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57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包括基板;发光元件和绝缘层;发光元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和设置于导电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极、设置于导电单元与辅助电极之上的第二电极;每一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有机层,辅助电极通过连接导体与第一电极电气相连;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大于15Ω/□。上述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认为电极的电阻值必须要小于15Ω/□的偏见,将第一电极选择为具有高片电阻阻值的电极。由于不同导电单元是并联关系,因此即便是单一的第一电极的电阻值较大,而多个第一电极利用辅助电极并联之后,其总的阻值其实并不大,不会造成OLED器件的功率消耗过大。通过上述方案,不额外增加制程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回路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光电器件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光电器件。
技术介绍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显示器)与有机光伏器件,为有机光电器件之代表。OLED器件中包括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层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至少有一电极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当OLED器件为底部发光器件时,第一电极为透明或半透明电极层,第二电极可作为反射电极层;当OLED器件为顶发光器件时,第二电极为透明或半透明电极层,第一电极可作为反射电极层。现有技术中,通常用透明金属氧化物(以铟锡氧化物(ITO,IndiumTinOxide为多数)为第一电极,其电阻特性为器件操作电压与发光均匀性重要考虑。目前,行业内普遍认为需要设定透明电极的面电阻在15方块电阻(Ω/□)以下才能满足大面积照明器件使用(一般商用ITO基板约150nm厚度可达此目标)。另外,OLED屏体制造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灰尘颗粒、毛刺、针孔、裂纹等缺陷点。基于这种原因,OLED屏体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能会直接接触造成缺陷(称为短路点),或者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有机层变得比其他位置薄。当OLED屏体工作时,电流更趋于从短路点处通过而不是从其他位置通过。不但影响OLED屏体的光输出,还会使得热量在短路点处累积,导致损害整个OLED屏体的品质和可靠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OLED屏体的发光面积越大出现短路点的可能性越大。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文献CN104798222A公开了一种通过防短路部增加器件可靠性的方案。在该技术中,防短路部设置于第一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电流可依次流经第二电极、有机层、第一电极、防短路部和辅助电极。通过防短路部可以在发生短路缺陷时,额外施加适当的电阻,从而起到阻止电流从短路点通过的作用。但是对比文件中的方案,需要额外增加防短路部,而且需要严格控制防短路部的具体结构,尤其是长和宽的比例,导致在制备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不易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OLED屏体的防短路保护方案在制备过程中工艺难度大,不容易实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包括:基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和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辅助电极之上的第二电极;每一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有机层,所述辅助电极通过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气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大于方块电阻(15Ω/□)。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在30方块电阻(Ω/□)和5000方块电阻(Ω/□)之间。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第一电极采用如下一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组合制备得到: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碳材、金属纳米线材、导电纳米粒子。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辅助电极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所在平面的上方或下方,或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围设置有一个连接导体或多个间隔设定距离的连接导体,所述连接导体与辅助电极电气连接。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每一辅助电极的任意两节点之间的电阻小于或等于10Ω,其中所述节点为所述辅助电极两端的端点或者所述辅助电极与其他辅助电极的交点。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连接导体的长与宽的比值小于8:1。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连接导体的片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相同。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还包括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辅助电极和所述连接导体之上。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所述器件中的所有所述绝缘层的面积总和小于所述器件面积的50%。优选地,上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每一所述导电单元内,所述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连接导体上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单元面积的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有机光电器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认为电极材料的电阻值必须要小的偏见,将第一电极选择为具有高片电阻阻值的电极,因此就可以采用第一电极的高阻值来实现回路保护功能。由于不同导电单元是并联关系,因此即便是单一的第一电极的电阻值较大,而多个第一电极并联之后,其总的阻值其实并不大,并不会造成OLED器件的功率消耗过大。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不额外增加制程复杂度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提高OLED器件可靠性的效果。(2)本技术所述的有机光电器件中,由于辅助电极代替第一电极承担远距离传输电流的作用,因此,需设置连接导体实现辅助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的电气连接。通过控制连接导体的数量来控制辅助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的电气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起到控制辅助电极和第一电极之间电阻的作用,进而控制回路保护电阻。另外,当导电单元发生短路现象时,该连接导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电流的作用,防止电流集中流过缺陷点,导致屏体的失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OLED器件的俯视图;图2a为图1所示OLED器件结构从AA’角度的侧面剖视图;图2b为图1所示OLED器件结构从BB’角度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示例所依据的导电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用于在类似要素之间进行区别,并且不一定是描述特定的次序或者按时间的顺序。要理解,这样使用的这些术语在适当的环境下是可互换的,使得在此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如是能够以与那些说明的次序不同的次序或者以在此描述的另外的次序来进行操作。术语“连接”应被宽泛地理解并且指的是电连接、机械连接、无线连接,直接地连接或者通过中间电路和/或元件间接地连接。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包括基板和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发光元件,基板可为玻璃或透明软性基材,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每一个导电单元的面积不超过4mm2或更小。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发光元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极103。所述发光元件还包括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辅助电极之上,完整覆盖导电单元的有效发光区域。每一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101和有机层,所述辅助电极103通过连接导体102与所述第一电极101电气相连;所述第一电极101的片电阻大于15方块电阻(Ω/□)。所述辅助电极103所在平面可以位于第一电极101所在平面的上方或下方,所述辅助电极103还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极101并排设置,即所述辅助电极103与所述第一电极101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只要能实现与第一电极的电气连接即可,辅助电极103的片电阻可选择10方块电阻(Ω/□),或者更小。如图所示,所述辅助电极103包括多个横向分布和纵向分布的电极,定义每一辅助电极的两端的端点、以及不同辅助电极的交点作为辅助电极的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有机光电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和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辅助电极之上的第二电极;每一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有机层,所述辅助电极通过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气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大于15方块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导电单元和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之间的辅助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电单元与所述辅助电极之上的第二电极;每一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有机层,所述辅助电极通过连接导体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气相连;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大于15方块电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片电阻在30方块电阻和5000方块电阻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采用如下一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组合制备得到:金属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碳材、金属纳米线材、导电纳米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所在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所在平面的上方或下方,或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围设置有一个连接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豪于倩倩谢静朱映光胡永岚
申请(专利权)人:固安翌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