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7444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缸盖进油道、排气侧横向主油道,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缸体进油道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连接,缸盖进油道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连接;缸盖进油道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通过前端油道连通;排气侧横向主油道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每个分支油道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其能够简化缸体结构,简化缸体铸造、机加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成本;能够在保证缸体生产效率和合格率的同时,保证前罩盖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是整个发动机装配的“母体”。缸体的上部与缸盖配合形成燃烧室,下部形成空腔为曲柄连杆机构提供运动空间。缸体内一般铸造加工有油路,用来润滑各个需要润滑的部分。随着涡轮增压、缸内直喷、高压缩比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致使发动机的强化程度愈来愈高,活塞所承受的热负荷也愈来愈大;为了降低发动机油耗,降低活塞的热负荷,保证活塞工作的可靠性,大多发动机上都采用活塞冷却喷嘴技术,活塞冷却喷嘴通过喷射机油的方式对活塞底部进行冷却。发动机在不同的工作负荷下,通过对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打开和关闭控制,使发动机在较好的燃油耗区域内工作,进而起到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传统的活塞冷却喷嘴油路一般布置在缸体内,与缸体内的润滑油路相连;由于缸体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再增加油路的布置,导致缸体工艺复杂,容易产生铸造缺陷,合格率低;同时成本较高。CN205744105U公开的“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系统”,包含主机油通道、副机油通道和连接机油通道,若干活塞冷却喷嘴连接副机油通道,在副机油通道的入口处设置机油通道堵塞,隔断连接机油通道与副机油通道的连通,在发动机缸体上副机油通道的入口处安装电磁阀控制模块,其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机油通道堵塞的两侧,用于控制油路的通断,电子控制单元ECU连接发动机和电磁阀控制模块,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情况来控制电磁阀控制模块的通断,从而控制副机油通道是否能够提供压力机油给活塞进行喷油冷却;能够根据发动机不同工况实现对活塞的精确冷却和温度控制,减小发动机部分负荷情况下的机油消耗,使得发动机更加紧凑,重量更轻,提高整个发动机和整车的燃油消耗指标。CN102678250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装置”,用于解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活塞的冷却问题,它包括控制阀、气缸体主油道、气缸体副油道、连通油道、冷却喷嘴油道和活塞冷却喷嘴总成,所述控制阀通过感应机油温度来控制其单向开闭,控制阀安装在气缸体主油道与气缸体副油道之间连通油道的末端,所述气缸体主油道与发动机润滑系统元件连通,所述气缸体副油道通过冷却喷嘴油道与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连通;由控制阀与活塞冷却喷嘴总成的限压阀共同控制喷油动作,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活塞部分均能达到最佳冷却效果。上述两篇文献中的冷却油路均布置在缸体内部,导致缸体结构复杂,生产加工困难,因此需对现有的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其能够简化缸体结构,简化缸体铸造、机加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成本;能够在保证缸体生产效率和合格率的同时,保证前罩盖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缸盖进油道、排气侧横向主油道,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所述缸体进油道、缸盖进油道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每个所述分支油道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进一步,所述前端油道包括长油道、前端与所述长油道的左端部连接的进气侧连通油道、左端与所述长油道的右端部连接的短油道、后端与所述短油道的右端部连接的排气侧连通油道;所述进气侧连通油道的后端与所述缸盖进油道连接,所述排气侧连通油道的后端与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对应连接。进一步,所述电磁阀安装孔位于所述短油道与排气侧连通油道的连接部位,且所述电磁阀安装孔中配合安装有电磁阀。进一步,所述缸体前端部设有前罩盖连通油道,该前罩盖连通油道的后端部与所述缸盖进油道相通、前端与所述进气侧连通油道的后端对应连接。进一步,所述缸盖进油道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的前端部通过缸体前端油道连接,且该缸体前端油道分别垂直于所述进气侧横向主油道和缸盖进油道。进一步,所述进气侧横向主油道上设有与机油泵连接的反馈油道。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将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布置在前罩盖内,简化了缸体结构,简化了缸体铸造、机加工艺;有效的提高了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了成本;由于电磁阀安装孔布置在短油道与排气侧连通油道的连接处,在保证缸体生产效率和合格率的同时,保证了前罩盖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工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缸体内油道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缸体进油道,12-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3-反馈油道;14-缸盖进油道,15-缸体前端油道,16-前罩盖连通油道,17-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8-分支油道,19-活塞冷却喷嘴总成;21-长油道,22-进气侧连通油道,23-短油道,24-排气侧连通油道,25-电磁阀安装孔,26-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25;所述缸体进油道11、缸盖进油道14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11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18,每个所述分支油道18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19。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布置在缸体的进气侧;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分支油道18、活塞冷却喷嘴总成19布置在缸体的排气侧;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25布置在发动机的前罩盖内。润滑油通过缸体进油道11流入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进入缸盖进油道14,再通过缸盖进油道14进入前罩盖中的前端油道,通过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25进入缸体的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中。相对于现有的的布置,将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25布置在发动机前罩盖内,取消了缸体前端复杂的中转油路设计,能够简化缸体结构,使得缸体铸造、机加工艺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缸体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降低成本。同时,由于前罩盖本身的结构简单,增加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同样能够保证前罩盖的加工工艺。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通过机加成型,前端油道和电磁阀安装孔在前罩盖内的布置位置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所述前端油道包括长油道21、前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左端部连接的进气侧连通油道22、左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右端部连接的短油道23、后端与所述短油道23的右端部连接的排气侧连通油道24;所述进气侧连通油道22的后端与所述缸盖进油道14连接,所述排气侧连通油道24的后端与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对应连接。所述电磁阀安装孔25位于所述短油道23与排气侧连通油道24的连接部位,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25);所述缸体进油道(11)、缸盖进油道(14)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11)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18),每个所述分支油道(18)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包括布置在缸体内的缸体进油道(11)、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缸盖进油道(14)、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其特征是:还包括布置在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和设在前端油道上的电磁阀安装孔(25);所述缸体进油道(11)、缸盖进油道(14)均竖直布置在缸体进气侧,所述缸体进油道(11)的上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的下端与进气侧横向主油道(12)的前端部连接;所述缸盖进油道(14)与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的前端部通过所述前罩盖内的前端油道连通;所述排气侧横向主油道(17)上设有多个分支油道(18),每个所述分支油道(18)上均连接有活塞冷却喷嘴总成(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的油路布置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前端油道包括长油道(21)、前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左端部连接的进气侧连通油道(22)、左端与所述长油道(21)的右端部连接的短油道(23)、后端与所述短油道(23)的右端部连接的排气侧连通油道(24);所述进气侧连通油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涛张晓宇王岳宇苏学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