a relative two inlet cavity, and the two inlet cavity is set at the first tilt angle, so that the two feed cavity wall is mutually along the direction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feed cavity. Close. The forming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feed chamber through the second feed chamber, and the discharge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olding cavity. The above mould and its die surfac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oxidation defects of the plate after oxidation and the blotch after oxi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及其模面
本技术涉及挤压模具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及其模面。
技术介绍
随着板材产品在电子消费类产品上的使用量不断上升,对于板材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板材产品由于其形状结构特点,板材产品在挤压后表面晶粒组织为混合晶粒组织。此种晶粒组织氧化后易出现氧化不良的现象,例如产生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板材产品易出现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等氧化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及其模面。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的模面,包括模面主体,所述模面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及出料端,所述模面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腔、第二进料腔、成型腔及出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进料端,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及出口均呈长条形,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及出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所述第二进料腔具有相对的两进料腔壁,两所述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使两所述进料腔壁沿远离所述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成型腔通过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成型腔的出口的尺寸,所述出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上述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的模面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将模面固定好后,对原料施加外力使得原料进入第一进料腔,由于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及出口的尺寸均大于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面在挤压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从而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弹性变形。原料被挤压至第二进料腔时,由于第二进料腔相对的两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且两进料腔壁沿远离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故原料在第二进料腔中受到三向压应力,使得板材在厚度方向的变形产生差异。具体地,板材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的变形相对增大,产生再结晶细晶组织,两表面之间的区域的变形相对减小,产生完全再结晶组织,从而使得板材具有多层晶粒组织,且多层晶粒组织均为再结晶组织,可有效避免出现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等氧化不良的问题,此外,还可通过控制第一倾斜角度的大小来进一步控制再结晶组织的晶粒大小。原料被挤压至成型腔,使得板材的厚度定型。接着,板材在外力的作用下经出料腔从模面主体的出料端露出。出料腔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板材的质量,提高模面的使用寿命。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呈圆形,所述第一进料腔的侧腔壁与底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腔包括第一出料腔及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二出料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出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腔包括第一过渡腔及第二过渡腔,所述第二过渡腔通过所述第一过渡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过渡腔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过渡腔的横截面尺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腔具有相对的两出料腔壁,两所述出料腔壁呈第二倾斜角度设置,使两所述出料腔壁沿远离所述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的相互远离。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包括:上述的模面,及第一模垫,与所述模面可分离地配合,所述第一模垫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其中,当所述模面与所述第一模垫配合时,所述第一模垫设置于所述模面的出料端,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出料腔相连通。上述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工作时,将模面与第一模垫相配合,然后将模具整体进行固定。对原料施加外力使得原料进入第一进料腔,由于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及出口的尺寸均大于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模面在挤压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从而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弹性变形。原料被挤压至第二进料腔时,由于第二进料腔相对的两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且两进料腔壁沿远离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故材料在第二进料腔中受到三向压应力,使得板材在厚度方向的变形产生差异。具体地,板材的厚度方向的两表面的变形相对增大,产生再结晶细晶组织,两表面之间的区域的变形相对减小,产生完全再结晶组织,从而使得板材具有多层晶粒组织,且多层晶粒组织均为再结晶组织,可有效避免出现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等氧化不良的问题,此外,还可通过控制第一倾斜角度的大小来进一步控制再结晶组织的晶粒大小。原料被挤压至成型腔,使得板材的厚度定型。接着,板材在外力的作用下经出料腔进入第一贯穿孔。出料腔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板材的质量,提高模面的使用寿命。第一模垫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模面的厚度,从而使模面的加工与维修变得相对简单。此外,一个第一模垫可对应多个模面,实现了第一模垫的通用化,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成本,缩短了模具的制造周期。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面上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一模垫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相对应的第二销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模垫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垫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模垫能够通过所述定位凸起与其它模垫相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模面的正视图;图3为图2所示模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模垫的正视图;图5为图4所示模垫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10,包括模面20及第一模垫30,其中,模面20包括模面主体100,模面主体100上开设有第一进料腔200、第二进料腔300、成型腔400及出料腔500(见图3)。利用该模具10制造的板材的晶粒组织为再结晶晶粒组织,从而避免板材易出现氧化后材料纹、氧化后花斑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以铝合金板材为例作具体说明。请参阅图2及图3,模面主体100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110及出料端120,第一进料腔200开设于模面主体100的进料端110。第一进料腔200的入口呈圆形,第一进料腔200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的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模面主体,所述模面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及出料端,所述模面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腔、第二进料腔、成型腔及出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进料端,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及出口均呈长条形,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及出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所述第二进料腔具有相对的两进料腔壁,两所述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使两所述进料腔壁沿远离所述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成型腔通过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成型腔的出口的尺寸,所述出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板材的模具的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模面主体,所述模面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料端及出料端,所述模面主体上开设有第一进料腔、第二进料腔、成型腔及出料腔,所述第一进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进料端,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及出口均呈长条形,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及出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所述第二进料腔具有相对的两进料腔壁,两所述进料腔壁呈第一倾斜角度设置,使两所述进料腔壁沿远离所述第一进料腔的方向相互靠近,所述成型腔通过所述第二进料腔与所述第一进料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位于所述模面主体的出料端,所述出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成型腔的出口的尺寸,所述出料腔的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呈圆形,所述第一进料腔的侧腔壁与底腔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进料腔的出口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腔包括第一出料腔及第二出料腔,所述第二出料腔通过所述第一出料腔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料腔的入口的尺寸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成李建湘丁小理罗杰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胜工业铝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