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6532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包括:通过导柱-导套机构相互衔接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导套,所述下模上固定设置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的凹凸模与所述下模设置的凹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外侧一端设置有氮缸弹簧,所述氮缸弹簧依次通过三叉顶板和顶件器与所述凹模衔接,所述三叉顶板设置在凸模的三叉形槽内,所述凸模内还设置有打板。用氮缸弹簧替代了传统的橡胶,利用氮缸弹簧强大、基本恒定而平稳的弹力,使压边力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数值范围内,保证材料能顺利地进入凹模型腔,仅一次拉深便满足图纸要求,且不破裂、圆周表面光滑、无起皱,随着模具结构的优化,修模工作量降至原先的四分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
技术介绍
在无刷直流轴流式风机的带风叶转子中,内部安装有磁钢、外部紧配风叶的磁轭是其核心零件。磁轭因其壁厚为3.5mm,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冲压工艺是理想的选择。出于对拉深性能和导磁性能的要求,将磁轭材料确定为低碳钢板。由于该风机转速为3000转/分,因而对平衡的要求非常高,否则当风机正常运行时,将引起很大的震动。这一平衡指标能否实现,该磁轭拉深件的精度和质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完成带风叶转子,首先必须获得合格的磁轭,这就需要通过落料和拉深两道工艺来完成。采用传统结构橡皮弹顶式磁轭落料拉深复合模,将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将裁好的板料置于下模上端面的卸料板,并紧靠定其位销。当上模下行,凸凹模的外圆插入凹模的内孔便完成了落料工序;随着上模继续下行,凸凹模的下平面压住落料件开始拉深变形,在此同时顶件器上平面紧贴住落料件受压下行,直至拉深完毕。在生产中发现,该模具最初阶段的落料非常顺利,但紧接其后的拉深工序,就显现出了致命的不稳定性,即常出现严重的起皱。采用传统的橡皮弹顶机构,由于工件材料太厚(达3.5mm),致使压边力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工件起皱、外形扭曲甚至被拉裂,且由于橡皮总厚度必须超过200mm,以致于橡皮螺栓19被频频拉断。上述分析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橡皮弹顶机构从拉深开始到结束压边力变化的过程是从最小至最大,而从拉深原理而言,压边力变化的过程应该是基本恒定或者是从最大到最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确保氮缸弹簧始终对磁轭坯料保持恒力施压状态的弹顶式拉深模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包括:通过导柱-导套机构相互衔接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导套,所述下模上固定设置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的凹凸模与所述下模设置的凹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外侧一端设置有氮缸弹簧,所述氮缸弹簧依次通过三叉顶板和顶件器与所述凹模衔接,所述三叉顶板设置在凸模的三叉形槽内,所述凸模内还设置有打板。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凸模外周形状与所述凹模内周形状吻合,所述凹凸模能够间隙配合的嵌入所述凹模内。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凸模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凹模的内缘。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模朝向所述上模一侧还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为半环形,所述半环形内侧凹槽与所述凹模的槽边缘形状吻合。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氮缸弹簧上设置柱塞杆,所述柱塞杆衔接所述三叉顶杆。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别设置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套,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导柱,所述上模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下模固定在下模板上。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模通过上模固定板固定在上模板上,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之间设置有上垫板。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模通过下模固定板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固定板与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下垫板。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模柄。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在设置弹性机构时,用氮缸弹簧替代了传统的橡胶,从而克服了①因压边力不足引起的起皱和变形;②因拉深行程过长,使原橡皮紧固螺钉被频频拉断;③仅需一副拉深模即可满足图纸要求(若用传统结构需三副)。氮缸弹簧的工作缸被安装在下模板的底部,其活塞杆通过三叉顶板与顶件器相衔接,以确保氮缸弹簧始终对磁轭坯料保持恒力施压状态。磁轭的垂直度、同轴度都在0.050以内,达到设计要求,充分体现了氮缸弹簧对深筒或厚壁类零件的拉深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对同类产品的拉深模具设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从上述分析可知,将氮缸弹簧应用于拉深模具的弹顶机构中,能较理想地解决拉裂或起皱这一技术难题。利用氮缸弹簧强大、基本恒定而平稳的弹力,使压边力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数值范围内,保证材料能顺利地进入凹模型腔,仅一次拉深便满足图纸要求,且不破裂、圆周表面光滑、无起皱,随着模具结构的优化,修模工作量降至原先的四分之一。此项技术的应用,还极大地改善了材料的拉深性能,使最初选用的延伸性较好但价格昂贵的冷轧钢板ST14,由价格低廉的热轧酸性钢板SPHC所替代,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大批量生产,产品具有质量可控、风险小、投资少、收效快的优势,不失为拉深模具理想的结构选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凹凸模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凹模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卸料板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卸料板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凸模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凸模的主视图;图8是带风叶转子的主视图;图9是带风叶转子的剖面图;图10是磁钢的剖面图;图中:1、上模板,2、导套,3、导柱,4、模柄,5、上垫板,6、上模固定板,7、打板,8、凹凸模,9、卸料板,10、凹模,11、顶件器,12、三叉顶板,13、凸模,14、下垫板,15、下模固定板,16、下模板,17、氮缸弹簧17,18、带风叶转子,19、磁钢。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氮缸,又称氮缸弹簧17,是一种以高压氮气为工作介质的新型弹性组件,它具有体积小、弹力大、行程长、工作平稳,制造精密,使用寿命长(一百万次),弹力曲线平缓,以及不需要预紧等独特的优点,并具有金属弹簧、橡胶和气垫等常规弹性组件所不具备的初始弹压力强大的独特性能,用于代替常规弹性组件难以完成的工作。而从拉深要求而言,氮缸弹簧17可满足压边力变化的过程基本恒定,因此若将它应用于拉深模具,实现弹压力恒定和延时动作,是一种具有柔性性能的新一代的最理想的弹性部件。如图1-10所示,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包括:通过导柱3-导套2机构相互衔接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导套2,所述下模上固定设置导柱3,上模设置的凹凸模138与所述下模设置的凹模10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外侧一端设置有氮缸弹簧17,所述氮缸弹簧17依次通过三叉顶板12和顶件器11与所述凹模10衔接,所述三叉顶板12设置在凸模13的三叉形槽内,所述凸模13内还设置有打板7。凹凸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包括:通过导柱‑导套机构相互衔接在一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固定导套,所述下模上固定设置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的凹凸模与所述下模设置的凹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外侧一端设置有氮缸弹簧,所述氮缸弹簧依次通过三叉顶板和顶件器与所述凹模衔接,所述三叉顶板设置在凸模的三叉形槽内,所述凸模内还设置有打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包括:通过导柱-导套机构相互衔接在一起的上模和下
模,所述上模上固定导套,所述下模上固定设置导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的凹凸模
与所述下模设置的凹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外侧一端设置有氮缸弹簧,所述氮缸弹簧依次
通过三叉顶板和顶件器与所述凹模衔接,所述三叉顶板设置在凸模的三叉形槽内,所述凸
模内还设置有打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模外周形状与所
述凹模内周形状吻合,所述凹凸模能够间隙配合的嵌入所述凹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模上设置有
开口朝向所述凹模的内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缸弹顶式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朝向所述上模一
侧还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为半环形,所述半环形内侧凹槽与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波谈正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