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3111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侧格构式跨越架,所述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包括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所述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所述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还包括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跨接在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护强度高、施工速度快以及防护网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
本技术涉及电力线路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
技术介绍
高压架空线放线跨越一般采用搭设毛竹跨越架、钢管跨越架、带电跨越架等方法作为跨越架体,上部再封保护网的方法。这些方法在高度、承载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高度较高的重要跨越,目前存在采用组塔抱杆节组成的格构式跨越架,具有稳定性强、抗断线能力强、机械化施工程度高、速度快等特点,但跨越架间的防护网承载力依旧有限,无法承载一定的断线能力。专利CN10552964A提供了一种液压装配式跨越架,通过采用液压顶升机构和标准节结构的方式实现架体的自升自降,不依赖辅助起重设备,通过旋转臂机构实现初引绳的展放,不需要传统的动力伞,提高了跨越架施工的自动化,然而这种跨越架稳定需要大量拉线,旋转臂需要较大的拼装场地,仍采用玻璃钢作为防护杆,断线承载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侧格构式跨越架,所述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包括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所述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所述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还包括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跨接在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之间。所述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包括架体机构、主梁机构、防护网机构和安全机构,所述架体机构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所述防护网机构架设于主梁机构上,所述安全机构设置于主梁机构上。所述架体机构包括格构式架体和操作平台,所述格构式架体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主梁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就位三角平台、承重三角平台、顶升三角平台和作业平台,所述就位三角平台、承重三角平台、顶升三角平台和作业平台均与主梁机构连接。所述主梁机构包括主横梁、支撑门架、推进油缸组件和顶升油缸组件,所述主横梁架设于支撑门架上,并与架体机构连接,所述支撑门架与安全机构连接,所述推进油缸组件分别与支撑门架和架体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分别与安全机构和架体机构连接。所述支撑门架包括斜撑杆以及由斜撑杆支撑的就位门架、导向门架、承重门架和对接门架,所述就位门架与架体机构连接,所述导向门架分别与就位门架和导向门架连接,所述导向门架与推进油缸组件连接,所述承重门架和对接门架均与架体机构连接。所述推进油缸组件包括推进油缸泵站、推进油缸、油缸支座、托架和爬爪,所述推进油缸泵站位于主横梁的首节单节底部,所述推进油缸后端固定在油缸支座上,中端由托架支撑,前端与爬爪连接。所述顶升油缸组件包括顶升油缸泵站、顶升油缸、顶升架和托辊,所述顶升油缸泵站位于架体机构内部,所述顶升油缸设置于顶升架上,所述托辊与顶升架连接。所述防护网机构包括铝合金防护杆、防护网和卷绳组件,所述防护网架设于铝合金防护杆上,所述铝合金防护杆和防护网均与主梁机构连接,所述卷绳组件与架体机构连接。所述安全机构包括防护栏杆、主梁锁紧组件和推进油缸行程限位组件,所述防护栏杆设置于架体机构上,所述主梁锁紧组件和推进油缸行程限位组件均设置于主梁机构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通过硬质横梁代替传统绳索封网承载故障状态冲击载荷,保护被跨越物,提高了跨越架的断线承载能力,实现了对被跨越物的一种类似全封闭的保护,同时采用铝合金防护杆代替传统的玻璃钢防护杆,大大提升了断线承载能力。(2)设置有推进油缸组件,以推进的方式安装横梁,可以减少施工占用空间,同时减少单件吊装重量。(3)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结构牢固,抗承载能力强。(4)主横梁采用倒三角截面,结构轻巧,同时下弦杆采用H型小车与铝合金防护杆连接,更容易安装。(5)设有就位三角平台和承重三角平台,缩小了横梁的实际跨距。(6)设有安全机构,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7)操作平台采用焊接件形式便于组装和运输,减少拼装工作量。(8)设置有支撑门架,用以控制横梁位置,最大限度的减轻了结构的质量。(9)设置有顶升油缸组件,实现横梁的调平对接,同时设有推进油缸行程限位组件,确保了施工的安全。(10)该跨越架可以反复使用,摊薄了工器具成本,减少环境使用成本如占地、拉线以及可能引起的地下管线损坏等,提高了机械化的使用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11)由于机械化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可以做到4~5天完成一处跨越架的施工,远远优于一处20米以上大型毛竹或钢管跨越架需要2周左右时间的施工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a)为主视图,(2b)为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成框图;图4为本技术实际应用跨越断面示意图;其中,1为就位门架,2为就位三角平台,3为导向门架,4为推进油缸组件,5为标准节,6为主横梁,7为承重三角平台,8为承重门架,9为连接小车,10为顶升油缸组件,11为顶升三角平台,12为对接门架,13为作业平台,14为锁紧装置,15为铝合金防护杆,16为防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由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和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组成,两侧格构式跨越架采用抱杆标准、连接件及需要的拉线、底座等组成,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包括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由架体机构、主梁机构、防护网机构及安全机构共四大部分组成。顶升侧跨越架与顶部双轨推进式硬封网系统通过架体连成一体,承力侧跨越架与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网系统通过门架连接。采用两个横梁通过水平液压推进的方式,跨接在两侧跨越架上方,横梁间安装多根铝合金防护杆15和防护网16,保护被跨越物。架体机构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防护网机构架设于主梁机构上,安全机构设置于主梁机构上。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架体机构包括格构式架体和操作平台,格构式架体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操作平台与主梁机构连接。格构式架体由抱杆标准节5、非标节、六通连接件、拉线和底座等组成,操作平台包括就位三角平台2、承重三角平台7、顶升三角平台11和作业平台13,就位三角平台2、承重三角平台7、顶升三角平台11和作业平台13均与主梁机构连接。主梁机构包括主横梁6、支撑门架、推进油缸组件4和顶升油缸组件10,主横梁6架设于支撑门架上,并与架体机构连接,支撑门架与安全机构连接,推进油缸组件4分别与支撑门架和架体机构连接,顶升油缸组件10分别与安全机构和架体机构连接。主横梁6包括臂节和连接板,支撑门架包括斜撑杆以及由斜撑杆支撑的就位门架1、导向门架3、承重门架8和对接门架12,就位门架1与架体机构连接,导向门架3分别与就位门架1和导向门架3连接,导向门架3与推进油缸组件4连接,承重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侧格构式跨越架,所述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包括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所述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还包括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跨接在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包括两侧格构式跨越架,所述两侧格构式跨越架包括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所述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均为双臂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还包括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跨接在顶升侧跨越架和承力侧跨越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系统包括架体机构、主梁机构、防护网机构和安全机构,所述架体机构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所述防护网机构架设于主梁机构上,所述安全机构设置于主梁机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机构包括格构式架体和操作平台,所述格构式架体分别与顶升侧跨越架、承力侧跨越架和主梁机构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与主梁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就位三角平台、承重三角平台、顶升三角平台和作业平台,所述就位三角平台、承重三角平台、顶升三角平台和作业平台均与主梁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液压推进型硬封顶格构式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机构包括主横梁、支撑门架、推进油缸组件和顶升油缸组件,所述主横梁架设于支撑门架上,并与架体机构连接,所述支撑门架与安全机构连接,所述推进油缸组件分别与支撑门架和架体机构连接,所述顶升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天刚薛栋马骏王固萍穆松蔡钧李峰梅志农郑伟华林坚杨俊方国庆金鹤翔童琦何江段成荫徐奋黄庆锦许勇华盛健昌李轶群虞佳旻丁晨金刚夏杰李俊明何宏利刘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