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7154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6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顶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折叠臂,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折叠臂上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一端穿过折叠臂后设置在控制台内部,控制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设置在两个折叠臂之间,且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大于承重板的宽度。该搬运结构通过在控制台上设置折叠臂,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搬运结构容易使得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的问题,而且折叠臂的折叠功能,减少了空间的占据,同时承重板的转动也减少了空间的占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顶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折叠臂,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折叠臂上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一端穿过折叠臂后设置在控制台内部,控制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设置在两个折叠臂之间,且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大于承重板的宽度。该搬运结构通过在控制台上设置折叠臂,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搬运结构容易使得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的问题,而且折叠臂的折叠功能,减少了空间的占据,同时承重板的转动也减少了空间的占据。【专利说明】工业轮式搬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属于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叉车是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 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叉车的技术参数是用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最大起升高度、门架倾角、最大行驶速度、最小转弯半径、最小离地间隙以及轴距、轮距等。额定起重量:叉车的额定起重量是指货物重心至货叉前壁的距离不大于载荷中心距时,允许起升的货物的最大重量,以t (吨)表示。当货叉上的货物重心超出了规定的载荷中心距时,由于叉车纵向稳定性的限制,起重量应相应减小;载荷中心距:载荷中心距是指在货叉上放置标准的货物时,其重心到货叉垂直段前壁的水平距离T,以mm(毫米)表示。对于IT到4T叉车规定载荷中心距为500mm ;最大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高度是指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叉车满载,货物升至最高位置时,货叉水平段的上表面离叉车所在的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门架倾角:门架倾角是指无载的叉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门架相对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最大倾角。前倾角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货物;后倾角的作用是当叉车带货运行时,预防货物从货叉上滑落。一般叉车前倾角为3°~6°,后倾角为10°~12° ;最大起升速度:叉车最大起升速度通常是指叉车满载时,货物起升的最大速度,以m/min (米/分)表示。提高最大起升速度,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但起升速度过快,容易发生货损和机损事故。目前国内叉车的最大起升速度已提高到20m/min ;最高行驶速度;提高行驶速度对提高叉车的作业效率有很大影响。对与起重量为It的内燃叉车,其满载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少于17m/min ;最小转弯半径:当叉车在无载低速行驶、打满方向盘转弯时,车体最外侧和最内侧至转弯中心的最小距离,分别称为最小外侧转弯半径外和最小内侧转弯半径内。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愈小,则叉车转弯时需要的地面面积愈小,机动性愈好;最小离地间隙:最小离地间隙是指车轮以外,车体上固定的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它表示叉车无碰撞地越过地面凸起障碍物的能力。最小离地间隙愈大,则叉车的通过性愈高;轴距及轮距:叉车轴距是指叉车前后桥中心线的水平距离。轮距是指同一轴上左右轮中心的距离。增大轴距、有利于叉车的纵向稳定性,但使车身长度增加,最小转弯半径增大。增大轮距,有利于叉车的横向稳定性,但会使车身总宽和最小转弯半径增加;直角通道最小宽度:直角通道最小宽度是指供叉车往返行驶的成直角相交的通道的最小宽度,以_表示,一般直角通道最小宽度愈小,性能愈好;堆垛通道最小宽度:堆垛通道最小宽度是叉车在正常作业时,通道的最小宽度。在一些轻型叉车使用中,操作人员是站立在踏板上进行操作,由于踏板的面积有效,操作人员如果身体摇晃时经常容易从踏板上掉落下来,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轻型叉车容易使得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业轮式搬运结构,该结构通过在控制台上设置折叠臂,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搬运结构容易使得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包括控制台,所述控制台的顶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折叠臂,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折叠臂上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一端穿过折叠臂后设置在控制台内部,控制台的侧壁上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设置在两个折叠臂之间,且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大于承重板的宽度。承重板是作为操作人员踩踏的部件,由于叉车本身的结构限定,承重板的宽度不可能做得太宽,在叉车行驶过程中,站立在踏板上的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而设计折叠臂后,将折叠臂展开,如同在操作人员的两侧安装了一道护栏,折叠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承重板的宽度,以满足部分人粗壮的腰部结构,操作人员通过折叠臂的保护,在叉车行驶过程中,能够挡住身体摇晃,避免从承重板上掉落的危险。折叠臂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臂一和支撑臂二,固定销穿过支撑臂一后与控制台固定,支撑臂一远离固定销的一端设置有轴套一,支撑臂二靠近支撑臂一的一端设置有轴套二,且轴套二设置在轴套一内部,轴套一中设置销轴,销轴同时穿过轴套一和轴套二,且轴套二能够绕着销轴转动。支撑臂一设计为中部有垂直弯曲的结构,这样支撑臂一是通过固定销固定在控制台上,同时另一端由于垂直弯曲改变了角度,支撑臂二在绕着销轴转动时,最多只能是与支撑臂一接触这端平行,使得折叠臂在阻挡人体摇晃时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力。控制台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台,安装台固定在控制台的侧壁上,承重板与安装台连接;安装台的底端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中设置有转动销,转动销穿过定位装置且两端设置在定位装置外部,承重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结构的连接板,转动销穿过连接板,定位装置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之间,且连接板能够绕着转动销的轴线转动。承重板在需要时沿着转动销转动,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踩踏,承重板的最大转动面是与水平面平行,操作人员站立在上面才能保持平衡,在这个时候,连接板的顶端由于转动的角度,已经与安装台的底端接触卡死,使得承重板的位置固定,操作人员站立在上面承重板的位置不变,需要收拢承重板时,只需反向转动承重板,就能够将承重板转动到贴近控制台的侧壁。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搬运结构通过在控制台上设置折叠臂,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解决了现有搬运结构容易使得操作人员身体产生摇晃甚至从踏板上掉落下来的问题,而且折叠臂的折叠功能,减少了空间的占据,同时承重板的转动也减少了空间的占据。【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控制台;2—支撑臂一 ;3 —固定销;4一销轴;5—支撑臂二 ;6—轴套二 ;7—轴套一 ;8—安装台;9一定位装置;10—承重板;11 一转动销;12—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工业轮式搬运结构,包括控制台1,所述控制台I的顶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结构相同的折叠臂,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折叠臂上设置有固定销3,固定销3 —端穿过折叠臂后设置在控制台I内部,控制台I的侧壁上设置有承重板10,承重板10设置在两个折叠臂之间,且两个折叠臂之间存在间隙大于承重板10的宽度。两个结构相同的折叠臂,作为人体腰部的支撑,减少人们站立在承重板10上的摇晃,折叠臂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莲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巴中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