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2387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8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其包括第一DI模块和第二DI模块,钢包车车体后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电机与减速机驱动相连,减速机与车轮驱动相连,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二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第一、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第三、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第一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第一DI模块输出端、第二DI模块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与变频器输入端相连,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输入端相连,操作箱、限位开关通过屏蔽电缆与控制器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
技术介绍
LF(LadleFurnace)炉是70年代初期在日本发展起来的精炼设备。由于它设备简单,投资费用低,操作灵活和精炼效果好而成为冶金行业的后起之秀,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LF炉精炼主要靠桶内的白渣,在低氧的气氛中(氧含量为5%),向桶内吹氩气进行搅拌并由石墨电极对经过初炼炉的钢水加热而精炼。由于氩气搅拌加速了渣-钢之间的化学反应,用电弧加热进行温度补偿,可以保证较长时间的精炼时间,从而可使钢中的氧、硫含量降低,夹杂物按ASTM评级为0~0.1级。LF炉可以与电炉配合,以取代电炉的还原期,还可以与氧气转炉配合,生产优质合金钢。此外,LF炉还是连铸车间,特别是合金钢连铸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控制成分、温度及保存钢水的设备。因此LF炉的出现形成了LD—LF—RH—CC(连铸)新的生产优质钢的联合生产线。在这种联合生产线上钢的还原精炼主要是靠LF炉来完成的。LF炉所处理的钢种几乎涉及从特钢到普钢的所有钢种,生产中可视质量控制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操作制度。在各种二次精炼设备中,LF炉的综合性价比高。LF炉钢包车所处精炼车间内轨道往往是敞开式,行走过程中当有人员穿过导轨,而目前钢包车控制器无防撞功能,当操作人员不注意或者处于视觉死区时,极易出现人身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技术方案: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包括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电机、钢包车车体、第一DI模块、第二DI模块、控制器、变频器、限位开关和操作箱,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后框架两端导轨的上方处分别设有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和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后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机驱动相连,所述减速机与车轮驱动相连,所述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第二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第一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DI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DI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DP总线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操作箱、所述限位开关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靠性高;2、稳定性好;3、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其中:1-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2-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3-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4-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5-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6-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7-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8-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9-电机10-钢包车车体11-第一DI模块12-第二DI模块13-控制器14-变频器15-限位开关16-操作箱17-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包括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1、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2、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3、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4、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5、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6、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7、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8、电机9、钢包车车体10、第一DI模块11、第二DI模块12、控制器13、变频器14、限位开关15和操作箱16,钢包车车体10的前后框架两端导轨的上方处分别设有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1、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3、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5和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7,钢包车车体10的后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2,钢包车车体10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6,钢包车车体10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4、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8,钢包车车体10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9,电机9与减速机驱动相连,减速机与车轮17驱动相连,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1的输出端、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3的输出端、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5的输出端、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7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第二DI模块1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2的输出端、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4的输出端、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6的输出端、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8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第一DI模块1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DI模块11的输出端、第二DI模块12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13的输入端相连,控制器13的输出端通过DP总线与变频器14的输入端相连,变频器14的输出端通过屏蔽电缆与电机9的输入端相连,操作箱16、限位开关15通过屏蔽电缆与控制器13相连。上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电机、钢包车车体、第一DI模块、第二DI模块、控制器、变频器、限位开关和操作箱,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后框架两端导轨的上方处分别设有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和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后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与减速机驱动相连,所述减速机与车轮驱动相连,所述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第二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均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第一DI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DI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二DI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DP总线与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操作箱、所述限位开关通过屏蔽电缆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F炉钢包车的智能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
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
感器、第二长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电机、钢包
车车体、第一DI模块、第二DI模块、控制器、变频器、限位开关和操作箱,
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后框架两端导轨的上方处分别设有第一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二
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四短距离红外传感器和第五短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
后侧的中部设有第一长距离红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前侧的中部设有第二长距离红
外传感器,所述钢包车车体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三短距离红外传感器、第六短距离红
外传感器,
所述钢包车车体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兴华佟冰张东余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