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1123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11 05:24
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轿厢的车门(3为蜂窝管结构,其蜂窝管的轴向与车门厚度方向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蜂窝管作为吸收撞击力的材料,能吸收较大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的安全。

Anti-collision electric vehicle frame

A collision prevention electric vehicle frame, including the chassis, the chassis on the front of the car is fixed in the front collision zone (1), the rear chassis behind the car is fixed on the rear collision zone (2), the front collision zone (1) and the rear collision zone (2) are all honeycomb structure (18), the shaft of the honeycomb tube i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ar body; the door of the car is the car door. (3) the structure of honeycomb tube is parallel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door. The honeycomb tube is used as a material for absorbing impact force, which can absorb larger impact force and protect the safety of vehicle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电动汽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防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汽车诞生给人类生活带来种种方便,同时造成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车祸也给人类带来很多阴影,司乘人员在出行的时候渴望人车得到更多保护。现在生产的汽车加装了安全装置,通常减轻车祸造成伤害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玻璃、汽车自动防撞器系统等措施上。安全带在突然刹车时,可以防止乘客因惯性而撞到汽车玻璃上或是从汽车里面飞出去;安全气囊在车遇到剧烈撞击时能够自动充气,避免车内乘客与机械发生直接碰撞;安全玻璃防止玻璃被撞后所产生玻璃碎片伤害人体;汽车自动防撞器系统配置自动测距仪,当驾驶汽车和前车的距离小于一定数值时,自动测距仪开始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防止追尾,还有的车配备后视仪,倒车时,这种装置能够自动测出你的车和车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防止车与障碍物相撞。虽然加装了这类安全装置后,当汽车遭受撞击时,司乘人员的安全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节省材料,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把汽车轻量化作为主要的依靠手段,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吸能防撞装置,不仅重量大,而且吸能效果有限,导致吸能装置的尺寸都较大,而且吸能效果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受力强度高、吸能效果好,而且在撞车时可提供缓冲作用力的防撞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轿厢的车门3为蜂窝管结构,其蜂窝管的轴向与车门厚度方向平行。前部防撞区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前部防撞区后部11,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前部防撞区前部12。前部防撞区1包括中部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两个两侧的前部防撞区侧部13与两个前方角部的前部防撞区角部14,该六部分整体固定形成前部防撞区1,其中: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两个前部防撞区侧部13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前部防撞区角部14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其他五部分。后部防撞区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后部防撞区2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后部防撞区中部21与两侧的后部防撞区侧部22,后部防撞区中部2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后部防撞区侧部2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蜂窝管结构18中单管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蜂窝管结构18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或者铝。本专利技术利用蜂窝管作为吸收撞击力的材料,能吸收较大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前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一)。图3为前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二)。图4为后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一)。图5为后部防撞区的俯视示意图(二)。图6为车门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蜂窝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中,车前进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图1-图6中,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的横线方向为蜂窝管的轴向。如图1所示,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如图2,前部防撞区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前部防撞区后部11,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前部防撞区前部12。如图3,前部防撞区1包括中部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两个两侧的前部防撞区侧部13与两个前方角部的前部防撞区角部14,该六部分整体固定形成前部防撞区1,其中: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两个前部防撞区侧部13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前部防撞区角部14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其他五部分。如图4,后部防撞区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如图5,后部防撞区2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后部防撞区中部21与两侧的后部防撞区侧部22,后部防撞区中部21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后部防撞区侧部22的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垂直。如图6,轿厢的车门3为蜂窝管结构,其蜂窝管的轴向与车门厚度方向平行。如图7,蜂窝管结构18中单管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蜂窝管结构18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或者铝。其工作原理为:当本电动汽车遭受撞击时,蜂窝管结构的撞击处会收缩形变,使撞击物陷进车内一定的距离,这样可以吸收部分能量;同时,蜂窝管结构的收缩会形成一个保护层,阻止撞击物继续在车内前进,或者说,再前进一个单位距离,要付出更大的能量,这样蜂窝管结构就能吸收更都的能量,直到阻止撞停止撞击。同时,没有被撞击的部分仍然可以保持原来的形状,保证其内侧的轿厢的安全。而且,蜂窝管结构大部分空间中空,节省材料。防撞区侧部、防撞区角部的设置的目的为:阻止从不同的角度撞击,原理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其特征在于: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轿厢的车门(3)为蜂窝管结构,其蜂窝管的轴向与车门厚度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包括底盘,轿厢前面的底盘上固定前部防撞区(1),轿厢后面的底盘上固定后部防撞区(2),其特征在于:前部防撞区(1)与后部防撞区(2)都为蜂窝管结构(18),该蜂窝管的轴向与车身方向平行;轿厢的车门(3)为蜂窝管结构,其蜂窝管的轴向与车门厚度方向平行。2.如权利要1所述的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部防撞区(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前部防撞区后部(11),前部防撞区后部(11)的蜂窝管的管径小于前部防撞区前部(12)。3.如权利要1所述的防撞电动汽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前部防撞区(1)包括中部的前部防撞区前部(12)、后部的前部防撞区后部(11)、两个两侧的前部防撞区侧部(13)与两个前方角部的前部防撞区角部(14),该六部分整体固定形成前部防撞区(1),其中:前部防撞区前部(12)与后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吉田专利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