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367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其上为纵沟的外侧主沟和内侧主沟,与内侧主沟有夹角的横向槽;与外侧主沟平行的外侧次主沟;与外侧次主沟有夹角的第一横沟,外侧次主沟一侧有辅助横沟;外侧横向沟槽为宽度逐渐减小的弧形沟槽,与辅助横沟有距离且一端有与其连通的纵向沟槽;与内侧主沟平行的内侧次主沟;与内侧次主沟具有夹角的第二横沟;与内侧次主沟连通的内侧横向沟槽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弧形沟槽。外侧花纹结构复杂,提高了轮胎抓地力,车辆转弯时具有好的操控,提高了防侧滑性能,内侧横向沟槽可提升排水性及破除湿地水膜,车辆在湿地有好的操控及刹车性能,降低了轮胎内侧磨损的情况,从而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轮胎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撑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作为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媒介,肩负着承重、刹车以及行车安全等重要职责。而车辆在正常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真正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绝对不会比我们行走在路上鞋底与地面所接触的面积大多少。这么小的接触面积,需要完成以上这么多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这时轮胎上的花纹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轮胎花纹即轮胎胎面上的各种纵向、横向、斜向组成的沟槽。其中,纵向花纹因具有纵向连续性的特点主要承担雨天排水的功能,并对轮胎的散热具有较大的帮助,但抓地力不足;而横向花纹则有着较大的抓地能力,从而可以弥补纵向花纹的先天缺陷。目前,轮胎上的花纹通常为对称性花纹,具体包括中间的条状花纹、中心沟和横向沟、以及边缘的周边弧形槽。由于将花纹设置为对称结构,可简化加工,但是,在实际中,由于车辆在转弯过程中,车轮的内侧与外侧的受力情况是不同的,这会造成轮胎内部磨损较为严重,降低了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降低轮胎内部磨损的情况,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降低轮胎内部磨损的情况,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上,并以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外侧主沟和内侧主沟,且所述外侧主沟和所述内侧主沟均为平行于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的纵沟,所述内侧主沟靠近所述外侧主沟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侧主沟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的横向槽;设置在所述外侧主沟远离所述内侧主沟一侧的外侧次主沟,且所述外侧次主沟与所述外侧主沟平行布置;由所述外侧次主沟向所述外侧主沟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且所述第一横沟与所述外侧次主沟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外侧次主沟远离所述外侧主沟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横沟;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外侧胎肩上的外侧横向沟槽,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的弧形沟槽,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远离所述外侧次主沟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侧横向沟槽连通的纵向沟槽,所述外侧横向沟槽与所述辅助横沟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设置在所述内侧主沟远离所述外侧主沟一侧的内侧次主沟,且所述内侧次主沟与所述内侧主沟平行布置;由所述内侧次主沟向所述内侧主沟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沟,所述第二横沟与所述内侧次主沟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内侧胎肩上的内侧横向沟槽,且所述内侧横向沟槽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弧形沟槽,所述内侧横向沟槽一端与所述内侧次主沟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轮胎胎面的端面相抵隔离。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预设夹角为10°-25°,且所述横向槽沿轮胎的内侧向外侧方向向上倾斜。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二预设夹角和所述第三预设夹角均为10°-25°。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横沟和所述第二横沟两者沿轮胎内侧向外侧方向的倾斜方向相反。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第一横沟包括:与所述外侧次主沟具有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外首段沟;与所述外首段沟连通倾斜方向相同,且具有夹角的外尾段沟;所述第二横沟包括:与所述内侧次主沟具有所述第三预设角度的内首段沟;与所述内首段沟连通倾斜方向相同,且具有夹角的内尾段沟。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外侧横向沟槽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外侧次主沟之间的夹角为91°-100°;所述内侧横向沟槽两端的连线与所述内侧次主沟之间的夹角为91°-100°。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内侧横向沟槽的圆弧半径为80-120mm,所述外侧横向沟槽的圆弧半径为70-100mm。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预设距离为3-10mm。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内侧横向沟槽上还设置有架桥。优选地,上述的轮胎中,所述外侧横向沟槽的截面为U型槽,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的一侧壁的高度由靠近所述辅助横沟向远离所述辅助横沟的方向逐渐减小。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还包括:设置在轮胎胎面上,并以轮胎胎面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外侧主沟和内侧主沟,且外侧主沟和内侧主沟均为平行于轮胎胎面的中心线的纵沟,内侧主沟靠近外侧主沟的一侧设置有与内侧主沟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的横向槽;设置在外侧主沟远离内侧主沟一侧的外侧次主沟,且外侧次主沟与外侧主沟平行布置;由外侧次主沟向外侧主沟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且第一横沟与外侧次主沟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外侧次主沟远离外侧主沟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横沟;设置在轮胎胎面的外侧胎肩上的外侧横向沟槽,且外侧横向沟槽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的弧形沟槽,外侧横向沟槽远离外侧次主沟的一端设置有与外侧横向沟槽连通的纵向沟槽,外侧横向沟槽与辅助横沟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设置在内侧主沟远离外侧主沟一侧的内侧次主沟,且内侧次主沟与内侧主沟平行布置;由内侧次主沟向内侧主沟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沟,第二横沟与内侧次主沟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设置在轮胎胎面的内侧胎肩上的内侧横向沟槽,且内侧横向沟槽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弧形沟槽,内侧横向沟槽一端与内侧次主沟连通,另一端与轮胎胎面的端面相抵隔离,即不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知,轮胎胎面的内侧花纹与外侧花纹不对称,且外侧花纹的花纹结构更为复杂,更好的提高了轮胎抓地力,使车辆在转弯时具有很好的操控,提高了防侧滑性能,而内侧的横向沟槽可进一步提升排水性及破除湿地水膜,使车辆在湿地有更好的操控及刹车性能表现,本申请通过提高轮胎外侧抓地能力,以降低轮胎内侧磨损的情况,从而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轮胎胎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外侧横向沟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轮胎,降低轮胎内部磨损的情况,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还包括:设置在轮胎胎面上,并以轮胎胎面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外侧主沟11和内侧主沟21,且外侧主沟11和内侧主沟21均为平行于轮胎胎面的中心线的纵沟,内侧主沟21靠近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有与内侧主沟21具有第一预设夹角(图1中角a1)的横向槽;设置在外侧主沟11远离内侧主沟21一侧的外侧次主沟12,且外侧次主沟12与外侧主沟11平行布置;由外侧次主沟12向外侧主沟11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13,且第一横沟13与外侧次主沟12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图1中角a2),外侧次主沟12远离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上,并以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外侧主沟(11)和内侧主沟(21),且所述外侧主沟(11)和所述内侧主沟(21)均为平行于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的纵沟,所述内侧主沟(21)靠近所述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侧主沟(21)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的横向槽(24);设置在所述外侧主沟(11)远离所述内侧主沟(21)一侧的外侧次主沟(12),且所述外侧次主沟(12)与所述外侧主沟(11)平行布置;由所述外侧次主沟(12)向所述外侧主沟(11)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13),且所述第一横沟(13)与所述外侧次主沟(12)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外侧次主沟(12)远离所述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横沟(14);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外侧胎肩上的外侧横向沟槽(15),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的弧形沟槽,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远离所述外侧次主沟(1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连通的纵向沟槽,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与所述辅助横沟(1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设置在所述内侧主沟(21)远离所述外侧主沟(11)一侧的内侧次主沟(22),且所述内侧次主沟(22)与所述内侧主沟(21)平行布置;由所述内侧次主沟(22)向所述内侧主沟(21)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沟(23),所述第二横沟(23)与所述内侧次主沟(22)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内侧胎肩上的内侧横向沟槽(25),且所述内侧横向沟槽(25)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弧形沟槽,所述内侧横向沟槽(25)一端与所述内侧次主沟(2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轮胎胎面的端面相抵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包括轮胎胎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上,并以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对称布置的外侧主沟(11)和内侧主沟(21),且所述外侧主沟(11)和所述内侧主沟(21)均为平行于所述轮胎胎面的中心线的纵沟,所述内侧主沟(21)靠近所述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内侧主沟(21)具有第一预设夹角的横向槽(24);设置在所述外侧主沟(11)远离所述内侧主沟(21)一侧的外侧次主沟(12),且所述外侧次主沟(12)与所述外侧主沟(11)平行布置;由所述外侧次主沟(12)向所述外侧主沟(11)方向延伸的第一横沟(13),且所述第一横沟(13)与所述外侧次主沟(12)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所述外侧次主沟(12)远离所述外侧主沟(1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横沟(14);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外侧胎肩上的外侧横向沟槽(15),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减小的弧形沟槽,且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远离所述外侧次主沟(1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连通的纵向沟槽,所述外侧横向沟槽(15)与所述辅助横沟(14)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设置在所述内侧主沟(21)远离所述外侧主沟(11)一侧的内侧次主沟(22),且所述内侧次主沟(22)与所述内侧主沟(21)平行布置;由所述内侧次主沟(22)向所述内侧主沟(21)方向延伸的第二横沟(23),所述第二横沟(23)与所述内侧次主沟(22)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设置在所述轮胎胎面的内侧胎肩上的内侧横向沟槽(25),且所述内侧横向沟槽(25)为其宽度由轮胎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的弧形沟槽,所述内侧横向沟槽(25)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仁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