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及超薄软包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483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4:30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软包装电池厚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电极材料层和极耳;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空白区和敷料区;所述空白区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边缘,并且所述空白区和敷料区均沿极片卷绕方向延伸;所述电极材料层附着于所述敷料区内;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空白区,并沿与所述极片卷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至集流体外。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电池极片的超薄软包装电池。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极片的超薄软包装电池厚度小,容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及采用该电池极片的超薄软包装电池。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各种信息卡如磁卡、智能卡(IC卡)、身份识别卡(ID卡)、银行卡、射频卡(电子标签、RFID)、电子纸等应运而生,以往的卡片不带电源,信息量小、保密性差,正在发展带电源的卡片,提高信息量和保密性,对超薄型电池提出需求。受应用领域的要求,卡片类电子产品的锂电池厚度通常很薄。而现有的聚合物软包装锂离子二次电池最小厚度都在2mm以上,难以满足卡片类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例如,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超薄软包装电池内,电极极片的集流体结构如图1所示。集流体10表面划分为用于焊接极耳20的空白区120和用于涂覆电极材料的敷料区110。沿极片卷绕的方向上(如图1中从左至右的方向上),空白区120位于集流体10的一端,敷料区I1从空白区120沿极片卷绕方向延伸。在上述集流体10基础上制备得到的电池极片结构如图2所示。极耳20焊接于集流体10的空白区120内,并从空白区120沿与极片卷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至集流体10外。敷料区110内涂覆有电极材料30。但是,上述结构的软包装电池厚度仍较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电极材料层和极耳;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空白区和敷料区;所述空白区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边缘,并且所述空白区和敷料区均沿极片卷绕方向延伸;所述电极材料层附着于所述敷料区内;所述极耳焊接于所述空白区,并沿与所述极片卷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至集流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才程松元周欢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