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1481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的保温槽,位于保温槽内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上方的混凝土,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保温槽的保温槽侧壁的两侧外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将中心排水管设置在保温槽内,并在保温槽上方设置聚氨酯保温板,无需深埋排水管,也能防止排水管冻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的解决寒冷及严寒地区非深埋水沟段隧道仰拱填充中心水沟冻结问题,保障隧道排水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寒冷及严寒地区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寒冷及严寒地区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修建了多条高寒地区铁路,对于隧道保温中心水沟(隧道非洞口中心深埋水沟段落),目前大多沿用温暖地区的排水理念,采取在仰拱填充中埋置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方式。从东北、西北已经建成铁路项目来看,这种在隧道非洞口防寒段落仰拱填充中埋置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方式,防冻性能不太理想。目前,在隧道排水洞口设置防寒深埋中心水沟长度的标准是:寒区1000m,严寒区2000m。由于隧道冻害与风向、风速、光照及列车运行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实际的冻结长度大于隧道深埋水沟的设防长度,仰拱填充厚度有限,中心排水管埋置深度小于冻结深度,现实中往往出现仰拱填充埋置水沟冻结现象,导致中心水沟被冻结堵塞排水不畅,衬砌背后积水冻胀,给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寒冷及严寒地区非深埋中心沟段落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本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的保温槽,位于保温槽内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上方的混凝土,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保温槽的两个保温槽侧壁的两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所述的双层防水板夹紧贴保温槽侧壁设置,双层防水板夹内部是5cm厚的第二聚氨酯保温板,上端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封堵。所述的保温槽侧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将中心排水管设置在保温槽内,并在保温槽上方设置聚氨酯保温板,无需深埋排水管,也能防止排水管冻结。本技术能很好的解决寒冷及严寒地区非深埋水沟段隧道仰拱填充中心水沟冻结问题,保障隧道排水畅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衬砌轨下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保温槽侧壁的配筋图;图4是本技术的中心排水管接口的纵断面示意图。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仰拱填充部分2:保温槽3:仰拱10:中心排水管11:混凝土12:混凝土基座13:第一层水泥砂浆14:钢筋网15:第二层水泥砂浆20:保温槽侧壁30:第一聚氨酯保温板40:双层防水板夹50:双组份聚硫密封胶60:横向导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及其施工方法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衬砌轨下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10的保温槽2,位于保温槽2内并包护在中心排水管10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12,包护在中心排水管10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30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30上方的混凝土 11,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60,利用横向Φ 100PVC的导水管将隧道侧沟的水排入中心排水管10。保温槽的两个保温槽侧壁20的两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40。双层防水板夹40紧贴保温槽侧壁设置,双层防水板夹40内部是5cm厚的第二聚氨酯保温板,上端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50封堵。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是在仰拱3施作完成以后,以隧道中线a。为中心施作保温槽2。在保温槽内部施作混凝土基座12,在基座上部放置预埋中心排水管10,在中心排水管10的侧部及上部铺设双层5cm厚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30,第一双层聚氨酯保温板30紧贴中心排水管设置,然后回填混凝土 11至设计高度。在保温槽外部设置双层防水板夹40,在双层防水板夹40内部填充聚氨酯保温板,上部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50封堵。最后施作仰拱填充部分1至设计高度。图3是本技术的保温槽侧壁的配筋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的保温槽侧壁20净距1200mm,厚度为200mm,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结构,主筋和纵向筋(V b2、b3、b4、b5、b6)采用Φ 12的ΗΡΒ400的钢筋,间距为200mm,卜箍筋采用Φ8的HRB300的钢筋,间距为2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实施。图4是本技术的中心排水管接口的纵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的中心排水管10采用直径600mm,壁厚60m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排水管,采用企口刚性接头形式。在接缝处先铺设15mm厚、200mm宽的第一层水泥砂浆13,再铺设20#10X10、180mm宽的钢筋网14,最后再铺设10mm厚、200mm宽的第二层水泥砂浆15。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适用于寒冷及严寒地区。该保温中心水沟考虑隧道非深埋水沟段落中心水沟无保温层覆盖,同时充分考虑到保温板一般质地较硬,包裹在钢筋混凝土中心排水管外的施工困难,创造性地采取了在中心水管的侧部及上部加设保温层的措施,使得中心排水管上、侧部可能接触冷空气的部位保温隔绝。采用了在仰拱填充中设置钢筋混凝土保温槽,保温槽两侧槽壁外侧铺设双层5cm聚氨酯保温板以确保中心管沟侧部保温;保温槽内部混凝土基座上放置中心排水管,排水管上部铺设半包型两层5cm聚氨酯保温板,以确保中心管沟上部保温;保温槽上部采用混凝土加设双层钢筋网回填覆盖以确保承载安全。该保温中心水沟充分考虑保温,整体施工可操作性大大改善,增加投资很小。【主权项】1.一种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其特征在于:该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10)的保温槽(2),位于保温槽内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12),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30)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上方的混凝土(11),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60);保温槽的两个保温槽侧壁(20)的两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其特征在于:双层防水板夹(40)紧贴保温槽侧壁(20)设置,双层防水板夹内部是5cm厚的第二聚氨酯保温板,上端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50)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其特征在于:保温槽侧壁(20)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的保温槽,位于保温槽内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上方的混凝土,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保温槽的保温槽侧壁的两侧外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本技术的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将中心排水管设置在保温槽内,并在保温槽上方设置聚氨酯保温板,无需深埋排水管,也能防止排水管冻结。本技术能很好的解决寒冷及严寒地区非深埋水沟段隧道仰拱填充中心水沟冻结问题,保障隧道排水畅通。【IPC分类】E21F16/02【公开号】CN204960974【申请号】CN201520624680【专利技术人】孟庆余, 李怀鉴, 高树峰, 闻毓民, 王旭, 陈换利, 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保温中心水沟,其特征在于:该保温中心水沟包括容纳中心排水管(10)的保温槽(2),位于保温槽内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下半部外侧的混凝土基座(12),包护在中心排水管上半部外侧的第一聚氨酯保温板(30)和填埋在第一聚氨酯保温板上方的混凝土(11),以及使隧道侧沟与保温中心水沟连通的横向导水管(60);保温槽的两个保温槽侧壁(20)的两侧设置有双层防水板夹(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余李怀鉴高树峰闻毓民王旭陈换利方波冯山群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