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77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4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固定连接导体的固定体的小型化的导体模块。包括:汇流条(2)、收纳箱(4)和固定部件(5)。收纳箱具有贯通固定体第一面(41a)和固定体第二面(41b)的两个以上固定孔(43)。固定部件具有:主体部(51),与固定体第一面对置,并且具有在与固定体第一面之间夹着汇流条(2)的一部分的对置面(51a);以及固定脚部(52),从对置面突出,同时,与各固定孔(43)分别对应,并且汇流条的一部分存在于其间。固定脚部能够因外力而塑性形变,相对于各固定孔从固定体第一面侧插入并从固定体第二面突出,并且在通过固定部件将汇流条相对于收纳箱固定的固定状态下,在从固定孔的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末端部(52a)与固定孔相比处于半径方向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体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体模块。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可以用在具有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的导体模块。导体模块例如包括:多个汇流条,与电池单体的两个电极端子中的一个电气连接,并且,与相邻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也电气连接;以及状态检测体,具有用于检测各电池单体的电压的检测导体(参照专利文献1)。在导体模块中,通过对放置在各汇流条上的检测导体进行焊接、熔接等,从而形成将汇流条与检测导体电气连接的连接部。另外,在导体模块中,有时将连接有检测导体的汇流条以收纳在形成于收纳箱的收纳空间部的状态固定在电极端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236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在将汇流条固定在收纳箱的情况下,为了限制在与将汇流条插入收纳空间部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汇流条相对于收纳箱移动,在形成收纳空间部的壁部形成卡止汇流条的卡止部。为了在收纳汇流条时使卡止部弹性形变,使卡止部在插入方向延伸,从而被形成为能够弹性形变。因此,为了形成用于卡止汇流条的卡止部,收纳箱需要一定的插入方向上的长度、即收纳箱的高度。即,由于将汇流条固定在收纳箱,因此,收纳箱的低高度化存在困难。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固定连接导体的固定体的小型化的导体模块。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导体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以上连接导体,其与连接对象电气连接;固定体,其固定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以及固定部件,其将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体,其中,所述固定体具有两个以上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通固定体第一面和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的固定体第二面,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之间夹着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的对置面;以及固定脚部,从所述对置面突出,同时,与各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并且,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固定脚部之间,所述固定脚部能够因外力而塑性形变,对于各所述固定孔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侧插入并从所述固定体第二面侧突出,并且,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连接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体的固定状态下,在从所述固定孔的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末端部与所述固定孔相比处于半径方向外侧。另外,在上述导体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导体中,导体第一面和与所述导体第一面对置的导体第二面贯通,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以上形成有与各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的贯通孔的连接导体,各所述固定脚部在所述固定状态下被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固定孔。另外,在上述导体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导体包括: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不同,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导体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固定的所述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同一固定体。另外,在上述导体模块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对象是电池单体,所述导体模块包括状态检测体的部件,该状态检测体具有将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和状态检测装置电气连接的检测导体,该状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连接导体所电气连接的所述电池单体的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体模块通过固定部件将连接导体固定在固定体,因此不需要将汇流条固定在固定体的功能,因此能够获得实现小型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截面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体模块2:汇流条(连接导体)2a:导体第一面2b:导体第二面21:端子孔22:贯通孔3:电源电缆端子(连接导体)3a:导体第一面3b:导体第二面31:接触部32:筒部33:端子孔4:收纳箱(固定体)4a:第一收纳空间部4b:第二收纳空间部4c:第三收纳空间部41:底板41a:固定体第一面41b:固定体第二面42:框板43:固定孔44:固定孔5:固定部件51:主体部51a:对置面52:固定脚部52a:末端部6:固定部件61:主体部61a:对置面62:固定脚部62a:末端部7:检测端子(连接导体)7a:导体第一面7b:导体第二面71:接触部72:筒部73:端子孔8:状态检测体81:检测导体82:绝缘体9:电源电缆100:电池模块101:电池单体102:电极端子103:电极端子组200:电池模块监视单元(状态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限定的内容。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实施方式]首先,对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导体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立体图。图3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截面图。图5是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图1的A-A截面图,图5是图1的B-B截面图。此处,各图的X方向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极端子和连接导体的排列方向。Y方向是本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的宽度方向,是与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Z方向是导体模块的上下方向,是与排列方向和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导体模块1如图1所示,被安装在电池模块100。电池模块100例如通过在排列方向排列二次电池等多个电池单体101,并将这些模块化,从而构成。电池模块100搭载于例如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车辆(HV、PHV),用于向作为驱动源的旋转电机供给电力,或者对旋转电机产生的电力进行蓄电(充电)。例如,电池模块100能够通过串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101,从而得到与车辆的要求输出相对应的高电池输出。多个电池单体101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一对电极端子102(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包含在电池模块100中排列在排列方向的多个电极端子102的电极端子组103在宽度方向分开形成两列。对电池模块100的各电极端子组103分别对应地安装有导体模块1,通过导体模块1将多个电池单体101的电极端子102(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串联连接。本实施方式的各电池单体101被配置为在排列方向相邻的电池单体101的在排列方向相邻的电极端子102成为不同极。另外,两个电极端子组103具有一个电极端子组103的在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中的一侧端部的电极端子102作为终端电子端子,另一个电极端子组103的在排列方向的两端部中的另一侧端部的电极端子102是与一个电极端子组103的终端电极端子不同极的终端电极端子,两个终端电极端子例如被被电气连接到逆变器等,从而电池模块100与外部设备电气连接。导体模块1是用于至少串联多个电池单体101的部件,如图1~图5所示,包括:汇流条2、电源电缆端子3、收纳箱4、固定部件5、固定部件6、检测端子7、状态检测体8以及电源电缆9。导体模块1是将汇流条2、电源电缆端子3以及检测端子7电气连接到作为连接对象的电极端子102的部件。汇流条2是连接导体,如图1~图5所示,与电池单体101的两个电极端子102中的一个进行电气连接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2是第一连接导体,与排成一列的电极端子组103的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电池单体101的在排列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不同极的电极端子102直接电气连接。汇流条2例如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以上连接导体,其与连接对象电气连接;固定体,其固定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以及固定部件,其将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体,其中,所述固定体具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通固定体第一面和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的固定体第二面,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之间夹着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的对置面;以及固定脚部,从所述对置面突出,同时,与各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并且,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固定脚部之间,所述固定脚部能够因外力而塑性形变,对于各所述固定孔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侧插入并从所述固定体第二面侧突出,并且,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连接导体固定于所述固定体的固定状态下,在从所述固定孔的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末端部与所述固定孔相比处于半径方向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9 JP 2016-2458321.一种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以上连接导体,其与连接对象电气连接;固定体,其固定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以及固定部件,其将至少一个以上所述连接导体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体,其中,所述固定体具有两个以上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通固定体第一面和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的固定体第二面,所述固定部件具有: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之间夹着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的对置面;以及固定脚部,从所述对置面突出,同时,与各所述固定孔分别对应,并且,所述连接导体的一部分存在于所述固定脚部之间,所述固定脚部能够因外力而塑性形变,对于各所述固定孔从所述固定体第一面侧插入并从所述固定体第二面侧突出,并且,在通过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连接导体固定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胜则后藤拓人柳原真一市川喜章庄子隆雄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