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制造塑料板的模具和制造塑料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9938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以制造塑料板的模具,其利用一个密封装置取代常用模具中的迫紧元件,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本体和至少一个迫紧元件,所述密封本体用以提供刚性,所述迫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两者不同材料的搭配可大幅减少所述迫紧元件的直径,进而,用以制造出大厚度的塑料板或块状体,而且所述密封本体为不易与所述浆料产生反应的材料,因此可以重复使用或是回收,减少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和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各式各样的隔音、隔间或装饰材料中,压克力等塑料材料板是为业界所广泛采用的。一般情况下,该塑料板的厚度约为2到6mm;在特殊情况下,会需要制造出厚度超过8mm甚至100mm的板状或块状的塑料材料。然而将常用的模具应用于制造该厚度大的塑料成品时会有下述问题。参考图1和图2,常用模具1包括一个上模11、一个下模12、一个迫紧元件13、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挟持装置。该上模11和下模12为玻璃板。该迫紧元件13为一硅胶材料的管状体,其位于该上摸11与下模12之间,且与该上模11下表面与该下模12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供注入一浆料16。该固定装置包括复数条固定线14,以用来将该迫紧元件13固定在该上模11或下模12上。该挟持装置包括复数个G形夹15,以用来挟紧该上模11和该下模12。该常用模具1的组合方式如下。首先,将该迫紧元件13拉成一环状后置于该下模12上。接着,利用该等固定线14将该迫紧元件13固定在该下模12上,且将该迫紧元件13撑开使其大致上呈方形。接着,将该上模11覆盖于该迫紧元件13上,使得该上模11下表面与该下模12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最后利用该等G形夹15挟住该上模11和该下模12,而完成该模具1的组装。应用此种模具1的制造塑料板的方法如下。首先,提供一浆料16,该浆料16是将压克力系单体预聚合成粘稠液并添加起始剂所制成,其中该压克力系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该浆料16包含至少50%重量比的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其他不饱和单体。接着,将该浆料16以浇铸方式灌入该封闭空间中。其步骤为将该组装后模具的迫紧元件13的长边中间位置向外拉出上模11和下模12的边缘外,以形成一注模口,然后将浆料16经由该注模口灌入该封闭空间内,最后再将该被拉出的迫紧元件13段塞回其原来位置后,锁紧该等G形夹15。最后,将该组装后的模具1连同其内的浆料16做加热处理,以使该浆料进行聚合反应,之后再脱模并切割,而制得塑料板成品。参考图2,其显示组装后的常用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在常用的制程中,常用的迫紧元件13通常为一管状体,且材料通常为硅胶或其他弹性材料,以提供该模具1受迫紧时的容差与变形的能力。由于最后制成的塑料板成品的侧边通常必须是平坦的,因此在脱模步骤后通常必须将该迫紧元件13所形成的多余毛边(如图中的区域A)去除。当所要制成的塑料板的厚度较小时,其所使用的迫紧元件13的直径也较小,使得该区域A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当所要制成的塑料板的厚度较大时,就必须使用大直径的迫紧元件13,使得该区域A相比之下显得非常大,因而在切割步骤必须去除掉相当大的″毛边″,而造成物料的浪费。参考图3,其显示常用迫紧元件固定在下模上的俯视示意图。由图中可看出大直径迫紧元件13另一应用上的困难,当迫紧元件13的直径越大时,于其角落越不易被拉成直角,因此,如果所需的成品的外形为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必须于脱模后去除区域B,这样,造成加工上的困难与材料的浪费。另外,如果要制成非长方形的不规则形状,该迫紧元件13的固定更显得困难。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且富进步性的模具和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密封装置以取代常用模具中的迫紧元件,该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本体和至少一个迫紧元件,该密封本体用以提供刚性,该迫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二者不同材料的搭配可大幅减少该迫紧元件的直径,进而,用以制造出大厚度的塑料板或块状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制造塑料板的模具,其包括一个上模、一个下模、一个密封装置、一个固定装置和一个挟持装置。该上模和下模为玻璃板或金属板。该密封装置位于该上下模之间,且与该上模下表面与该下模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供注入浆料,该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本体和至少一个迫紧元件,该密封本体为硬度大且刚性大的材料,如玻璃、金属、塑料、橡胶、木材或复合材料等;该迫紧元件为硬度小且弹性大的材料,如合成树脂。该固定装置用来将该迫紧元件固定在该密封本体上。该挟持装置用来挟紧该上模和该下模。由于该密封本体为不易与该浆料产生反应的材料,因此可以重复使用或是回收,减少模具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硬度大且刚性大的密封本体(如玻璃、金属、木材、塑料、橡胶或复合材料等)以取代常用模具中具弹性的迫紧元件,其虽可能会在成品表面形成凹陷等瑕疵,但是此种方式可制造出大厚度的塑料板或块状体,况且此种大厚度的塑料板或块状体的成品表面通常会被去除掉,因此该种产品是可被接受的。附图说明图1显示常用的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2显示组装后的常用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3显示常用迫紧元件固定在下模上的俯视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模具的立体分解图;图5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密封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10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12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密封装置的立体图;图13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图14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密封本体的立体图;和图15显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组装后的模具与其内的浆料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4,其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模具的立体分解图,该模具2包括一上模21、一下模22、一密封装置23、一固定装置和一挟持装置。该上模21为一玻璃板,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下模22也是一玻璃板,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该密封装置23位于该上模21与下模22之间,且与该上模21下表面与该下模22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供注入浆料,该密封装置23包括一个密封本体231和至少一个迫紧元件232,该密封本体231的材料不同于该迫紧元件232的材料。该固定装置为复数条固定线24,以用来将该迫紧元件232固定在该密封本体231或上模21和下模22上。该挟持装置为复数个G形夹25,以用来挟紧该上模21和该下模22。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浆料是将压克力系单体预聚合成粘稠液并添加起始剂所制成,也可再加入其它添加剂,该其它添加剂可为单体、脱模剂、脱泡剂、色料或含颗粒的物料等。该压克力系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MMA),该起始剂为过氧化苯酰(BPO)或偶氮酸异丁氰(AIBN)。该浆料包含至少50%重量比的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其他不饱和单体,该其他不饱和单体是一种选自由乙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苯乙烯(styrene)、丙烯酸(acrylic acid)、丙烯酸甲酯(methyl acrylate)、丙烯酸乙酯(ethyl acrylate)、丙烯酸羟乙酯(hydroxyethyl acrylate)、丙烯酸丙酯(propyl acrylate)、丙烯酸羟丙酯(hydroxypropyl acrylate)、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以制造塑料板的模具,其包括:一上模,其具有一下表面;一下模,其具有一上表面;和一密封装置,其位于所述上下模之间,且与所述上模下表面与所述下模上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供注入浆料,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个密封本体和至少 一个迫紧元件,所述密封本体用以提供刚性,所述迫紧元件用以提供弹性,且所述密封本体的材料不同于所述迫紧元件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福杉谈崇贤钟永裕
申请(专利权)人:高雄塑酯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