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1421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起落架以及安装于机身起落架上的旋翼系统、用于控制旋翼系统工作的动力装置和与动力装置连接以起导航作用的航电系统;旋翼系统包括设于机身起落架上方的两个主旋翼机构,各主旋翼机构包括桨叶、旋翼桨毂和旋转轴,两旋转轴与动力装置转动连接且两旋转轴之间形成夹角,两桨叶分别安装于两旋翼桨毂的端部且在旋转时相互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两个旋翼桨毂均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同时驱动该两个旋翼桨毂工作,两个旋翼桨毂共同工作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并且两个旋翼桨毂相互之间可以抵消反扭矩,即使在极端的条件下,直升机依然具有稳定和可靠的操纵性能。

Crossed double 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mall unmanned helicopter, in particular to the cross double rotor unmanned helicopter, including landing gear and fuselage mounted on the fuselage, landing gear system for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 and the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evice to play the role of navigation avionics system; rotor system consists of two main rotor mechanism of a machine the landing gear above the main rotor blades, the mechanism comprises a rotor hub and a rotating shaft, two rotating shaft and a power device to rotate angle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nect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wo blad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two rotor hub and rotates in staggered. The two rotor hub of the invention are connected with a power device, power device and driving the two rotor hub, two rotor hub work can provide more lift, and two rotor hub between can offset the anti torque, even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the helicopter is still has a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无人直升机
,尤其涉及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现有中小型无人直升机多以单旋翼和共轴双旋翼直升机为主,单旋翼直升机悬停效率低于双旋翼,尾桨布局只为抵消反扭矩,不提供升力,属于功率损耗部分;而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其双旋翼竖向尺寸较大,直升机的操纵稳定性较差,且极端条件下,上下旋翼之间容易出现打桨。另外,传统直升机的主减速器和旋翼系统之间为以及起动机与发电机之间均为分离式设计,导致结构复杂,附加结构重量较多,整体空机重量较重,有效载荷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人直升机悬停效率低以及无功用损耗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起落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的旋翼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旋翼系统工作的动力装置和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以起导航作用的航电系统;所述旋翼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方的两个主旋翼机构,各所述主旋翼机构包括桨叶、旋翼桨毂和旋转轴,两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转动连接且两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夹角,两所述桨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旋翼桨毂的端部且在旋转时相互错开。优选地,所述主旋翼机构还包括自动倾斜盘和操纵拉杆,所述自动倾斜盘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操纵拉杆连接于所述自动倾斜盘与所述旋翼桨毂之间。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联轴器、传动机构和减速箱,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联轴器均与所述机身起落架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输出轴,两所述旋转轴分别与两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齿轮、同步传动带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同步传动带绕设连接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为所述发动机排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连通。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发动机提供油源的油箱,所述油箱通过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优选地,所述旋翼桨毂包括旋翼主轴、变距轴、变距轴套和桨夹,所述旋翼主轴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变距轴与所述旋翼主轴呈垂直设置且穿设所述旋翼主轴并与所述旋翼主轴转动连接,所述变距轴套设于所述变距轴的两端,所述桨夹与所述变距轴套可拆卸连接,所述桨叶安装于所述桨夹上。优选地,所述桨夹通过快拆机构与所述变距轴套可拆卸连接,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垂直紧固件、水平紧固件、夹紧块和压片轴套;所述变距轴套的端部设有插槽,所述桨夹的端部插入所述插槽内,所述夹紧块夹持于所述变距轴套的两侧,所述垂直紧固件的端部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垂直紧固件穿过所述变距轴套、所述桨夹和所述夹紧块伸出至所述夹紧块外,所述水平紧固件穿设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夹紧块连接,所述压片轴套套设于所述水平紧固件外并沿所述水平紧固件滑动以插入所述导向槽或者脱离所述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水平紧固件的外径而小于所述压片轴套的外径。优选地,所述机身起落架上还设有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水箱散热片、格栅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身起落架前端顶部,所述格栅设于所述导流板的两侧,所述水箱散热片安装于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并位于两所述格栅之间。优选地,所述机身起落架上还设有用于供执行元件安装的光电吊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由于两个主旋翼机构的旋转轴之间形成夹角,那么可以确保分别安装于两个旋翼桨毂端部的桨叶在旋转时相互错开,互不干涉,避免出现打桨;同时,两个旋翼桨毂均与一个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同时驱动该两个旋翼桨毂工作,两个旋翼桨毂共同工作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并且两个旋翼桨毂相互之间可以抵消反扭矩,即使在极端的条件下,直升机依然具有稳定和可靠的操纵性能,悬停效率较高,无用功率损失较小,总体结构紧凑,载荷比较大,直升机整体飞行性能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箱与两主旋翼机构连接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减速箱与两主旋翼机构连接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动力装置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隐藏主旋翼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机身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旋翼桨毂的第一视角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旋翼桨毂的第二视角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的旋翼桨毂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机身起落架11—起落架12—机身20—主旋翼机构21—桨叶22—旋翼桨毂23—旋转轴24—倾斜盘25—操纵拉杆30—动力装置31—发动机32—发电机33—离合器34—联轴器35—传动机构36—减速箱37—排气管38—油箱39—启动器40—航电系统50—散热系统51—水箱散热片52—格栅53—导流板60—光电吊舱221—旋翼主轴222—变距轴223—变距轴套224—桨夹225—快拆机构226—摆振阻尼橡胶227—变距摇臂铰351—输入齿轮352—同步传动带353—输出齿轮2231—轴套孔2232—插槽2241—桨夹孔2251—垂直紧固件2252—水平紧固件2253—夹紧块2254—压片轴套2255—弹性件2256—卡环22511—导向槽22531—中间板22532—第一侧边板22533—第二侧边板22534—第一连接座22535—第二连接座22536—夹块孔22541—压片22542—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13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起落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的旋翼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旋翼系统工作的动力装置和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以起导航作用的航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方的两个主旋翼机构,各所述主旋翼机构包括桨叶、旋翼桨毂和旋转轴,两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转动连接且两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夹角,两所述桨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旋翼桨毂的端部且在旋转时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包括机身起落架以及安装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的旋翼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旋翼系统工作的动力装置和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以起导航作用的航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机身起落架上方的两个主旋翼机构,各所述主旋翼机构包括桨叶、旋翼桨毂和旋转轴,两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转动连接且两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夹角,两所述桨叶分别安装于两所述旋翼桨毂的端部且在旋转时相互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翼机构还包括自动倾斜盘和操纵拉杆,所述自动倾斜盘安装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操纵拉杆连接于所述自动倾斜盘与所述旋翼桨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联轴器、传动机构和减速箱,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联轴器均与所述机身起落架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联轴器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箱设有间隔布置的两个输出轴,两所述旋转轴分别与两所述减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输入齿轮、同步传动带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同步传动带绕设连接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为所述发动机排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双旋翼无人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旻
申请(专利权)人:山川创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