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0447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3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通过采用耐磨减振橡胶及每个安装管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均布对称设置的变形吸收槽A,变形吸收槽C,变形吸收槽B。加强管凸起5mm呈月牙形状挡块及加强管斜坡,使得叶形平垫位置移动量控制在水平方向偏移2mm之内;在耐磨减振橡胶中的内部还封装有三层、六组帘子线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的弹性联轴器稳定性较差、使用周期短的严重不足之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周期成倍增长,使用寿命可达到11-13个月,适合于各种轿车驱动轴动力连接过程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驱动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
技术介绍
在轿车的动力驱动装置设置是前置后驱、或前置四驱驱动方式时,发动机、变速箱及差速器是连接在一起的,直接连接轮轴后,将动力直接传递至左右两个车轮,或前后左右四个车轮,以驱动车体运动,而将动力从差速器传送到轮子的轴亦称为驱动轴。在驱动轴上安装有用于减少振动、传递扭矩,减缓扭矩冲击的弹性联轴器。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在于:虽然在汽车驱动轴或传动轴上发挥着传递扭矩的重要作用,但是没能有效地解决减少振动、减缓扭矩冲击的的实质性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能有效地解决减少振动、减缓扭矩冲击的的实质性问题。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包括安装套、安装管、加强管、叶形平垫、变形吸收槽A、耐磨减振橡胶、内部加强筋线组、变形吸收槽B、变形吸收槽C、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第三加强管、第四加强管、第五加强管、第流加强管、加强管斜坡,第一帘子线组、第二帘子线组、第三帘子线组、第四帘子线组、第五帘子线组、第六帘子线组组成。没能有效地解决减少振动、减缓扭矩冲击的的实质性问题。所述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的6个安装管分别呈环状设置在中间部位,所述的叶形平垫设置在安装管的两端,所述的安装套设置在6个安装管中的每隔1个安装管的安装管一端,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的加强管设置在耐磨减振橡胶内部及每个安装管的外侧,加强管中心位置与安装管中心位置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但在水平方向上向右侧方向水平偏移3.5mm,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A均布对称设置在安装管的中间部位,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C设置在加强管左侧的外侧,所述的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B设置在叶形平垫右侧的外侧。本专利技术耐磨减振橡胶是由5#标准天然橡胶、丁本胶、不溶性硫磺、促进剂、防老剂、间接法氧化锌、硬脂酸、高芳烃油、流动剂、防焦剂、炭黑,含胶量占60%,各种添加剂占40%,硬度达到HRB78-83,对减振、缓冲以及耐磨性、抗老化性、耐低温性等起着重要重要。本专利技术的加强管共有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第三加强管、第四加强管、第五加强管、第六加强管六个,在每个加强管的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各伸长5mm,其中上边比下边的两端各伸长5mm,其伸长5mm的部分通过呈45°角度的加强管斜坡过度后与没有伸长5mm的部分相交,其中伸长5mm的部分在垂线方向上部1/4处、凸起5mm呈月牙形状挡块,通过呈45°角度的加强管斜坡过度后与没有伸长5mm的部分相交,其伸长凸起5mm呈月牙形状挡块是用于受力变形时阻挡叶形平垫的位置移动,使得位移量控制,在加强管与安装管的中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偏移2mm之内。本专利技术的叶形平垫呈上下两部分非对称设计,上部外侧边缘的半圆中心与内孔中心设置有上下位置的2mm的偏心量,下部外侧边缘的半径比上部外侧边缘半径长2mm的偏心量,下边缘连接处呈60°角度、上边缘连接处呈30°角度的圆滑过渡,其内孔是用于与安装管经冲压工序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在安装管两端成对使用、保证联轴器的受力均匀;设置2mm偏心量的原因是:加强管与安装管的中心位置在同一圆周上,但在水平方向偏移3.5mm,两个偏心量相抵后的偏心量为1.5mm,从而保证加强管两端的月牙形状挡块阻挡叶形平垫的位置移动在水平方向偏移2mm之内。本专利技术的内部设置有三层内部加强筋线组共有第一帘子线组、第二帘子线组、第三帘子线组、第四帘子线组、第五帘子线组、第六帘子线组六组,中间层加强筋连接是逆时针顺次,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由第一帘子线组缠绕,第三加强管、第四加强管由第三帘子线组缠绕,第五加强管、第六加强管由第五帘子线组缠绕;两侧边层加强筋连接是左右两层、逆时针顺次,第二加强管、第三加强管由第二帘子线组缠绕,第四加强管、第五加强管由第四帘子线组缠绕,第六加强管、第一加强管由第六帘子线组缠绕,缠绕后的的内部加强筋连接后封装在耐磨减振橡胶中,其目的是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抵抗变形的强度,增加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通过采用耐磨减振橡胶及每个安装管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管,均布对称设置的变形吸收槽A,变形吸收槽C,变形吸收槽B。加强管凸起5mm呈月牙形状挡块及加强管斜坡,使得叶形平垫位置移动量控制在水平方向偏移2mm之内;在耐磨减振橡胶中的内部还封装有三层、六组帘子线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的弹性联轴器稳定性较差、使用周期短的严重不足之处,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周期成倍增长,使用寿命可达到11-13个月,适合于各种轿车驱动轴动力连接过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新型弹性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管结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叶形平垫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叶形平垫结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中间层加强筋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中间层加强筋连接左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两侧边层加强筋连接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两侧边层加强筋连接左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加强筋连接后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包括安装套1、安装管3、加强管4、叶形平垫6、变形吸收槽A7、耐磨减振橡胶8、内部加强筋线组9、变形吸收槽B10、变形吸收槽C11、第一加强管41、第二加强管42、第三加强管43、第四加强管44、第五加强管45、第流加强管46、加强管斜坡47,第一帘子线组91、第二帘子线组92、第三帘子线组93、第四帘子线组94、第五帘子线组95、第六帘子线组96组成。见图1-图3所示,所述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的6个安装管3分别呈环状设置在中间部位,所述的叶形平垫6设置在安装管3的两端,所述的安装套1设置在6个安装管3中的每隔1个安装管3的安装管3一端,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的加强管4设置在耐磨减振橡胶8内部及每个安装管3的外侧,加强管4中心位置与安装管3中心位置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但在水平方向上向右侧方向水平偏移3.5mm,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A7均布对称设置在安装管的中间部位,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C11设置在加强管左侧的外侧,所述的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B10设置在叶形平垫右侧的外侧。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A7、变形吸收槽B10、变形吸收槽C11三种变形吸收槽,目的是用于受力变形时吸收、储存弹性形变,减缓扭矩冲击造成的对弹性联轴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耐磨减振橡胶8是申请人针对本专利技术研制的专有技术,由5#标准天然橡胶、丁本胶、不溶性硫磺、促进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的6个安装管分别呈环状设置在中间部位,所述的叶形平垫设置在安装管的两端,所述的安装套设置在6个安装管中的每隔1个安装管的安装管一端,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的加强管设置在耐磨减振橡胶内部及每个安装管的外侧,加强管中心位置与安装管中心位置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但在水平方向上向右侧方向水平偏移3.5mm,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A均布对称设置在安装管的中间部位,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C设置在加强管左侧的外侧,所述的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槽B设置在叶形平垫右侧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弹
性联轴器呈圆环状结构,所述的6个安装管分别呈环状设置在中间部位,所述
的叶形平垫设置在安装管的两端,所述的安装套设置在6个安装管中的每隔1
个安装管的安装管一端,左右侧对称设置,所述的加强管设置在耐磨减振橡胶
内部及每个安装管的外侧,加强管中心位置与安装管中心位置设置在同一圆周
上,但在水平方向上向右侧方向水平偏移3.5mm,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
的变形吸收槽A均布对称设置在安装管的中间部位,所述的6个深度为3-3.5mm
的变形吸收槽C设置在加强管左侧的外侧,所述的深度为3-3.5mm的变形吸收
槽B设置在叶形平垫右侧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轿车驱动轴的新型弹性联轴器,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管共有第一加强管、第二加强管、第三加强管、第四加强
管、第五加强管、第六加强管六个,在每个加强管的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各伸长
5mm,其中上边比下边的两端各伸长5mm,其伸长5mm的部分通过呈45°角度
的加强管斜坡过度后与没有伸长5mm的部分相交,其中伸长5mm的部分在垂线
方向上部1/4处、凸起5mm呈月牙形状挡块,通过呈45°角度的加强管斜坡
47过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连忠戴智涵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联君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