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929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模具,其适于即使在球形构件的材料比模具更坚硬时防止所述模具的劣化,并且其适于以高精度、既使在填充树脂的压力被施加时对正插入式构件与本体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模具(1)包括插入式构件(110),其具有型腔表面(Ca);以及用于经由多个球形构件(131)从外侧支承插入式构件(110)的本体构件(120)。比球形构件(131)更坚硬的筒形衬体(140、150)分别设置在本体构件(120)与球形构件(131)之间,以及插入式构件(110)与球形构件(131)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其中本体构件经由多个滚珠支承着具有型腔表面的插入式构件。
技术介绍
镜架是一种用于支承数码相机或望远镜镜头的光学系统的构件,其需要极高的加工精度级别,这是因为这种镜架对于光学系统中的光轴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另外,光轴的精度对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尤为重要。例如,在十个透镜被用于光学系统时,常见的是生产这样一种镜架,该镜架的透镜中的一个透镜被构造成精密可调,并且通过精密调整透镜,光轴最终可被调整。借助于注塑成形所制造的小尺寸的镜架已经广泛地被用作为用于支承具有透镜的电影摄像机、具有内装式摄像机的移动电话等的光学系统的镜架。此外,构成光学系统的透镜本身已经借助于注塑成形的方式被形成,并且光轴的精度在制造这种透镜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适于以高精度制造产品的模具,例如如图3所示的模具500是公知的,其包括位于第一半模600与第二半模700之间的型腔,而产品在所述型腔中被注射成型(例如,见日本专利公开文献No.2003-231159、第0020至0029段、图1)。第一半模600包括插入式构件610,其包含型腔表面610a;本体构件620,其用于从外侧保持插入式构件610,并且所述本体构件620在第二半模700一侧的端面上设有锥形突出部621;以及滚珠保持件630,其介于插入式构件610与本体构件620之间。此外,第二半模700包括插入式构件710,其包含型腔表面710a;本体构件720,其用于从外侧保持所述插入式构件710,并且所述本体构件720在第一半模600一侧的端面上设有相反的锥形部件721;以及滚珠保持件730,其介于插入式构件710与本体构件720之间。在上述模具中,滚珠保持件630、730的介入使得插入式构件610与本体构件620之间、以及插入式构件710与本体构件720之间分别中心轴线对正,并且与此同时,锥形突出部621以及相反的锥形部分721的使用使得第一半模600与第二半模700之间中心轴线对正。在这种模具中,在插入式构件610相对于本体构件620移动之后,取出成型好的产品。在上述模具中,同时,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在球形构件(滚珠)的材料比模具(其插入式构件和本体构件)的材料更坚硬的情况下,模具的轨道面劣化,这是因为在每次取出成型好的产品时,球形构件在插入式构件与滚珠保持件之间或者在滚珠保持件与本体构件之间滚动。存在另一个问题是,在模具的轨道面磨损之后,最终的磨损掉的物质进一步磨损模具,并且磨损掉的物质或磨损的不规则性使得球形构件偏移,以使得插入式构件的中心轴线对正变差。应该注意的是,上述问题将比较容易出现,大体上是因为考虑到容易加工,所以这种模具是由黄铜、铝、铜、镀有镍或铜的不锈钢制品(HRC 33-52)等制成,而反过来,球形构件是由轴承钢(HRC 58-64)等制成,其比模具更坚硬。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果模具的材料被构造成比球形构件的材料更坚硬的话,则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模具很难被机械加工,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或者采用较坚硬模具的材料,不能获得成型制品的期望加工精度。同时还出现的问题是,因为上述模具的材料的刚度不足以抵抗在熔融树脂填充进入型腔中时所施加的压力,所以球形构件被压(陷)入模具中,从而降低插入式构件与本体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出于上述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其适于防止所述模具劣化,即使是在球形构件的材料比模具的材料更坚硬时;并且所述模具适于以较高的精度对正插入式构件与本体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即使是在填充树脂的压力作用在其上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其包括插入式构件,所述插入式构件具有型腔表面;本体构件,其用于经由多个球形构件从外侧支承插入式构件,并且所述模具的特征在于,比球形构件更坚硬的筒形保护构件至少设置在本体构件与球形构件之间或者插入式构件与球形构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在比球形构件更坚硬的筒形保护构件分别设置在本体构件与球形构件之间以及插入式构件与球形构件之间时,本体构件以及插入式构件这两者通过保护构件的保护以防所述球形构件,这因而防止所述模具劣化。也就是,即使在球形构件的材料比模具(本体构件和插入式构件)的材料更坚硬时,比所述球形构件更坚硬的保护构件可防止所述模具劣化。另外,在设置硬保护构件时,抵抗填充熔融树脂所导致的压力的刚度可更高,从而可以较高精度对正插入式构件与本体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即使是在填充树脂的压力被施加时,并且形状精度(中心轴线对正的精度)可同时被提高。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保护构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本体构件的内周面或者插入式构件的外周面上。利用这种结构,过盈配合方法的使用可减小阻抗,否则在保护构件固定在本体构件的内周面或者插入式构件的外周面上时产生这种阻抗,并且还可提高本体构件的内周面或者插入式构件的外周面与保护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的准确性,这是因为本体构件的内周面或者插入式构件的外周面与保护构件固定在一起,从而它们在加热收缩的过程中彼此逐渐相互配合。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保护构件通过涂覆的方式形成在本体构件的内周面或者插入式构件的外周面上。在此所述的“涂覆”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电镀以及其它涂覆方法的湿法工艺,诸如物理蒸镀(PVD)法和化学蒸镀(CVD)法的干法工艺等。利用这种构造,涂覆允许各种不同的坚硬材料(例如,DLC、TiN、TiC、CrC等)被用作为保护构件,从而甚至可使用不可采取过盈配合(即,不可被加工成筒形)的坚硬材料,使得获得甚至更高刚度的保护构件。在干法工艺中,可以确保本体构件与插入式构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的较高精度,这是因为可以均匀地将涂层厚度控制在纳米级别。相反的是,在湿法工艺中,有时候很难获得均匀的涂层厚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中,本体构件或插入式构件可承受涂覆,并且然后承受该工艺,这确保了中心轴线对正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完整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打开状态的模具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传统技术的完整模具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参看所需要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所参看的附图中,图1是剖视图,其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完整模具。如图1所示,模具1包括位于第一半模100与第二半模200之间的型腔C,并且通过将熔融的树脂输送进入所述型腔C中而形成光学透镜L,其作为成型制品。型腔C被构造成与作为熔融树脂的通道的浇道套(spool)或浇口(gate)(未示出)连通。第一半模100和第二半模200分别连接在注射成型机(未示出)的移动侧和固定侧上,并且第一半模100设置成相对于第二半模200可拆装(可沿轴向移动)。第一半模100主要包括插入式构件110,其具有型腔表面Ca,所述型腔表面造型出在所述构件的末端所形成的光学透镜L的两个光学表面中的一个(成型制品的一部分)的形状;以及本体构件120,其适于将所述插入式构件110装配在其中,并且滚珠保持件130设置在插入式构件110与本体构件120之间。插入式构件110是黄铜构件,其独立于本体构件120而被构造,并且包括插入式构件本体111,其大致形成为筒形;以及轴112,其在插入式构件本体111的一个端侧(图1中的右侧)从中心延伸。插入式构件本体111被形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其包括:    插入式构件,其包含型腔表面;以及    本体构件,其用于经由多个球形构件从外侧支承所述插入式构件,    其中,比所述球形构件更坚硬的筒形保护构件至少设置在所述本体构件与所述球形构件之间或者所述插入式构件与所述球形构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清一荣羽范子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