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898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包括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联接座上铰接有支撑体,在支撑体与联接座之间设有联接两者的驱动机构,在支撑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结构。本支撑装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车架的支撑要求,能够保证车架在装配线上的稳定性,便于在车架上进行快速地打钢号,在车架上所打钢号的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包括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联接座上铰接有支撑体,在支撑体与联接座之间设有联接两者的驱动机构,在支撑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结构。本支撑装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对车架的支撑要求,能够保证车架在装配线上的稳定性,便于在车架上进行快速地打钢号,在车架上所打钢号的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专利说明】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对车架进行打钢号时,用于对车架进行支撑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或摩托车的主体支撑结构为车架,为在车辆上留下永久性的标识,一般需要在车架上打上钢号。若进行手工打钢号作业,车架只需要具有简单的位置固定,然后把钢号打在车架的相应部位上。这种手工往车架上打钢号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慢,而且不同车架上的钢号位置并不能保证统一。为提高作业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有必要设计装配线针对车架上附件的装配来提高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要使车架在装配线上具有良好的位置稳定性,在装配线上需要设置支撑装置,以便为车架提供稳定的支撑。而车架本身的结构走向相对较为复杂,且由于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影响,不同的车架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易造成偏差,这对装配线上所设支撑装置的工作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为车架提供有效的支撑,方便在车架上打出钢号。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包括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联接座上铰接有支撑体,在支撑体与联接座之间设有联接两者的驱动机构,在支撑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的支撑体相当于一块配重,通过驱动机构的带动,而使支撑体向着联接座的外侧斜向运动伸出,通过支撑体上的支撑结构与车架上相应部位的贴合,对车架进行支撑。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滚轮,滚轮通过支板联接在支撑体上。滚轮式的支撑结构便于与车架上支撑部位的表面相贴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车架上支撑部位的走向,从而为车架提供稳定支撑。作为优选,所述支板为两块,这两块支板向着支撑体的同侧伸出,两块支板相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的滚轮。通过两块支板上的滚轮自车架上支撑部位的左右两侧对车架进行支撑,便于车架与滚轮之间的配合,滚轮能够为车架提供稳定的支撑。作为优选,所述支板呈]形。支板呈所述的形状,可以在支板外侧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的滚轮,一方面可提高滚轮与车架之间的贴合稳定性,而且也减少了支板与车架上相应部件之间产生干涉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联接座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竖板和横板,所述支撑体通过联接板铰接在竖板上。这方便了支撑体和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支撑体作相对于联接座的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竖板上垂直地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联接板位于竖板的同侧,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对支撑体进行滑动支撑的支撑轮。设置有支撑轮,可以为支撑体的运动提供一定的支撑,便于保证支撑体在向着车架方向运动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为两块,两块支撑板上支撑轮之间的间隔小于支撑体的宽度,支撑轮的外周面凸出到支撑板上侧边缘的上侧。支撑轮外周面与支撑板上侧边缘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便于支撑轮与支撑体之间的稳定接触。两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所述的支撑轮,可以为支撑体的运动提供更为稳定的支撑。作为优选,所述横板联接在气缸上,气缸为立式设置。气缸可以带动联接座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得本支撑装置能够适应多种尺寸规格的车架的支撑要求。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通过在车架装配线上设置所述的支撑装置用以在往车架上打钢号时对车架进行支撑,以利于车架的稳定性,为车架的位置稳定性提供帮助,便于在车架上进行快速地打钢号,在车架上所打钢号的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使得打钢号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铰接在联接座上的支撑体的运动,从而使得本支撑装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对构件走向相对较为复杂的车架的支撑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中,本技术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的结构包括联接座,在联接座上铰接有支撑体8,联接座与支撑体8之间设有联接两者的驱动机构9,支撑体8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结构。驱动机构9 一般为缸式结构,驱动机构9的两端部分别与支撑体8和联接座活动联接。联接座的结构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竖板10和横板2,竖板10沿竖直方向设置,横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横板2联接在气缸I上,气缸I为立式设置,气缸I工作用于使联接座进行升降。支撑体8通过两块联接板3而铰接在竖板10上,在竖板10上垂直地固定有两块支撑板4,这两块支撑板4与两块联接板3位于竖板10的同侧。两块支撑板4相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撑轮5,支撑轮5用于为运动过程中的支撑体8提供一定的稳定支撑。支撑轮5的外周面凸出到支撑板4上侧边缘的上侧,以便于支撑体8直接与支撑轮5外周面相接触。在需要提供支撑时,为便于两块支撑板4上的支撑轮5能够同时与支撑体8相接触,这两块支撑板4上的支撑轮5之间的间隔要小于支撑体8的宽度。支撑体8—般为块状体,支撑体8外侧面上所设的支撑结构为滚轮6。滚轮6是通过固定在支撑体8宽度方向两侧面上的支板7而实现与支撑体8可转动联接,滚轮6设置在两块支板7相向的表面上,在对车架11进行支撑时,两块支板7上的滚轮6自车架11被支撑部位的左右两侧对该支撑部位进行支撑。每块支板7上均可转动地设置有两只滚轮6,这两只滚轮6设置在支板7外侧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而支板7本身的结构形状呈]形,支板7上所形成的开口朝向外侧,每只支板7上的两个滚轮6分别位于该开口的相对两侧。【权利要求】1.一种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包括联接座,其特征在于,联接座上铰接有支撑体,在支撑体与联接座之间设有联接两者的驱动机构,在支撑体的外侧面上设有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滚轮,滚轮通过支板联接在支撑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为两块,这两块支板向着支撑体的同侧伸出,两块支板相向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的滚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呈]形。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座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竖板和横板,所述支撑体通过联接板铰接在竖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上垂直地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联接板位于竖板的同侧,在支撑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对支撑体进行滑动支撑的支撑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两块,两块支撑板上支撑轮之间的间隔小于支撑体的宽度,支撑轮的外周面凸出到支撑板上侧边缘的上侧。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打钢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联接在气缸上,气缸为立式设置。【文档编号】B25B11/00GK203566533SQ201320582197【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专利技术者】陈益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民罗波徐普友
申请(专利权)人: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