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161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9 20:21
为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箱往往结构复杂,但不够紧凑,其制备后的动力电池箱强度较差,其电连接常常不够可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其包括外壳、若干安装于外壳中的电池模组及电池连接片;所述电池外壳设有模组插槽,所述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模组插槽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中的2个以上的软包装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采用在外壳中设置模组插槽,将电池模组插装在模组插槽中的方式,安装更加简单,更加牢固可靠;其动力电池箱强度更强。其电连接也更加牢固可靠。且简化了装配工艺,大大减少了电池成组的时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指动力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对绿色出行与环保理念的提倡,电力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的使用,其中尤其以电动汽车应用的最多,当然也会应用到其它的电力蓄能的领域。其动力电池箱一般包括外壳及置于外壳中由多个并联或串联而成电池模组组成。目前,现有的动力电池箱往往结构复杂,但不够紧凑,其制备后的动力电池箱强度较差,且由于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引出电池模组中的电流以及实现电池模组间的电连接,其电连接常常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箱往往结构复杂,但不够紧凑,其制备后的动力电池箱强度较差,其电连接常常不够可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外壳、若干安装于外壳中的电池模组及电池连接片;所述电池外壳设有模组插槽,所述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模组插槽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中的2个以上的软包装电池;所述模组框架上引出有相互绝缘的螺柱状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每个软包装电池内分别引出有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上设有电极孔;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孔与所述第一电极柱配合,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柱配合,以将所述软包装电池内的电荷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引出;其中,相邻电池模组上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片实现串联或者并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外拧上螺母,以保证所述电池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的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采用在外壳中设置模组插槽,将电池模组插装在模组插槽中的方式,使其安装更加简单,且安装更加牢固可靠;其动力电池箱强度更强。同时,其内部电连接时,不再采用常见的焊接方式,而是将电池模组内的软包装电池上的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通过电极孔与电池模组上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电连接,并在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通过电池连接片连接后,在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外拧上螺母,以保证所述电池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的电连接。如此,其电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简化了装配工艺,大大减少了电池成组的时间,降低了成本。优选地,所述模组框架包括两端板及两侧板;所述两端板和所述两侧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软包装电池安装于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设置在所述端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设置在同一侧的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分别设置在相异侧的端板上。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中部的两端开口的箱体、位于所述箱体下方的下底和位于所述箱体上方的上盖;所述箱体内设有所述模组插槽。优选地,所述箱体为金属制成的金属箱体。优选地,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上还卡接有一金属散热板,所述金属散热板设置成U形;所述金属散热板包括一主要散热面及折叠于所述主要散热面上的侧翼传热面,所述主要散热面与软包装电池相贴,其侧翼传热面与所述金属箱体内表面贴合。优选地,所述侧翼散热面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所述模组框架的侧板上设有第二卡扣结构。优选地,所述软包装电池包括铝塑复合膜及安装于所述铝塑复合膜内的层叠式极芯;所述层叠式极芯包括依次重复层叠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置于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片上引出有正极耳,所述负极片上引出有负极耳;所有正极片上的正极耳焊接在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或者第二引出电极片上;所有负极片上的负极耳焊接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片或者第一引出电极片上。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内的软包装电池为2个,分别设置在模组框架的一边;所述电池模组上的第一电极引出片和第二电极引出片分别向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弯折,将所述第一电极引出片套在所述第一电极柱上,以及将所述第二电极引出片套在所述第二电极柱上。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板,隔板与箱体内壁之间和/或隔板与隔板之间形成插装电池模组的模组插槽的空间。所述箱体外侧还设有模组组合槽,通过在所述相邻的动力电池箱的模组组合槽内插入连接结构,将相邻的动力电池箱拼装成一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动力电池箱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动力电池箱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动力电池箱中电池模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模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模组分解示意图。其中,1、电池模组;2、外壳;21、箱体;22、下底;23、上盖;211、隔板;212、模组组合槽;213、模组插槽;10、软包装电池;101、第一引出电极片;102、第二引出电极片;103、电极孔;11、模组框架;111、第一电极柱;112、第二电极柱;113、安装空间;114、卡凸;11a、端板;11b、侧板;12、金属散热板;121、主要散热面;122、侧翼传热面;12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例将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箱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外壳2、若干安装于外壳2中的电池模组1及电池连接片(图中未示出);如图3所示,所述电池外壳2设有模组插槽213,所述电池模组1插装在所述模组插槽213内;如图4、图5所示,所述电池模组1包括模组框架11及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11中的2个以上的软包装电池10;所述模组框架11上引出有相互绝缘的螺柱状的第一电极柱111和第二电极柱112;每个软包装电池10内分别引出有第一引出电极片101和第二引出电极片102;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101和第二引出电极片102上设有电极孔103;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101上的电极孔103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11配合,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片102上的电极孔103与所述第二电极柱112配合,以将所述软包装电池10内的电荷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111和第二电极柱112引出;其中,相邻电池模组1上的第一电极柱111和第二电极柱112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片实现串联或者并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柱111和第二电极柱112外拧上螺母,以保证所述电池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柱111和所述第二电极柱112的电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外壳、若干安装于外壳中的电池模组及电池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设有模组插槽,所述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模组插槽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中的2个以上的软包装电池;所述模组框架上引出有相互绝缘的螺柱状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每个软包装电池内分别引出有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上设有电极孔;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孔与所述第一电极柱配合,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柱配合,以将所述软包装电池内的电荷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引出;其中,相邻电池模组上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片实现串联或者并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外拧上螺母,以保证所述电池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外壳、若干安装于外壳中的电池模组及电池连
接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设有模组插槽,所述电池模组插装在所述模组
插槽内;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框架及安装于所述模组框架中的2个以上的软包
装电池;
所述模组框架上引出有相互绝缘的螺柱状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
每个软包装电池内分别引出有第一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所述第一
引出电极片和第二引出电极片上设有电极孔;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
孔与所述第一电极柱配合,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片上的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
柱配合,以将所述软包装电池内的电荷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引
出;
其中,相邻电池模组上的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通过所述电池连接片
实现串联或者并联,并在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外拧上螺母,以保证
所述电池连接片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框架包括
两端板及两侧板;所述两端板和所述两侧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软包装
电池安装于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电极柱设置在所述端板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柱和
所述第二电极柱设置在同一侧的端板上;或者,所述第一电极柱和所述第二
电极柱分别设置在相异侧的端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位于
中部的两端开口的箱体、位于所述箱体下方的下底和位于所述箱体上方的上
盖;
所述箱体内设有所述模组插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金属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才程松元周欢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