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362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上的拧紧螺母的套筒、用于夹持套筒的第一扳手以及用于固定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扳手,其中,套筒为中空柱状结构,套筒包括:夹持部和拧紧螺母拆装部,第一扳手与夹持部夹持连接,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与第一扳手夹持的形状相匹配;拧紧螺母拆装部与拧紧螺母连接,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与拧紧螺母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扳手的形状为L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臂,扳手头穿过套筒的中部与减震器活塞杆连接。所述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通过一个套筒和两种不同类型的扳手,以一种简单、便捷的方式,实现了前滑柱减振器拆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
技术介绍
麦弗逊式悬架的前滑柱减振器的拆装需要使用专用设备,使用专用设备能够实现对减振器活塞杆的固定,从而拆装减振器。但在汽车试验场等地难以拥有专用设备对减振器拆装,若采用普通套筒和扳手结构,如图1所示,无法实现减振器活塞杆的固定,在操作扳手时,活塞杆随之运动,从而无法实现前滑柱减振器的换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结构简单又能够实现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能够在没有专用前滑柱减振器拆装设备的前提下,简单方便的实现前滑柱减振器的拆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上的拧紧螺母的套筒、用于夹持所述套筒的第一扳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扳手,其中,所述套筒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套筒包括:夹持部和拧紧螺母拆装部,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夹持部夹持连接,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扳手夹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与所述拧紧螺母连接,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与所述拧紧螺母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扳手的形状为L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臂,所述扳手头穿过所述套筒的中部与所述减振器活塞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为六边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扳手的扳手头为外六角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为六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在汽车试验场等地难以拥有专用前滑柱减振器拆装设备又无法通过普通套筒和扳手实现减振器拆装的前提下,通过一个套筒和两种不同类型的扳手,以一种简单、方便的方式,达到拆装前滑柱减振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套筒和扳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示意图;图3表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X部放大不意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的A-A剖视图;图5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套筒;2、第一扳手;3、第二扳手;4、夹持部;5、拧紧螺母拆装部;6、拧紧螺母;7、安装座;8、减振器活塞杆;9、减振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8上的拧紧螺母6的套筒1、用于夹持所述套筒I的第一扳手2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活塞杆8的第二扳手3,其中, 如图5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在现有技术中,套筒的外部形状为圆柱体,因套筒的外部形状不适宜扳手夹持,因此,在套筒上端的中部开设有一个方形孔,用于将扳手的扳手头插入其中,再通过操作扳手臂实现套筒的转动,但是这种结构的套筒和扳手在拆装前滑柱减振器时,无法固定住减振器活塞杆,因而难以实现减振器的拆装,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图6所示的套筒结构,其中,所述套筒I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套筒I包括:夹持部4和拧紧螺母拆装部5,所述第一扳手2与所述夹持部4夹持连接,所述夹持部4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扳手2夹持的形状相匹配,可设计为六边形、四边形、椭圆形等适宜夹持的形状,通过将套筒I的外部形状改进为适宜扳手夹持的形状,不仅保留了图1中的使用方法,还使扳手的扳手头可直接夹持套筒I的外部带动套筒I发生转动,再利用另一扳手穿过套筒I的中部,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从而实现了减振器9的拆装。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5与所述拧紧螺母6连接,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5的内部形状与所述拧紧螺母6的形状相匹配,一般情况下,拧紧螺母6为外六角结构,因此,拧紧螺母拆装部5的内部形状可设计为六边形;所述第二扳手3的形状为L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臂,减振器活塞杆的顶部开设有一孔,所述扳手头穿过所述套筒I的中部,深入到活塞杆上的孔中,通过扳手臂,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一般情况下,活塞杆顶部上的孔为六边形,因此,第二扳手3的扳手头可设计为外六角结构以配合六边形的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采用两种结构的扳手,一种为夹持结构,一种为固定结构,并配合一套筒1,从而代替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的专有设备,降低成本,实用性强。如图4所示,通过减振器活塞杆8与拧紧螺母6的配合,使减振器9固定在安装座7上,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前滑柱减振器的拆装装结构,套筒I需要深入到安装座7的型腔中,第二扳手3穿过套筒I,深入到减振器活塞杆8顶部的孔中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第一扳手2作为夹持结构,与套筒I上端的夹持部4配合。前滑柱减振器拆装过程包括:拆卸过程和组装过程,下面将分别进行描述。拆卸过程:第二扳手3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第一扳手2夹持住套筒1,套筒I深入到安装座7的型腔中与拧紧螺母6接触,在第一扳手2上施加适当拆卸力矩,带动套筒I转动,进而带动拧紧螺母6转动,同时通过第二扳手3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从而实现拧紧螺母6与减振器活塞杆8的分离,进而实现减振器9与安装座7的脱离,最终实现前滑柱减振器的拆卸。组装过程:第二扳手3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第一扳手2夹持住套筒1,套筒I深入到安装座7的型腔中与拧紧螺母6接触,在第一扳手2上施加适当打紧力矩,带动套筒I转动,进而带动拧紧螺母6转动,同时通过第二扳手3固定减振器活塞杆8,从而实现拧紧螺母6与减振器活塞杆8的拧紧配合,进而实现减振器9与安装座7的组装,最终实现前滑柱减振器的组装。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上的拧紧螺母的套筒、用于夹持所述套筒的第一扳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扳手,其中, 所述套筒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套筒包括:夹持部和拧紧螺母拆装部,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夹持部夹持连接,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扳手夹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与所述拧紧螺母连接,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与所述拧紧螺母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扳手的形状为L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臂,所述扳手头穿过所述套筒的中部与所述减振器活塞杆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为六边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扳手的扳手头为外六角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为六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上的拧紧螺母的套筒、用于夹持套筒的第一扳手以及用于固定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扳手,其中,套筒为中空柱状结构,套筒包括:夹持部和拧紧螺母拆装部,第一扳手与夹持部夹持连接,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与第一扳手夹持的形状相匹配;拧紧螺母拆装部与拧紧螺母连接,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滑柱减振器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拆装减振器活塞杆上的拧紧螺母的套筒、用于夹持所述套筒的第一扳手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扳手,其中,所述套筒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套筒包括:夹持部和拧紧螺母拆装部,所述第一扳手与所述夹持部夹持连接,所述夹持部的外部形状与所述第一扳手夹持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与所述拧紧螺母连接,所述拧紧螺母拆装部的内部形状与所述拧紧螺母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扳手的形状为L型,包括:扳手头和扳手臂,所述扳手头穿过所述套筒的中部与所述减振器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伟王凤仙彭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