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56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发动机负责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给与其连接的发电机,发电机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电源管理器,电源管理器负责向电池组和各电机调配由发电机产生的电量以及电池组工作时机,电池组以及各电机均与电源管理器电连接,电源管理器与飞行控制器电连接,并受飞行控制器控制,各电机均与飞行控制器电连接并均受飞行控制器控制,用以调控各电机的转速。通过上述电源管理器对发电机输出的电能的调配,在不同运行状态下,调控发电机和电池组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延长了无人飞行器的巡航时间,另一方面满足无人飞行器的机动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式和无人垂直起降式。无人飞行器可用于休闲娱乐、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等等领域。目前,中小型无人飞行器主要以电动为主,但电池的低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短等缺陷严重制约了无人飞行器的巡航时间;大型无人飞行器主要采用发动机驱动,但大功率发动机的使用同样限制了其续航时间,同时也存在悬停效率低、噪声大、巡航速度小等缺点。因此,单纯采用电动驱动和发动机驱动中任意一个皆无法满足较长的巡航时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单纯采用电动驱动和发动机驱动中任意一个皆无法满足较长的巡航时间的要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飞行控制器、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多个旋翼机构,所述飞行控制器设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内,各所述旋翼机构与所述飞行器主体连接;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主体、飞行控制器、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多个旋翼机构,所述飞行控制器设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内,各所述旋翼机构与所述飞行器主体连接;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源管理器、电池组以及多个电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飞行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飞行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转速,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所述电源管理器以及所述电池组均连接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主体、飞行控制器、混合动力系统以及多个旋翼机构,所述飞行控制器设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内,各所述旋翼机构与所述飞行器主体连接;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源管理器、电池组以及多个电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组、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电源管理器电性连接,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管理器与所述飞行控制器电性连接并受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各所述电机均与所述飞行控制器电连接并受所述飞行控制器控制转速,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所述电源管理器以及所述电池组均连接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各所述电机分别设置于一所述旋翼机构内以使所述旋翼机构产生推进力;各所述电机所需电能之和为A,所述飞行控制器预设有所述发电机的额定电能值且为B,所述电源管理器在A>B时调控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组均为各所述电机供电,所述电源管理器在A=B时调控所述发电机为各所述电机供电,所述电源管理器在A<B时调控所述发电机为所述电池组和各所述电机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还包括两个主翼和两个副翼,两个所述主翼相对于所述飞行器主体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并均与所述飞行器主体连接,各所述副翼分别与一所述主翼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还包括两机臂,各所述机臂分别固定于一所述主翼且并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旋翼机构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所述旋翼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机臂的两端,剩余两所述旋翼机构分别连接于另一所述机臂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电混合动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旋翼机构分为两个前置旋翼机构和两个后置旋翼机构,各所述机臂具有相对位于所述主翼之前的前端部以及与所述前端部相对的后端部;各所述前置旋翼机构包括前置螺旋桨和前置旋翼主体,所述前置旋翼主体内布设有一所述电机,所述前置旋翼主体具有第一前置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前置端部相对的第二前置端部,所述前置螺旋桨连接于所述第一前置端部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前置螺旋桨旋转而产生推力,各所述前置旋翼主体的第二前置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一所述机臂的前端部;各所述后置旋翼机构包括后置螺旋桨和后置旋翼主体,所述后置旋翼主体内布设有一所述电机,所述后置旋翼主体具有第一后置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后置端部相对的第二后置端部,所述后置螺旋桨连接于所述第一后置端部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使所述后置螺旋桨旋转而产生拉力,各所述后置旋翼主体的第二后置端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一所述机臂的后端部;所述飞行器主体的水平向前飞行方向定义为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川创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