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99380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2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提高用户进行的图像诊断的质量。图像处理部(11)比较灌注图像中的各像素值和阈值,基于其比较结果,从灌注图像抽出成为侧副血行路或搭桥血管的候补的患部候补区域。图像处理部(11)把患部候补区域与表示头部内的血管的空间分布的血管图像一起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中的头部灌注中,除了头部的灌注图像以外,还以时序方式得到头部的血管图像。用户通过观察该头部的时序的血管图像,发生血管狭窄等的侧副血行路的发现变得容易。另外,以造影剂到达脑内的某特定部位的时间为基准时刻,算出被检查部位的每个像素的延迟时间,产生表示针对延迟时间的空间分布的图像(以下,称为延迟图像)的技术已经存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延迟时间,作为一例,规定为脑内的血管中最早开始被造影剂染色的时间与在脑内的任意部位的血管开始被造影剂染色的时间的差。另外,在特定的被检查部位,关于反映血管内的造影剂的存在比例的CT值,产生以二维分布表示从向特定的被检查部位流入造影剂开始到CT值取最大值为止的时间(TTP:timetopeak)的图像(以下,称为TTP图像)的技术也已经存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06-2869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使用头部的时序的血管图像时,依赖于用户的图像观察,所以发现侧副血行路很困难。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提高用户进行的图像诊断的质量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比较灌注图像中的各像素值和阈值,基于其比较结果,从上述灌注图像抽出成为侧副血行路或搭桥血管的候补的患部候补区域的患部候补区域抽出部;以及把上述患部候补区域与表示上述头部内的血管的空间分布的血管图像一起显示的显示部。(专利技术的效果)用户进行的图像诊断的质量提高。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B是更详细地示出图1A的图像处理部的构成的图。图2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处理的典型的流程的图。图2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处理的典型的流程的图。图2C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处理的典型的流程的图。图2D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处理的典型的流程的图。图3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TTP图像的一例的图。图3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延迟图像的一例的图。图4A是示出在图2B的步骤S22中产生的时序的重叠图像的一例的图。图4B是示出由图2C的步骤S32产生的时序的强调图像的一例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AUC的一般形态的图。图6A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处理的图。图6B是示出在图6A的步骤S47中产生的强调图像的一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1A:CT拍摄部;1B:控制台;2:旋转框;3:X射线管球;4:X射线检测器;5:高电压发生部;6:主控制器;7:架台驱动部;8:数据收集部;9:传送部;10:重建部;11:图像处理部;12:通信部;13:输入部;14:显示部;15:预处理部;16:存储部;17:工作站;18:滑环;19:显示控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和构成的构成要素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只在必要时进行重复说明。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也可以使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和工作站中的任一个。在以下的说明中,以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对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1的构成的图。像图1A所示的那样,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1具有:旋转框2、X射线管球3、X射线检测器4、高电压发生部5、主控制器6、架台驱动部7、数据收集部(DAS)8、非接触数据传送部9、体数据重建部10、图像处理部11、网络通信部12、输入部13、显示部14、预处理部15、存储部16和滑环18。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1经由网络与工作站17连接。X射线计算机断层拍摄装置1具有架台(gantry)。架台可旋转地支撑圆环或圆板状的旋转框2。在旋转框2上,以在拍摄区域中夹着配置于顶板的被检体相对置的方式安装X射线管球3和X射线检测器4。在多体层(multi-slice)型的情况下,X射线检测器4在体层方向(Z轴)上排列多个检测元件的列,该检测元件在信道方向(X轴)上具有多个信道。在二维阵列的情况下,X射线检测器4具有在信道方向(X轴)和体层方向(Z轴)这二者上都致密分布的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X射线管球3是产生X射线的真空管。在X射线管球3中,从高电压发生部5经由滑环18供给X射线的曝射所需的电力(管电流、管电压)。另外,高电压发生部5也安装到旋转框2上,也可以从高电压发生部5向X射线管球3直接地供给电力。高电压发生部5根据来自主控制器6的指示信息,经由滑环18向X射线管球3施加高电压。主控制器6包含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器。主控制器6根据来自输入部13的指示,控制高电压发生部5和架台驱动部7的动作,对被检体的拍摄部位实施CT扫描。通过进行高电压发生部5的控制,旋转框2以恒定的角速度连续旋转,从X射线管球3连续地或每隔恒定角度产生X射线。架台驱动部7构成为可以根据主控制器6的控制驱动顶板保持机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拍摄部位是头部。X射线检测器4与数据收集部8(DAS:dataacquisitionsystem,数据收集系统)连接。数据收集部8把X射线检测器4的各信道的电流信号变换成电压,放大并变换成数字信号。由数据收集部8收集的数据(原始数据)经由使用了光、磁的非接触型或滑环型的传送部9发送到预处理部15。预处理部15对原始数据进行信道间的灵敏度不均匀的修正、以及主要由金属部构成的X射线强吸收体造成的极端的信号强度降低或信号脱落的修正等的前处理。被预处理部15进行了修正的数据称为投影数据。重建部10基于投影数据,产生拍摄时刻不同的多个体数据文件(时序体数据文件)。在此,把描绘了用造影剂造影了的血管的体数据文件称为血管体数据文件。图像处理部11对时序血管体数据文件实施血流动态解析,产生示出血流动态指标的空间分布的功能图像(以下,称为灌注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1通过对灌注图像实施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抽出患部候补区域。另外,图像处理部11通过利用血管体数据文件,以临床上有用的形态显示患部候补区域。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患部候补区域包含患部血管候补和被该患部血管候补提供营养的脑实质区域。作为患部血管,可以举出例如侧副血行路、搭桥血管等。侧副血行路是为了补充发生了狭窄的血管的血流而自然产生的血管。搭桥血管是通过血行再造术外科地形成的血管。作为血行再造术的代表例可以举出STA-MCA(浅侧头动脉-中大脑动脉)吻合术。STA-MCA吻合术是为了补充狭窄等造成中大脑动脉的血流降低,使浅侧头动脉与该中大脑动脉外科地接合起来的手术。把与中大脑动脉接合起来的血管称为搭桥血管。图像处理部11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患部候补区域的抽出、显示等,从功能上看,具有:划分部51、统计值算出部52、正常区域确定部53、阈值设定部54、患部候补区域抽出部55、显示图像产生部56、轮廓抽出部57、掩蔽区域决定部58、血管区域抽出部59、AUC值算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31 JP 2012-191619;2013.09.02 JP 2013-181691.一种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患部候补区域抽出部,根据拍摄时刻不同的多个体数据生成灌注图像,比较上述灌注图像所包含的各像素的像素值中的包含时刻信息的血流动态指标和阈值,基于其比较结果,从上述灌注图像抽出成为侧副血行路或搭桥血管的候补的患部候补区域;以及显示部,把上述患部候补区域与表示头部内的血管的空间分布的血管图像一起显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廓抽出部,抽出上述患部候补区域的轮廓;以及显示图像产生部,产生把上述轮廓重叠于上述血管图像的重叠图像,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重叠图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掩蔽区域决定部,基于上述患部候补区域决定示出非显示范围的掩蔽区域;以及显示图像产生部,基于上述掩蔽区域产生使上述血管图像中的上述患部候补区域残留、且使其它区域的亮度或明度比该残留区域低的显示图像,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显示图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血管区域抽出部,从上述血管图像抽出与上述患部候补区域对应的血管区域;患部血管区域抽出部,基于上述血管区域针对头部内的各血管部位的每一个算出从血液流入头部内的基准部位的时刻开始到血液流到该血管部位为止的时间,基于所算出的上述时间从上述血管区域抽出成为侧副血行路或搭桥血管的候补的患部血管区域;以及显示图像产生部,产生强调了上述血管图像中的表示上述患部血管区域的像素的显示图像,上述显示部显示上述显示图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诊断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1血管区域抽出部,从上述血管图像抽出与上述患部候补区域对应的血管区域;AUC值算出部,针对上述血管区域的各像素算出对应于CT值的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时间积分值的AUC值;AUC图像产生部,产生表示上述AUC值的空间分布的AUC图像;第二血管区域抽出部,把上述AUC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比较,从上述AUC图像抽出与上述血管区域对应的其它血管区域;阈值算出部,以上述AUC图像的正常区域中的上述第二血管区域为对象,算出与造影剂的流动有关的时刻上的动态的统计值,基于所算出的上述统计值算出第3阈值;第3血管区域抽出部,把上述第二血管区域的各像素的像素值与上述第3阈值比较,从上述患部候补区域抽出成为侧副血行路或搭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佳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